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值税转型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09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是国家应对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增速放缓,适时推出的一项财政政策,对我国宏微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增值税转型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并针对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工业领域也开始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实现工业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分别讲述了明确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将科技的创新作为工业经济进一步转型和升级的支撑以及推动各种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形成所谓"资源的诅咒"。尽管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如何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凸现的重大课题,如何破题,仍需要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个人方方面面积极探索,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浅谈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及财务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国务院及时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其中第九条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并以国务院令 2008年第538号发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从2009年1月1日日起施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扩大内需和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刺激扩大企业投资,而且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本文从我国增值税演变过程入手,论述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纳税和财务决策的影响,对企业正确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上实际是一个经济转型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的现状研究,提出我国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使我国经济转型符合科学发展的逻辑.针对我国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一些现状问题,综合经济转型的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若江 《经营管理者》2013,(17):42+29-42
从2009年的1月1号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值税实现由生产型向着消费型过渡。增值税改革转型是自从我国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后税制改革的有一个新的突破和重大的改革。自从全球经济收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后,我国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在这个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出台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值税改革又做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骋 《科学咨询》2008,(3):14-15
本文考察了中国改革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发挥,考虑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制度,提出了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工业的飞速进步令世界瞩目。当前,我国的经济之路要走的更长远,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回避了不了的课题。产业转型,关键在科技和创新。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走上产业经济转型之路,是我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而愈见明显。而今,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走生态、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主题。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的必然选择;又是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新型工业国家的重要战略契机。本文结合我国现状讨论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以及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的矛盾激化,如何成功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0.
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但这样经济增长到现阶段将难以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本文力图从经济转型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人民币机制汇率的利与弊,并就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低碳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总量大并将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高、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等特点。积极利用碳交易制度,降低环境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发掘减排潜力,是顺应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也可以在应对国际形势中争取主动权,对助推经济发展低碳转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光友 《管理科学》2004,17(3):84-87
转型期经济研究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转型经济中应如何掌握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民营化中的私有化现象是我们在探讨转型经济理论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运用美国学者阿列克西夫等人提出的以劳动力和资本为基础的简化模型分析这一问题,并尝试作出相关的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4个方面、以19个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中国经济转型(即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相对指数,从该指数的数据特征和图形分析的结果看,新构建的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1978~2003年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也证实了资本和劳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市场化改革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虽然将经济制度视为外生因素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丰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体现经济转型对增长的影响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中国改革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发挥,考虑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制度,提出了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项改革将要求企业改变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我国经济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地方政府拥有强大的公共权力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这在改革初期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强势政府模式成了市场深化改革的障碍.由于在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所以一直没有建立起对政府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的监督机制.在约束机制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些资源可通过市场转化为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转型:成乎?未成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曾经出现过一场关于改革成败的大论战[1],问题源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经济过热、经济秩序混乱等计划经济时代所未曾有过的现象,尤其是80年代末期,一些人重新挑起了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认为改革的市场取向削弱了计划经济,犯了“方向性”错误,甚至把它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废直接联系起来。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改革的进程,使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事情的进展后来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的召开而告一段落,中国经济改革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9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以利差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利润主体。本文从监管要求、同业竞争、金融改革深化与金融脱媒、市场需求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紧迫性。并从人才培养、发展中间业务、重视消费金融、促进服务经济转型、积极拓展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莉  高玉芳 《管理科学》2004,17(1):17-20
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分析了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在高科技领域、产业升级等方面所制定的贸易政策、财政和福利政策,最后提出对我国的几点借鉴.了解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决策及经济环境优势,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维护国家利益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