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段进朋同志对“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同一时期内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一命题提出质疑。他认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同一时期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只能通过流通实现更多的价值,而多出的部分是从别处转移过来的。并据此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的论断作了新的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第一,把社会价值同现实的价值混为一谈, 段文把马克思讲的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创造的商品依不同价格出售而获得的不同量的价值,误认为就是社会价值。因此对“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下,同一劳动力的耗费一会儿创造出6先令价值,一会创造出8先令价值,一会又创造出12先令”不可理解,又进一步说明生产力高的劳动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只能实现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经济学著作中所考察的劳动 ,主要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即“总体劳动”。科技人员的劳动 ,是“总体劳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是生产劳动 ,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力较高的活劳动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的情况有两种: (一)同一部门中,由于采用新的技术使个别劳动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的生产力,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当某一地方或某一企业采用新的技术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时,新技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问题提出了某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主要的有:(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二)商业,服务行业,直至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各个部门所耗费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创造国民收入;(三)“以往的劳动价值学说仅仅包括商品价值学说,这使它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补充”“完善”等等。以上观点,虽然散见于不同的文章,但它们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这就是说,由(一)和(二)必然导致(三)。而所谓“以往的劳动价值学说”云云,尽管含糊其词,其实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有些看法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要正确理解以下范畴: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价值与价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6.
社会物质生产并不是唯一创造经济价值的生产过程。世界有四种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人口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智慧生产力 ,它们推动四种创造经济价值的生产过程 :自然物质生产创造自然价值 ;人口生产创造人才价值 ;社会物质生产创造劳动价值 ;知识生产创造智能价值。  相似文献   

7.
读佐牧同志《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创造》一文,深受启发。但感到有一个理论观点值得商榷,即同一部门内部各生产者之间会发生价值转移。在此谈谈我的看法,就教于佐牧同志。佐牧同志认为,同一生产部门内部,劳动生产力(或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生产者得到的超额价值是部门内部各生产者之间发生价值转移的结果,“商品的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生产技术条件较好的生产者讨便宜的过程”,“生产力较高的劳动者所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价值理论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劳动生产力 (率 )”同义 ,正比于使用价值量 ,反比于劳动时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按资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当前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基本上不是剥削。与其只看剥削 ,不如抓教育 ,增扩中国人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深化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要在弄清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使用价值财富与价值财富、劳动物化过程与物化劳动、高科技劳动与劳动生产力等四个关系的基础上来认识。先进的高新科技本身并不会 ,也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能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人的活劳动 ;只有能使新产品价值量大幅度降低的科学技术 ,才是真正的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0.
按什么形态的“劳”来进行分配?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潜在劳动论者认为应按潜在劳动即按才能分配,这已被过去的经验证明是行不通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形态只有流动劳动和物化劳动两种,而且指的是非商品经济中的“劳”的形态,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劳”是物化形态的社会劳动即价值,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有些同志认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同一时期内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认为这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是不能成立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高是该劳动者能在同一时间内以相同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东西,使单个产品的劳动耗费减少,生产力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初以来,学术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与大多数企业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否创造更多的价值展开的.而不同观点的分歧,则根源于对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的两种论述的不同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它以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为依据,通过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营造环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劳动可分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定 ,应该以其与资本或收入的关系为依据 ,而不能拘泥于社会经济部门。创造价值的劳动一定是生产性劳动 ,但生产性劳动不一定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物化劳动只能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转移其自身价值 ,但是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 ,商品、劳动、交换、价值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有一定的变化 ,特别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形态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向创新劳动转变 ,因此 ,创新劳动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来源。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这些新认识 ,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商品形成的价值中,既可以是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是稀缺的自然“产”品“生成”的价值。价值实现劳动创造价值,但价值分配劳动不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以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新型材料与能源、海洋和宇宙开发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四代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现代咨询服务业的劳动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劳务市场的核心内容,在第三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在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信息是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咨询是现代化管理与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谋。重视不重视咨询业的发展关系到四化事业的成败,决不可等闲视之。现代咨询服务业的出现不仅创立了生产力的新因素,意味着人脑和四肢将可以延伸,而且已经确定了从事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即为工农业的产前、产后服务)的一切服务性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劳务本身就是商品,它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剩余就是国民收入中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有必要对咨询服务业的劳动性质、特点及其价值表现形式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创造大量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也是价值,所以科技和管理劳动能创造价值.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凝聚在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上,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统称为物化劳动),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物化劳动应该是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9.
劳动可分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不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定。应该以其与资本或收入的关系为依据,而不能拘泥于社会经济部门。创造价值的劳动一定是生产性劳动,但生产性劳动不一定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劳动是创造性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只能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转移其自身价值,但是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的概念是一般生产理论的一个要素。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生产力”与“劳动生产力”——确切地说,即“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生产力”——的各种概念内容的相互联系的假设。不论是“劳动生产力”概念,还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概念,都是商品劳动理论的要素。正是在这个理论范围内,把劳动分为具体的或有用的劳动和抽象的劳动。为了进行研究,重要的是要指出劳动过程及其简单要素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