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行政程序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公正、效率与秩序三个方面,公正是行政程序法律价值的道德基石、效率是经济内涵、秩序是其目的所在,这三个方面是有内在统一性与和谐性的。  相似文献   

2.
效率与公正是政府在执法过程中获得的两个方面的不同评价。效率是实现公正的途径和保障,公正是效率的目的。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政府行政执法应该重视的双重目标。但现实中,二者却因执法理念、行政特权、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性和广阔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等原因而使之产生严重分歧,致使当前政府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社会公正难以实现。因此,平衡二者关系并实现行政执法根本目的的关键要义在于:理念重构、行政立法公正、加大行政救济力度和健全行政责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阐释了理解行政法治应处理好的两对关系,即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行政权与法的关系;分析了行政法治的构成要素;并在探索了行政法治与自由、民主、效率、公正、秩序等的关系后,指出实行行政法治不仅是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重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法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释了理解行政法治应处理好的两对关系,即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行政权与法的关系;分析了行政法治的构成要素;并在探索了行政法治与自由、民主、效率、公正、秩序等的关系后,指出实行行政法治不仅是现代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重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
行政程序的效率和公正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行政行为的结果正义,两者共同构成了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片面强调效率和公正无法实现行政程序的目标。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趋向总是在相互的博弈中形成一种最佳的互相补充、互相牵制并最终实现协调和平衡的一种状态,形成良好行政程序制度,推进我国行政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治主义是行政法的理论渊源,行政法解释的理论建构必须从行政法治主义获得理论论证资源和正当性的证明。行政法的解释目标、解释原则和解释方法的确定和选择必须符合行政法治主义原理,才能有助于提高行政执法、司法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提高现代政府的管理和执法水平,促进行政效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行政程序的价值是近年来行政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行政程序有公平价值、公正价值、公开价值等 ,却没有把效率价值放在核心地位来认识。而研究得出行政程序应追求效率价值的结论 ,并从程序与效率的关系、行政程序中效率价值的表现、效率对行政程序立法的意义几方面对该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和行政问责处于行政执法的两端,研究行政执法规范化的路径不能仅着眼于行政执法本身,行政立法的规范、行政问责的到位也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从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和杜绝立法者自身利益渗透两个方面可以有效规制行政立法;树立执法者公民赋权意识、程序意识和公正意识,可以从内心信念维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及时、有效、全面的行政问责,不仅能监督行政执法行为,还能救济相对人受损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伦理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核心目标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都是为了追求社会的公正和秩序。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探究行政伦理制度化这一课题,对建立公正、廉洁和高效政府公共行政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行政伦理制度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行政伦理发展趋势与和谐社会对我国行政伦理发展的时代要求,提出和谐社会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后加速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对于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把行政程序法的价值界定在公正和效率的基础上对其价值取向问题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公正和效率的兼顾是必然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理论和现实情况来看,公正应该是我国行政程序法的首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既是我党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也是公安行政执法的内在要求和逻辑终点。它要求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必须坚持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等原则。公安机关只有在行政执法中坚持公平正义理念,才能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行政综合执法是当前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形式,但对其含义、特征等学界尚存争议。本文认为,行政综合执法,是在原有行政执法体制上嫁接出的一种新型执法制度,是指一个行政主体依法定程序授权,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职权,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全面管理的执法行为,具有精简、高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中的法治理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诸如执法违法、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以及行政越权等问题,这反映了行政执法者法治意识淡漠,缺乏依法行政的基本素质。要根治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其关键是要将法则、程序、绩效等基本法治理念引入到行政执法之中。  相似文献   

14.
行政执法作为城市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力的运行,不仅在公共事务管理层面拥有强大的积极能动作用,同时在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层面,也具有巨大的消极侵益的内在动能.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作为一种正在构建成长中的行政执法模式,在当今强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促进依法行政的背景之下,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的生成背景与制度特点基础上,研究了河南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的成效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而行政执法建设作为依法行政的核心,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行政组织不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不完备,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监督机制较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增强法治观念,加强执法监督,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6.
协商执法既是现代行政民主化的要求,也是行政主体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执法状况的需要,在行政执法中引入协商机制具有民主正当性,并且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彰显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营造和谐的执法秩序。为使执法协商机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必须构建完善的行政执法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7.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有效的行政执法法律制约应做到 :实行城市综合执法制度 ;严格行政执法程序 ;完善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机制 ;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契约作为行政主体以契约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一种行政执法手段,丰富了行政执法行为的方式,促进了行政执法的人性化、柔性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行政的最初使命在于秩序,行政法发扬了行政的使命,并且随着行政领域的拓宽和自由范围的伸展,行政法保障着自由抑或损益着某些场合中的自由。行政法不简单的对自由和秩序加以永恒不变的排序。因为行政法也是生活的,在它的诸多制度中,自由和秩序的内涵随着社会的总体心理预期的变迁而变动着。并且在追寻自由和秩序的动态平衡的过程中,行政法带动着效率和正义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行政执法证据是刑事证据的重要来源,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建立了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机制。进入刑事司法阶段后,基于部分客观证据难以重复收集、刑事专业性限制和刑事诉讼效率的要求,进行两种证据的转换是很有必要的,而形式和采用标准上的趋同性以及立法探索和地方实践经验不断成熟也使两种证据转换现实可行。但是,由于两种证据的转换受制度构件缺陷和实践操作短板等原因制约,导致现行证据转换出现效率不高、以罚代刑等弊端。应通过明确行政证据收集主体、统一收集标准,健全证据移送机制,完善法律规范,强化检察监督等措施,逐步实现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证据转换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