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把人才喻为“千里马”,把识才者喻为“伯乐”,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论断。此后“伯乐识千里马”之说,广为人们接受,成为传统的人才观念。《马说》所阐述的人才观念,在我国颇有代表性,其中关于识别人才、正确对待人  相似文献   

2.
马品     
伯乐在马群旁相马。相着,相着,伯乐的眼睛突然一亮——那不是千载难寻的宝马良驹吗?只见那匹马头盖骨高高隆起,眼窝深陷,脊背收缩。马蹄大而端正,一声高叫,声震林野,撒开四蹄,似离弦之箭。“好马!难得的好马!”伯乐不住地捋须夸奖道。顿时,这匹马身份倍增。累了一天,伯乐正在屋前石凳上歇息,忽然,一匹马飞奔而来。伯乐定睛一看,这不正是自己今天相中的“千里马”吗?伯乐正要起身相迎,没想到,那马已经奔到他面前,二话没说,就拿蹄子狠命地踢他。伯乐猝不及防,幸亏有众人赶来相救,才幸免于难。伯乐气愤地指着已被拴住的千里马问道:“我让你名利…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怀才不遇”的感叹常不绝于耳,有多少人才在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确实,由于种种原因,多少年来“千里马”一辈子遇不到“伯乐”的事常会有所耳闻。这么多人感叹“怀才不遇”, 可为什么就不换个思路来看待“千里马”和“伯乐”呢?李白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实,这“天生我才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今,伯乐犹如潮水般地涌出。这里有伯乐,那里也有伯乐;你是伯乐,我也是伯乐,像华夏大地有生产伯乐的专业基地似的。伯乐多了,发生了纷争。不论相马、相驴总得有个规矩,该咋办?还是伯乐们聪明,终于想出了由单个相到合伙相的高招,这样倒可避免诸多猜嫌,不失为上  相似文献   

5.
等待伯乐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商人来了,说:“你愿意跟我走吗?”马摇摇头说:“我是千里马,怎么可能为一个商人驮运货物呢?”  相似文献   

6.
<正> “伯乐”这个名称最早在《左传》中出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同千里马相联使用,但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识马者的通称。从其词义的发展变化中亦可看出这一点,“伯乐”一词人们最先用之命名某一星辰,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习惯将那颗所谓掌管天马的星称之为伯乐,《晋书·天文志》对此交代得很清楚:“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宋代人俞文豹在《吹剑录》一书中讲法亦大同小异。以后,伯乐这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取其主典天马的意思,代称那些擅长识马养马的人,春秋时期的秦人孙阳由于马术高超而被称之为伯乐便是一例。《庄子马蹄  相似文献   

7.
马年与人才     
大野 《中华魂》2014,(9):24-25
正欣逢马年,人欢马叫,万象更新。马年说马,便自然想到人才问题。把马与人才挂钩,是国人数千年来约定俗成的说法,最出名的就是伯乐相马的故事。旧时,许多杰出人物怀才不遇,蹉跎一生。韩愈为此浩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把人才喻为千里马,那就首先要相马有术。也就是善于识才辨才,发现人才。关于如何识才,古人多有明训。宋玉在《楚辞》中说"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即不要推开良马不骑,驱赶劣马上了路。司马迁  相似文献   

8.
姜太公直钩钓渭水,诸葛亮散隐卧龙岗。因身有经天纬地之才,隐而不埋其名。于是,文王访贤亲自揽辔,刘备求才三顾茅庐,遂得良臣,平天下。这样的故事似乎告诉我们,真正的人才是不用着急的,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实不然。韩愈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通篇没说,如果碰不到伯乐怎么办?难道像姜子牙一钓九年,抑或诸葛亮久隐不出?当然不是。姜子牙直钩弄玄虚,才引起文王关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工作碰壁,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相似文献   

