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文以四言诗成就突出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 ,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具有苍劲雄浑、慷慨悲凉的风格。诗歌反映了汉末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 ,高歌开明政治和统一的理想 ,充满了昂扬进取的豪迈精神 ,有力地表现了建安时代的特色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曹操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时代,还是一个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时代。曹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十分不满,他在《度关山》与《对酒》两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其基本模式和特征是:君贤臣良的分封制政治格局;和谐有序的官民关系;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公平允当的刑罚措施;谦和礼让的社会风气;等等。曹操的理想国模式与"礼运大同"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但它并不是对儒家大同社会的简单复制,其中也有对道家、墨家和法家学派思想观点的取法和吸收。曹操的理想国模式是以儒家思想为基调,同时吸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观点,最后熔铸形成的一种综合体。  相似文献   

3.
论黄脸曹操     
卢英宏 《云梦学刊》2000,21(2):73-75
通过对文学戏剧中白脸、黄脸曹操的比较,评析了《曹操与杨修》所塑造的曹操的本色形象。并在理性分析形象的基础上,挖掘了人物形象所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价值、艺术质量和审美思考。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曹操面对士人原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逐渐解构的现实,提取糅合儒道法等各种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形成了自己的实用理性,这不仅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觉醒",同时也开启了文学的自觉,为诗文灌注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从而构建了曹操诗歌慷慨悲凉、阔大豪奇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5,(3):12-16
宦官家庭背景的影响与终其一生所具有的士人情结,构成了曹操其人的两大属性。其中,前者对于后者构成逆向推动力。认清这两种属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曹操及其文学创作意义非凡,曹操诗歌写作、通脱思想以及建安时代对曹操其人的接受无不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6.
曹操现存诗歌有四言、五言和杂言三种体式,这些诗歌内部存在着艺术水准差异较大的特点,这种差异是由东汉末世的消亡和建安时代的开启这一易代之际的时代背景所决定。诗歌发展至建安,出现了与汉代不同的新局面,而建安诗歌的觉醒正是发轫于曹操。这种觉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曹操诗歌创作的轨迹体现了由混沌到觉醒的过程,二是曹操开启了五言诗由言志到抒情的转型。从诗歌史发展历程看,曹操应是汉魏五言诗的真正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晁补之的身世遭遇使他满怀苍凉激愤之情 ,其词作自然沉潜着沉咽悲凉之音 ;从文学角度看 ,苏轼的词体革新理论和实践 ,又构成了他走上沉雄幽咽一路的指导性因素。晁词从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给后世以影响 ,发挥了上承苏轼 ,下启稼轩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操能如意扩大自己的势力,顺利统一北方,主要得益于他在用人上的成功,即思贤如渴,任人唯才;善于招纳降将,不计前嫌;欲用将才,必先安之,且赏罚分明。同时,曹操在用人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即重才轻德,疑而用之;嫉才妒能,不容其强。  相似文献   

9.
建安九年,曹操控制河北之后,发出抑兼并令,着力抑制豪强廉并土地,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改革推广新的税制,以租调制代替两汉时期的租赋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闫菲 《北方论丛》2016,(1):28-30
曹操、曹丕父子以提倡古乐的形式来恢复古礼,目的是实现社会的有序治理,达到善治。曹操、曹丕父子创作的大量古乐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存在。这些古乐府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且还影响到了当时的世风。曹氏父子引领文学创作的时代,社会各种思潮兴起,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社会相对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首先,我认为考古学界对于这个东汉大墓的判断是正确的,并进一步确认其为曹操墓的定性是准确的.从今天上午我们考察这个墓的情况来看,这个墓葬的形制、结构、出土的一些器物,特别是从一些带铭文的器物、石牌来看,应该说,是曹操墓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曹操墓出土以后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人们对二号墓是曹操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此我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商讨. 一、关于曹操墓应该在山旁还是高岗上的问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下诏令对身后事作出安排: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12日上午10点,曹操高陵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历时一年,2009年12月27日,从事现场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队欣喜地披露了曹操高陵被发现的大好消息.随后,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位于西高穴的这座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相似文献   

14.
今天有机会参加中国秦汉史学会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两会会长联席会议很高兴,感谢李凭会长的盛情邀请.因为参加"曹操高陵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我发表了一些学术意见,在社会上引起一些人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游仙诗是和山水、咏史、咏怀并列的一种诗歌题材。在曹操的诗作中,游仙诗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拟从内容、风格等几个方面来探析曹操游仙诗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6.
曹植亲情诗赋数量多,题材广,构成了完整的亲情世界。曹植具有特殊的人生经历,人生后期始终处于被猜忌、被疏离的境地,亲情裹挟在政治漩涡中,亲情表达也在真诚中深蕴着不可言说的矛盾,有时甚至需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从而使曹植的亲情诗赋具有独特的样貌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历代正史和文学作品中传唱千古的人物形象之一。明代戏曲中关于曹操事迹的剧目,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元话本《三国志平话》、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元代三国戏以及民间传说等文献加以改编,大致勾勒出曹操风云际会的一生。由于受元明时期文学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影响,明代戏曲中的曹操形象大多是作为西蜀政权和东吴政权的对立面出现的。通过对明代戏曲中许田射鹿、云长辞曹、义讨董卓、黄鹤楼论英雄、祢衡骂曹、文姬归汉等情节的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明代民间对曹操形象的广泛传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构。  相似文献   

18.
晏畿道所代表的婉约词风,是当时北宋时期士人心态和风貌的反映,也是其时宋代文人士子独立而特殊的文化思维的折射和反映.工致言情的词风与生平坎坷起伏的遭际,导致了晏畿道感伤词风的形成与臻于完善的过程,其清婉伤感与格律精微体现出宋代词体逐步成熟与完备的发展历程,颇具考证与论议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