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面对不断发生的公共危机,政府必须具有透明、责任和高效的形象.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关理念缺失、形象意识不足、与媒体沟通不畅等原因,严重制约着政府形象的建构,所以要使公共危机治理更加顺利,必须通过设立专门的政府公关机构来处理公共危机,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对等的沟通模式,注重公务员的德性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培育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危机治理理念等来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化解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是"郭美美事件"、"捐赠自行车事件"等危机事件接踵而来,给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危机公关已刻不容缓。但是,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危机公关普遍存在着反应迟缓、策略不当、沟通不畅、能力不足、忽略内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预防为主、沟通无碍、勇担责任、作为迅速、加强管理五个方面多做努力,提升危机公关能力,渡过危险,紧抓机遇。  相似文献   

3.
微博:政府危机公关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因其快速和便捷的特点成为政府和民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在政府的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政府都可以借用微博进行舆情监测、民众沟通和形象修复,从而获得危机公关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危机公关近年来成了流行词儿、时髦词儿。关注的焦点。最近发生了几件事:郭美美事件、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危机公关意识,让人深思。公共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如何应对,经常成为人们达芬奇洋家具造假、英国媒体窃听丑闻等,从这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政府该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遏制二次危机传播带来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帮助组织控制危机局面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选取H7N9事件、非洲猪瘟事件作为对比案例,以议题构建和公众参与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政务微博双重属性,展开内容分析和编码,调查线上公众态度和行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社交媒体的沟通效果进行刻画。结果表明: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注重政务微博信息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行动、观点框架的构建;政务微博沟通的公众参与度很高,而政府回复率较低;可以通过政务微博进行议题构建、正确引导,实现政民良性互动,形成政务信息有效沟通机制,提高危机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海燕 《国际公关》2022,(2):125-127
移动互联时代给地方政府危机公关和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地不显眼的普通事件在社交媒体上曝光后迅速引发关注发展成危机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这不仅要求地方政府特别是贴近事发地的基层政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而且对不熟悉新媒体的地方政府的危机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拟从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舆情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主权国家内部公共事务中的危机事件常常会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在危机处理中体现的领导艺术亦成为危机公关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为此,此项研究以汶川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两起特大自然灾害为研究个案,从组织救援、视察力度、媒体应对和公共演讲四个维度考察中美领导人在应对自然灾害型危机时所表现出的迥异领导艺术,并依此辨析领导艺术中“行”与“言”的内在逻辑,透视政府、公众和媒体三者之间在危机发生后的特殊环境中良性关系的建构等议题,以期为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信力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和改善政府形象;有利于民众认同政府的危机治理政策;有利于民众参与危机治理。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是危机意识淡薄;危机处理方式失当;危机处理机构不健全;漠视民众的生命安全。在公共危机治理中重塑政府公信力应从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积极开展危机公关、完善行政问责制、构建政府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政府形象修复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政府"官微"为其形象修复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景和工具。但是,在面对一些偶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时,"官微"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以天津"8·12"重大事故为例,从危机情境到策略选择的视角切入,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不难看出:"官微"对政府形象修复尚存在着修复意识有待加强、修复能力存在欠缺等典型问题,需要政府官员卸下"官本位"思想的包袱和"面子"心理,与公众进行更加平等和开诚布公的沟通,使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实现更亲密的对接。  相似文献   

10.
新型网络时代,信息传递出现了多元化、广泛化、互动化等特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带给人们极大的表达言论自由。新媒体是公共危机的一把双刃剑,既能消弭公共危机,也能引发公共危机。当下中国公共危机频发,凸显出危机中媒体的深刻影响以及媒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马航失联事件是一起典型并具有国际性的公共事件,招致了全球媒体高度关注,而从马航失联到失踪的媒体信息报导,却模糊了人们的客观判断。马航事件中我国媒体的表现,启示政府对媒体沟通与管理策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沟通:政府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共关系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手段,是政府重要的管理职能。在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建立政府与民众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关键。坚持主动沟通、平等沟通、真诚沟通,是政府与民众有效的沟通的基本原则。有效的沟通包括告知、倾听、回应等三方面内容。当前,要通过推进政务公开、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加强沟通平台建设、重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等途径,大力推进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政府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微博舆情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诸如舆情监控难度大、政府官员素质低下、政府危机公关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不够透明等。对此,政府应当下大力气做好微博舆情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工作,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虎照门事件”引发了对政府公信力的讨论,政府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会影响政府机构在公众眼中的形象。政府形象则是政府公共关系成败的重要指数和政府公共关系追求的工作目标。政府组织是一类特殊的公共关系主体,其特殊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在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公众的诸多特点和需求,掌握并且科学地运用信息传播中的原则和技巧,使政府公共关系真正成为加强政府组织公信力、提升政府组织形象、协调政府组织与广大公众关系的现代管理模式,从而增强政府组织的亲和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协调,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的非典标志着中国政府危机时代的到来。由于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公共危机成了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在危机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极大的关注。在公共危机中,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对我国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这既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政府对公共危机的有效处理对于提升政府在公众的公共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政府形象作为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在当代政府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危机公关中,政府行为较之常态下对政府形象的塑造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以智利矿难为例,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4个阶段对智利政府在圣何塞矿难事件中所采取的公共关系行为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智利政府是通过实施积极开放式的救援,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事后的赔偿与问责机制,善于领导人的角色定位和善用媒体平台五种途径来塑造其良好的政府形象,旨在对中国的危机公关中政府形象的塑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危机应急处置是公共事件信息信任危机要应对的一个新课题。处于信息互动双方的地方政府和民众在公共事件信息互动上的信任不足,会衍生出次生危机,影响到目前全社会的信任建立,故应和公共事件一起,作为危机加以治理。公共事件官民双方的信息互动本质上是一种博弈的过程,信任危机的产生源于官民双方在信息的发布与接受上背离了良性互动的契合点。利用均衡对等性原理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当事各方的信任来自价值(特别是非价值意义上)的“对等”,而对等又产生于平衡的体系中。一旦对等丧失,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信任就会失去,但各方都有修复信任体系的愿望和可能。因此,要治理公共事件官民信息互动信任危机,须以“将心换心”式的对等为伦理方向,以区分不同主体的责任为策略,以纠正当下有碍对等信任伦理努力的不当行为为途径,通过官民分治和共同配合,达到地方政府和民众重归公共事件信息良性互动的契合点进而重建信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是政府公共组织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一个社会和政府而言,面对各种危机,最重要战略选择应该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强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本文以山西王家岭矿难和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例,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建立应急处置措施的角度出发,寻找两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差距及原因,并从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应急预警机制、建立统一指挥的应急指挥平台、组建专业的应急处理队伍、开展权威的应急调查和评估等方面,为政府提升公共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城市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表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城市公共危机的高发期。因此,在工业城市中构建以政府为核心和基础、以企业和社区为条件和保证的“三位一体”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抑制、促进和抑制促进共存三种。政府因素作用的差异使得舆情发展演化产生了不同。研究网络舆论中的政府作用,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去对待并解决舆论危机。统计分析近年来和政府相关的网络舆论事件发展规律,计算了政府因素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作用值。研究发现:若舆情事件中政府因素起促进作用,那么政府对舆论危机的作用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