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强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阐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出人才强国战略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姚勇 《南都学坛》2013,33(3):103-104
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寻找发展的科学路径,这一科学路径就是要把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系统,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可持续发展,对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学科建设等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努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为人才强国提供人才支持。高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在学生管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新一轮大国博弈挑战的关键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精神动力,既有助于大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也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促进科教融合、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坚持舆论宣传引导,使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各方面人才砥砺前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5.
“科学人才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新发展,是对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人才战略思想上的历史性飞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学人才观”三者是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人才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科学人才观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最新理论基础。我们党的人才工作实践是制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基础。“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一届党中央最新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6.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高校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转变用人观念和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强、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系统谋划,统筹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主要从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及铸牢强国之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创新型国家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有力支撑现代化强国战略全局。  相似文献   

8.
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质量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符合现代科技文明发展大势,它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途径,以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以高质量高等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方向,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主要途径,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加强新工科建设,以锻造高质量教育体系,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具、专业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必须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9.
“科学人才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新发展,是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人才战略思想上的历史性飞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三者是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人才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党的人才工作实践是制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基础。“人才强国战略”是新一届党中央最新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继续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深刻理解和把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论资排辈这种陈腐做法与“德才兼备、能绩双优”的用人标准相违背,更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现代科学文化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对于我们的事业有很大的危害。它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要破除论资排辈的现象,可以从挽留人才、储备人才和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促使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论陕西"211工程"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陕西"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为陕西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人才;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地区性转化,使之成为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剖析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及其传播模式成功因素的基础上,对我省农业科技传播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4点建议:(1)必须建立综合性科技传播体系;(2)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传播策略;(3)必须坚持“双轨制”原则;(4)必须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略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微观上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教师在高校的主体地位;在宏观上加强五个方面的统筹发展。同时,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长效发展机制,以实现高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人才强国战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科教兴国"之后,提出的又一新的国策.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牢固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正视我国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本积累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面对科技全球化的汹涌潮流及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有必要反思我国的科技人才战略。科技全球化对我国传统的科技创新人才战略与政策体系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人才利用全球化的良好机遇。从人才国际竞争和人力资源利用全球化的长远考虑,应重新建构与科技全球化相适应的科技人才战略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全新发展理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互动,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制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新形势下,必须优化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路径,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就必须要准确把握科学人才观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人才观,转变传统的人才考核、培养、选拔、发展与使用机制,更新观念,改善和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空间,使各类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实现人才强校战略。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文化强调科学理性,人文文化强调对人的关怀.在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对人文文化的忽视,在科学理性的运用中造成了"人类困境"和文化矛盾,损害了人类的利益,招致了世界性的技术批判.斯诺提出了"两种文化"概念,揭露了两种文化的对立,引发了世界性的争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世界历史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统一于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使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展示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这种阐述中,有"五个是"的提纲挈领式的定位。其中,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的最新的成果。这一论断奠定了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学术"话语权"基础,奠定了科学发展观如何指导发展的实践逻辑基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定位和创新价值,为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通信企业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身的人才战略,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结合通信企业的特点、当前人才状况,剖析了其人才战略的含义,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