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内幕交易是指发行人公司内的任何人依据有关发行人或其证券市场的重要的未公开信息进行的证券交易行为。内幕人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的内幕人员,另一类是公司之外的市场内幕人员。在证券法中,内幕交易比任何问题更引起公众的关注,也更易引起争议。因此,研究美国内幕交易的归责理论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美国的内幕交易制度,也有助于我国相关法律的执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内幕交易对上市公司有着较多的负面影响,限制内幕交易除了应加强政府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外,上市公司对本公司人员内幕交易的限制也十分重要,在我国引入这一作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侵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证券侵权行为,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界定及其民事责任的规定尚有欠缺。本文借鉴了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对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界定以及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能采用美国法上将内幕交易行为的成立和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的产生等同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路。我国认定内幕交易法律责任应采取的逻辑路线是 ,首先认定内幕交易行为的成立 ,然后判断是否存在一定的事由 (过错 )使得法律责任得以确立 ,以及是否存在合法的抗辩事由以排除法律责任的产生。因为我们并不能得出所有的内幕交易都构成民法上的欺诈 ,而且负有对公司并进而延伸至对股东的信托义务的主体 ,在行为构成欺诈时因其内幕交易承担民事责任也有不妥之处 ,所以对内幕交易法律的规制中是否应引入民事责任问题 ,应该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 ,泄露内幕信息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复杂 ,专业性及隐蔽性强 ,是判断和认定的难点。本文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借鉴美国内幕交易规制立法及相关理论 ,并结合美国在多年反内幕交易的司法实践中有关经验及原则 ,对内幕信息 ,利用内幕信息并交易 ,泄漏行为等基本问题的具体标准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进而探讨了该行为与合法交易行为 ,证券分析与预测行为的客观区别 ,以期正确理解与把握该行为的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规制证券内幕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陈晓证券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上一种常见的欺诈行为,危害极大。作者在分析对证券内幕交易进行法律规制的由来和必要性之后,深入研究了规制制度的法律要点,就界定内幕人员、内幕交易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理论、内幕交易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内幕交易规制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案例Chiarella案以及O′Hagan案进行评析,分析这两个司法判决对于美国内幕规制发展理论从"平等获取理论"到"信托义务"最后到"盗用理论"的转变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内幕交易理论发展的本质是"公平交易论"。中国内幕交易规制监管想要从美国内幕交易执法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对我国证监会的职权进行重新定位,并明确其执法权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证券法》的立法宗旨,更好地贯彻实施《证券法》、测法》,有效 地打击内幕交易犯罪,本文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内幕信息、的含义和范围、内幕人员的 含义和范围、内幕交易侵犯的客体、内幕交易主体的主观犯意、内幕交易实施的行为等方 面入手,探讨了证券内幕交易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监会《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认定指引》的相关内容不得直接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依据,以“两高”司法解释的为依据,知情人员的认定仍须由国务院证券、期货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判断;行为人是属于内幕信息知情人员还是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关键还是要看具体案件中其获得内幕信息的途径和渠道,是否属于因职务和业务而获悉。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应当包括与内幕信息之间并无职务或业务上的紧密关系但被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接触或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内幕信息具有未公开性、重要性和真实性。构成不需要“利用”内幕信息,但必须证明该内幕交易与内幕信息相关。非内幕人员在获取内幕信息后又将内幕信息泄露给他人,情节严重者是否应当以泄露内幕信息罪论处。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内幕交易执法理论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内幕交易执法实践中出现的若干个经典判例的回顾和评论,揭示了美国执法部门在内幕交易执法实践中所依托的理论基础的演进历程,重点探讨了内幕交易归责的财产权分析路径和证券欺诈分析路径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最后,作者指出中国证券监督部门可以从美国内幕交易执法制度建设方面的诸多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可贵的司法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是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民事证据法并未对内幕交易案件中的特殊性而对其因果关系认定制定专门性规则。本文对现有认定规则和案件进行法律分析,并借鉴美国默示诉权和明示诉权下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认定规则,指出我国应当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进行明确,规定在一定情况下推定具有因果关系,由被告进行反向证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内幕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行为并不少见,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从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以2007—2016年并购重组中实际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高管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内幕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的社会关系会对内幕信息泄露程度产生重要影响。高管和政府的社会关系以及高管和金融机构的社会关系均是泄露的途径。上市公司高管在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的任职经历越丰富,内幕信息泄露行为就越严重。与此同时,在监管机构工作过的人员进入到上市公司担任高管可以起到遏制内幕信息泄露的作用。为了有效防止非法内幕交易,建议监管部门将公司高管在职业生涯中拓展的社会关系作为监管和关注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内幕交易规制问题是证券法上的经典问题.不过在理论上内幕交易是否应受规制,存在极大争议:一派认为内幕交易有其合理性,应予以正当化;另一派则认为,内幕交易是违反公平正义的暴利行为,应受到绝对规制.而在比较法的视野内,各国法律对内幕交易的态度也存在不同.事实上,内幕交易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二维分析视角中既有其正当性,也有被规制的必要,所以我们对待内幕交易应当于规制与正当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司归人权既是证券法亦是公司法上的一项制度,指出二者虽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在制度层面存有明显不同,这缘于它们在产生背景和价值取向等深层次方面存有差异,因此不能一味追求二者在制度层面的融合。通过历史的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前者主要为了吓阻内幕人员从事内幕交易,维持投资人信心,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后者旨在促使公司负责人行使其对公司所负之忠实义务。就共通性而言,在两种制度中,公司均得以成为归人权的享有主体,其依据在于公司负责人(内幕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公司归人权亦可谓信托法上之"归人权"的具体演绎。  相似文献   

15.
盗用理论作为美国证券法内幕交易归责理论之一,从滥觞到最终确立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其理论基础是普通法上的代理。盗用理论有其价值,但也存在漏洞。通过对盗用理论最新发展的分析得出,我国的内幕交易归责理论应采用欺诈来源理论。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内幕交易也逐渐增加,内幕交易已成为国际证券市场的热点法律问题之一。 一、内幕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 目前世界各国的法律对内幕交易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就一般意义而言,内幕交易又称内部人交易或知情者交易,是证券市场的一部分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因其地位与职务  相似文献   

17.
内幕交易的构成要件问题是内幕交易规制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重点。从内幕交易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行为主体、内幕消息、内幕交易行为三方面入手,通过中外立法比较和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可行的立法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内幕交易也逐渐增强,内幕交易已成为国际证券市场的热点法律问题之一。本文从比较的角度论述了内幕交易构成的主体、行为方式和内幕信息,以及我国和世界上证券业发达的国家对内幕交易禁止的规定和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内幕交易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我国《证券法》明确禁止的交易行为。内幕信息是内幕交易的前提,没有内幕信息就不存在内幕交易。因此,研究内幕信息,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内幕交易的本质,有效打击内幕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国内外关于内幕信息立法、司法等基础上,探讨如何界定内幕信息,并提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行为作为一种违法违规行为一直是各国立法规制的对象,我国虽然也有相关立法规定,但是却鲜有关于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规定。本文讨论了内幕交易民事责任中的举证责任,并主张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