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汉语的音乐性潜质及其在现代文学语言中的失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音具有良好的成乐条件。最具汉语特色的节奏形式建立在对声韵律的利用与对声音平仄的调配之上,音步的作用在汉语语音中也十分明显。古典诗歌与散文充分利用了汉语的优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音音乐性传统。胡适、郭沫若、艾青等人借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影响使“自由诗”成为新诗主流。“自由诗”在向口语化、散文化方向发展时,没有顾及中国诗歌自身的传统及汉语自身的特征,是不成功的。由于现代汉语词汇成分的变化、语法的欧化、现代文学的欣赏方式与古代文学之间的差异,以及现代作家与古代作家在知识背景与文学兴趣上的差异,汉语的音乐性潜质在现代汉语散文中也没有很好实现。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凝练而具有音乐关的语言形式.英语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声音的轻重来体现,而汉语诗歌的节奏则主要是靠音调及声音长度来体现,轻重之分并不明显.其次,英语诗歌的抑扬变化丰富,生动而有个性;汉语诗歌的平仄则比较整齐而有规律.英汉诗歌的节奏与音韵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体现.对于这种差异,我们应做更深一步的挖掘,从而为跨文化交际学、对比语言学等提供更为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3.
语音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上.汉语语音的各种因素相承相济、对立统一地排列组合,便形成汉语语音链上的各种节奏形式.音顿律、长短律、平仄律、声韵律都是汉语语音的主要节奏形式.因此,在语音链上生成音顿律、长短律、平仄律和声韵律是现代散文语音形式美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语音和自然界的声响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人类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音形式,不同的语音形式具有不同的声响特征.汉语的声响形态是一种乐音,富于歌唱性的声响形态,在听觉感知中有美感.汉语的声音形态的变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用了能指与所指的有机联系.汉语的声响形态可以构成多种言语变异手段.这些言语变异手段主要是根据言语变异美和音乐美而运用的.  相似文献   

5.
吉发涵 《文史哲》2002,1(3):15-21
通过对建国之后几次新诗格律研讨所进行的回顾与反思,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条件下重建诗歌格律的艰巨性和必然性,所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汉语语音标准应是重建现代汉语诗歌格律的唯一语音标准,对现代汉语声调重新进行科学的平仄划分是建立现代汉语诗歌格律的首要条件,现代汉语诗歌格律应当是对近体诗格律的扬弃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伟 《社会科学》2022,(7):100-108+192
语感想象是古代汉语诗歌意象营构和意义生成的前提和中介。语感想象作为一种主要由形式感受催生的想象类型,其基本形态和产生途径又可分成语音想象、语法想象、字形想象三种。语音想象诉诸节奏感受,节奏感受不仅由声、韵、调营造的音乐效果催生,而且也依赖叠音词对声音时值的拉长;语法想象肇端于语法惯性和语法形变产生的“极点效应”,前者服务于人类思维惰性,后者服务于人类的逐新本性。它们在汉语诗歌“主题优先”模式影响下,借助汉语语法的非理性特征,形成了接受之初的“整体性感受”;汉语诗歌中的字形想象一方面有效地帮助了诗意生成,促进感情基调的确立和意义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建构“含混”之美的效果,使汉语诗歌愈发呈现出“朦胧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诗韵新探     
汉语语音的特点是有声、韵、调;并由此构成音节,以汉字的书写形式加以表示。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古往今来的作者在写作文章,特别是写诗歌时,充分调动汉语语音手段,如双声、叠韵、押韵、平仄等等。押韵古已有之,现代诗歌也讲究押韵。故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相似文献   

8.
杨柄同志的《汉语诗歌形式民族化问题探索》一文(载《文艺研究》1980年第2期,以下简称《探索》),探讨了汉语诗歌的平仄律和诗句构成,主张汉语诗歌遵循这两条基本规律发展,以实现形式民族化。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现仅就汉语诗歌形式的基本规律问题,将粗浅之见简述于下,并乞教于杨柄同志。 一、节奏  相似文献   

9.
叶韵是汉语诗歌最原始、最根本的音乐化手段。以音乐理论审视诗韵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大特色。韵语顺口易记,因为押韵既和音乐中的再现相像,符合“相似组合律”原理,又是节奏的重要标志,具有区分句、段的功能。诗歌的韵式,一方面要如同调式,追求篇章结构的有机整体性与多样统一性;一方面要追求旋律的表现功能,通过语音的自然属性来象征或暗示某种与题旨情境相适应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0.
陈晓红 《中州学刊》2007,(6):247-248
鲁迅在阐释语言文字的功用时认为,语言有形美、音美和意美三美。其中,音美是运用汉语特有的元音占优势、有声调的特点,在语流的抑扬顿挫中,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达到“铿锵和鸣”、“掷地作金石声”的效果。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修辞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双声、叠韵与叠音的音律美双声和叠韵是汉语语音表达上的独有形式。利用双声和叠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两个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声音特别响亮,铿锵悦耳;两个声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发音部位一致,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