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文 《社区》2014,(31):17-17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对社区体制进行改革,使社区党委和居委会权责更加明晰,并强化了居委会作为社区居民自治的核心。以往社区工作站“牌子多、台账多、检查评比多”,工作不堪重负,居委会职能不断弱化,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  相似文献   

2.
张小波 《社区》2004,(3):18-18
杭州市上城区为更好地体现社区建设“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地推进“数字社区”建设,明确了“四化”目标,即台账电子化、办公自动化、工作互动化和服务网络化,把“数字社区”建设工程作为深化社区建设的“助推器”“四化”推进“数字社区”建设一个管理软件,实现台账电子化社区各项台账资料多、繁、杂,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上城区根据精炼、准确、统一、实用的原则,把原先的62大类、133个小项的台账资料精简到20类。并按照规范后的社区工作台账格式、内容,开发了“e家人”社区事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版)。该…  相似文献   

3.
“社区减负,喊这么多年,没有明显减轻却反而越减越重。”——某社区工作者“希望政府能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让会议、检查、评比、表彰活动少一些,去居民家‘串门子’、完成社区事务的时间多起来!”——某社区书记“一个社区仅盖章就要盖81个,创建各类台账多达246个,迎接各级考核达到了306个。‘小巷总理’一天到晚在处理这些事情,哪还有时间去服务居民。”——某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处长  相似文献   

4.
余坤明  陈伟东  李德秋 《社区》2005,(19):16-17
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居委会负担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阻碍社区发展的“瓶颈”。最近,笔者对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减负”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该区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坚持从源头上治理社区居委会负担的做法,为当前破解“社区减负”这一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职能转变试点堵住社区居委会行政性负担的源头目前,政府管理工作大量进入社区,但这种“进社区”往往只是工作任务进社区,相应的工作人员、工作经费、服务承诺、监督考核却没有进入社区,给社区居委会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江汉区在将政府…  相似文献   

5.
张玉敏 《社区》2014,(16):9-9
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减轻基层工作负担,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精力管理社区事务,服务居民群众,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委、区政府以社区建设办公室牵头,会同区纪委、监察局等部门开展了社区台账清理规范工作,着力解决社区存在的检查评比考核多、台账资料多、信息不共享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建荣 《社区》2014,(25):34-35
今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迅速缩短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出发,对基层“机构标牌多、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等“三多”现象摸查清理,切实为基层减负,同时对社区(村)事务准入工作开展了积极探索,明目标、建机制、强成效。目前,共清理各类事务204项,其中,取消延伸至社区(村)的工作事务9项,削减率19.8%,减少组织机构45个,削减率70.3%;减少标识标牌60块,削减率69.8%,减少创建达标42项,削减率80.8%;减少台账48项,削减率48.5%。社区(村)事务“准入制”初步建立,切实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1,(22):40-41
为切实减轻社区“负担”,削弱社区“扮演”基层政府部门职能的角色,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和自治水平,目前全国一些城市陆续推行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对市区街机关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实行审批归口,除法律、法规、党章有明确规定应由基层自治组织承担的以外,均实行“准人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益  曹焱胜  王德阳 《社区》2014,(21):10-11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针对“基层社区工作台账过多、负担过重”这个基层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它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整改任务加以解决,在全市首推社区事务清单管理,给社区“减负”,使社区工作人员从繁琐的行政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基层社区治理成为治理的重心,而社区居委会作为联结政府与居民的纽带和桥梁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引领、服务和纽带功能,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放权赋能,更需要支持性、平台型组织赋予基层社区居委会现代的社会自治能力。调研中发现,由社区居委会派生的X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实践呈现了居委会治理转型的路径探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力量的双重赋能。一方面政府部门给予其行政合法性、项目扶持与资金支持、标准化建设以及身份话语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外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能力的培育和资源链接,而其自身在地化的本土性社会资本形成天然的禀赋。社区居委会在治理转型中应当立足于搭建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和信息服务平台,联结社区治理场域的多元主体,合理利用“行政性”资源和“社会性”力量,发挥其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公共服务”是近年来政府创新活跃的一个领域,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诚然,“社区治理”不仅在中国政府职能转型和基层民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球范围的治理变革的关键词之一。不过当我们欣喜地看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他提到的人类情感,只不过是人类情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基本限于家族成员之间。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义。孔孟都意识到人性的体现会遇到矛盾冲突,但孟子更加注意到道德心理引发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他对仁与义的冲突进行了正面讨论。孔孟都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天道加以思考,它表明儒家道德践履所遇到的矛盾还需要有超越人的道德心理,去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英汉委婉语、禁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们是语言文化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通过委婉语表达和传承,英汉委婉语、禁忌语表现出两民族趋善趋美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汉委婉语、禁忌语的比较来传授文化,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只要资本幸存一天,马克思就是批判理论无法超越的地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批判叙事,与马克思的理论交集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人的解放的积极憧憬。然而,在上述论域的关键理论质点和政治立场上,德里达完全异质于马克思的逻辑场域,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主导”方法论范式,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的旨趣和边界保持清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7.
科技推广应用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资源使用减量化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循环经济关系密切,科技成果应用必须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本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必须遵循的循环经济原理。  相似文献   

18.
创新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转形”与价值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9,29(1):125-130
生产领域是新技术出现的起因,但技术创新本身却是在R&D领域创造出来的。生产领域涉及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R&D领域涉及科研办、R&D方式与社会关系。因此,创新与生产力、制度、生产方式、科研力诸因素紧密相关,这些因素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商品价值的"转形"和价值构成,从而引起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理解与探讨,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因为它是凝聚人心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 ,而验证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现实标准 ,主要是看是否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和使受教育者不断增强“四信”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坚定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