10.
人才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矫正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信息不对称到处存在,往往会引起人才招聘中的逆向选择,甚而会造成整个招聘市场的瘫痪;克服信息不对称的“自动亮相法”“可信传递信号法”“堆积岗位对号入座法”等各类矫正技术,使招聘者不仅象伯乐能识“千里马”,而且还更胜一筹,让“千里马”自己跑出来自动显示“私人信息”。即使对“千里马”也要进行必要的考察,特别是有必要进行“组织文化”的认同,使他真正成为“组织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11.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可是如何在众多的千里马之中选出适合于我们企业的千里马?这就需要我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拔体系,把企业需要的人才选拔出来.结构化面试是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的面试形式,是将"结构化"概念引入面试的一种面试技术,也是人才选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结构化面试基本程序及一些技巧应用,并且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伯乐     
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坐而论道的文章常有,解决实际问题、管用的文章不常有。我们的教育研究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真理的眼睛。作为学术期刊编辑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现千里马,即发现优秀文章和优秀作者。本刊一贯坚持的三审、双盲审等审稿机制为选择优秀论文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由于教  相似文献   

13.
1月12日,2003年WBSA认证考试在全国举行。与去年一样,今年的上海考场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一幕:众多“伯乐”静候于考场外,伺机寻找完成考试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14.
他赴美16载,年过50回国次数却频频,只为把一腔热血洒在自己的国土上,虽然他已入了美籍。写畅销书,免费培训警员,接受近百家大小媒体的采访,全国各地巡回演讲……甚至不惜让出版商拿自己的情感隐私做“卖点”。他说当年离开是想作一匹不需要伯乐的千里马,而今,学了一身本事的他回来了,却发现,伯乐,真的很重要,无论在什麽时代何种环境下……  相似文献   

15.
从教二十多年,常因事业上无所成就而深怀“燕然未勒”之愧疚与缺憾。自觉对于“子墨”先生的厚望有所辜负而有负疚之感。我不是千里马,因而对于我,他便不算是“伯乐”了。但是,在我遭遇“成长危险”的时候,是他把我  相似文献   

16.
许海兵 《中华魂》2021,(3):34-35
在工作中,笔者不时能听到身边年轻同事的抱怨,有的认为自己从事的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无法成就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伟大业绩;有的认为机关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工作缺乏挑战,所以经常提不起兴趣、打不起精神;有的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所知所学大都用不上,一味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一肖红的《马伯乐》,是一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重要特色的长篇小说。至今我们看到的、解放前出版的《马伯乐》单行本或解放后收入《肖红选集》的《马伯乐》,都只是《马伯乐》的上部;而对于《马伯乐》的下部,则很少有人提及。北京图书馆馆藏的一九四一年香港《时代批评》杂志上连载有《马伯乐》,篇目上虽未标明“下”或“续”的字样,但检视其内容,则是同《马伯乐》单行本紧密衔接的。所以,《马伯乐》实际上是有上下两部的。《时代批评》所载的,就是《马伯乐》的下部。  相似文献   

18.
<正>没有哪种东西可以包罗万象,但是垃圾可以。在"垃圾"自己眼里,它是满腹经纶而又才华横溢,只不过"怀才不遇"而已。而今年夏天以来,"垃圾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批大批的"伯乐"们,开始在意起了这一群"千里马",将它们分门别类后再而妥善安置。相比上海朋友们一门心思地统统扑在垃圾上……温州市民却大都显得很淡定,因为在一些小区里,已经实施好几年垃圾分类,,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家Web2.0网站的CEO,与其他同类型网站的掌门人相比.33岁的韩潼彤外表显得相当朴实,甚至有些憨厚,让人也确实很难把他与如今互联网中最热门的Web2.0概念划上等号。“我知道自己外表并不‘2.0’。”但正是这位外表朴实的CEO却将139.com做得如火如荼.在Web2.0的百佳排名中,荣获SNS(社会网络)第一、创新能力第一。网站不仅拥有200万以上的用户,而且新增长的数量还在以万为单位增加。到底这位工程师出身的CEO是如何做到的?做自己的第一个伯乐没有伯乐,同样可以成为千里马,如  相似文献   

20.
毕业生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问题,难在哪里?供大于求。其实,在毕业生找工作的同时,企业也正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有位资深人事经理说过,你不是一匹千里马,至少现在不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成为一匹黑马,一匹油光发亮的黑马,让买马的相中你,而不是等伯乐来相中你。掌握求职技巧,有助你在求职中成为"大黑马"。笔者归纳了毕业生求职应掌握的一些技巧,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