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的败亡张思恩陕西教育学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史学界多有探讨,本文拟就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败亡的关系,再作一些研究。在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密诏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给天国事业造成难...  相似文献   

2.
<正>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问题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进展。本文只就其中一些主要方面进行概括性评介,并以此纪念太平大国运动140周年。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运动,但它是否是革命运动?一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此前的历次农民起义都不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也不可能摧毁旧的封建制度,不能称作革命。李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有把农民起义说成“革命”,但对太平天国,有时却称为“革命运动”。这是就世界全局而言,太平天国起义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从太平天国本身来分析,总体上仍是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因此,应称之为太平天国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不能称之为革命(《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运动始终伴随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它以宗教起事,又以宗教立国,与宗教息息相关。按理说,太平天国宗教应是研究重点之一,对此,研究者早已充分注意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有关太平天国宗教研究的成果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或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而太平天国研究一直都在歌颂其“光辉业绩”,对其宗教讳言也是情理中事。1992年,夏春涛博士《太平天国宗教》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此后,他仍然潜心于该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意见,对太平天国运动能否称为农民革命表示怀疑。在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于三月底四月初举行的两次学术讨论会上,它就成了人们热烈争论的一个问题。一些同志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革命这一论断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值此之际,对建国以来40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四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回顾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早已开始了.最先重视太史研究的是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他在为刘成禹撰写的《太平天国战史》所写的序言中,一反封建统治者长期诬蔑太平天国的不实之词,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以后他在不少著作中,又不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罗尔纲.简又文、萧一山、谢兴尧、程演生、王重民、向达  相似文献   

6.
略论天京事变中的洪杨是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渐衰的转折点。弄清天京事变中孰是孰非,特别是洪杨的是非问题,对于总结太平天国的兴衰教训有重要意义。近年史界在讨论天京事变时,多有就“逼封万岁”为中心进行探讨的,我认为若仅仅围绕杨秀清称万岁是否僭、篡来定杨之是非,这并未抓到天京事变的本质。只有弄清杨称万岁对太平天国运动是否有利才是判别洪杨是非的根本标准。天京事变是一场太平天国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也就是一场太平天国选择哪一个领袖的斗争,不能以谁先发动来定是非,也不能用篡位与否来论功过,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洪杨二人谁更有能力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胜利,谁就更有权利登上天王宝座。  相似文献   

7.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十六个省,坚持长达十四年之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也和其他的旧式农民战争一样以失败而告终。马克思主义强  相似文献   

8.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代表的近代农民战争长期成为史学界的研究热点,成绩巨大.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长期极"左"思潮、习惯势力和主流话语的强大合力影响下,太平天国运动等近代农民战争被拔高和"革命化"了.本文以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主流话语的形成,洪秀全是否是一个"救国救民者",太平天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的本质,太平天国运动的负面影响等重大历史是非问题入手,对近代农民战争史的研究进行反思,希望对新世纪史学研究的理性化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王开玺 《河北学刊》2003,23(3):168-173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正是西学东渐时期。就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 ,太平天国领袖不可避免地带有中西文化扭结的特点和西方文化影响的表征。然而就文化的阶级属性或本质而论 ,农民当属封建文化的载体 ,他们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是疏离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即折射出太平天国这种既扭结又疏离的文化倾向。 186 1年《天朝田亩制度》的重颁 ,是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回归和对西学的反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太平天国失败的文化原因贾熟村太平天国起义曾经动员了以百万计的广大群众,活动遍及18行省,长达18年,最后竞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还不够充分,中国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没有出现无产阶级。从另一方面,也可...  相似文献   

11.
李秀成战败被俘,沉痛地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提出了著名的“十悮”——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十大错误。其中第四悮,便是“不该发林绍璋去湘潭,此时林绍璋在湘潭全军败尽”。可见,李秀成认为太平军湘潭战败,对太平天国政局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作为太平军后期主帅的李秀成,他在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130周年,今年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首创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洪秀全逝世及天津陷落120周年,常州市人民也有纪念太平天国常州守将护王陈坤书的活动,在纪念和缅怀对祖国对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英烈时,不由地回想起一件往事:三十余年前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吕骥同志为收集有关太平天国民歌事的二封信,音乐界的权威在信中反映的可贵精神,感人至深,直至今日仍闪耀着光彩。  相似文献   

13.
郭毅生 《学术论坛》2001,(1):110-113
150年前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回顾和反思这一段历史,太平天国胜利的辉煌与失败的黯淡,摧人振奋!令人叹息!使人深思!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正确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将会使我们受益.  相似文献   

14.
重新估价太平天国妇女解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太平天国的妇女问题,史学界早已有过争议,但普遍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了解放妇女的政策和措施,推行一条妇女解放的道路。现在看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一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能体现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是女馆制度。因此,考察太平天国的女馆制度,太平天国对女馆妇女所采取的措施和女馆妇女的种种现状,就成了衡量太平天国是否实现解放妇女的政策和措施,是否推行妇女解放道路之关键和一个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5.
1860年太平天国西征,其目的在于攻武汉,解安庆之围,以保天京。这是太平天国后期一次重大的军事战略活动。它的失败,造成了安庆失陷,天京危急。史学界普遍认为西征是正确的,其失败原因主要是李秀成消极参战,贻误战机造成的。①有的则认为是英国的干涉造成的。②我认为上述二说不是第二次西征失败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整个战略决策的失误。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美国传教士与太平天国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由于美国传教士对清政府的不满,因而对这场具有基督教色彩的运动表示欢迎和支持。但是,随着对这一运动认识的加深,美国传教士便由赞赏太平天国革命走向了攻击太平天国革命,从而为西方侵略者干涉中国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所说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指太平天国 ,而是针对西方传教士 ;传教士郭实腊把中国平民造反的要求看作是西方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指出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弱点和局限性 ,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带有宗教色彩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 ,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相似文献   

18.
论冯云山     
<正>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杰出的组织家和实践家冯云山(1815—1852),广东花县禾落地村人。从小读书,屡试不第,是地主阶级的下层知识分子。1843年他在紫荆山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群众,揭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序幕,成为拜上帝会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实际创建者和奠基人。《李秀成自述》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这当是历史事实。但在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中,由于洪秀全的教主地位和杨秀清的雄才大略,对冯云山的评价就往往有受制于洪、杨之感。有人用“屈居”、“让步”来解释冯杨关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江南相当一部分士绅因内外环境变异,被迫进入太平天国政权系统,双方由此展开一定程度的社会互动。在文化层面上,太平天国政策输出主要体现在:对士绅阶层的人格尊重、物质生活的提供、文化上的相对关怀。士绅阶层对新政权的文化支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太平天国政权机构的文化素质、提高政权运作效率、充当太平天国文化政策的代言人与宣传者角色。由于意识形态障碍以及太平天国文化政策实践中的缺失,双方互动是有限度的,这也必然影响太平天国政权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0.
1851年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次年6月太平军进入湖南南部,在湘不到半年时间,即增加人数10余万,兵种完善,战斗力大为增强。可是13年后,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起义却被以湘军为骨干的中外反动势力所镇压。纵观太平天国运动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无不使人们去注意和考察湖南历史。笔者在研究湖南近代流民及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进而就湖南近代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及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