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和量的规定性杜建平戚克强邓小平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中,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住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水平,并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和量的认识贯穿于自己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肯定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内部矛盾,存在着矛盾的方面、特性和倾向。矛盾的双方既对立,相互排斥,又统一,互相依赖,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这种内在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综观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治势力的实际情况,我们党提出“一国两制”战略决策,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际应用和发挥。“一国两制”是个矛盾统一的概念,“一国”是统一体,是统一性、一致性;“两制”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思维主要是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看事物以及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纵向思维看事物的发展过程。传统思维也看事物的结构,但主要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去看。很少注意事物结构的层次关系。层次思维是遵循物质世界的层次关系所产生的思维方式。整个客观世界及其中的事物是分层次的。层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事物必须对其层次去认识,进行层次思维。因为只有思维关系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一致才能如实反映客观世界。层次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和实践更具体、更精确、更深刻、更丰富,能对  相似文献   

4.
矛盾的结构问题与矛盾双方面的关系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当我们深入探讨对立统一规律时不能不遇到这些问题,本文试着阐发一下自己极不成熟的看法。一、矛盾双方的关系同一性包含哪些情形?斗争性(暂时这么提)包含哪些情形?矛盾的双方是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还是别的什么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中的各种情形是从哪些方面把握矛盾双方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我看来都是矛盾双方的关系问题。当然,首先我们必须研究什么是矛盾双方的关系(或联系)。  相似文献   

5.
所谓“内耗”,俗称“窝里斗”,是一定社会的一定群体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社会现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是矛盾统一体。“内耗”首先是一种社会的矛盾现象,其双方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内耗”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二者缺一不可,无此即无彼,无彼亦无此。例如,没有甲方的存在,也无所谓乙方  相似文献   

6.
结构概念在科学研究和日常工作中应用得相当广泛。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它不仅是一个具体科学概念,而且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构的规定性,考察结构范畴的历史发展和方法论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事物结构的规定性 关于结构的规定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结构作为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从它和物质、运动及时空的关系考察,应具有以下规定性: 1.客观性。任何物质都具有一定结构,任何结构都是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而存在。所谓结构,就是物质各种构成…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事物,缤纷繁杂,五光十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客观世界的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其表现不是仅仅一个方面,而是多方面的。有的哲学家主张把世界上的事物区分为三大基本类别,即对象,这些对象的属性,以及诸对象、诸属性之间的关系、联系。我认为这样区分是有道理的,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进行考察和研究: 第一,从客观的对象来说,整个世界,从巨大的星体到微小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人类机体,所有这些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除了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存在。  相似文献   

8.
美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从认识论角度来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便是关于美的本质的中心问题。美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抑或是主客观统一的……各种对美的本质的观点、看法,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而展开论争。但是,美又不同于在自然界中本身有质的规定性的事物。我们尽可以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并无人反对,我们却不能期望说花草是美的也一定无人反对。因此,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的方法又不同干一般认识论的讨论方法。我们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就有导致对美的本质、审美现象、审美的历史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简单化、机械化的结果。正确的方…  相似文献   

9.
一、通项方法凡研究事物的整体方法,包括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方法、黑格尔的矛盾方法、现代的系统方法、结构方法,其着力之处无不在于区分构成事物的各项内容或本质、揭示它们的制约关系,以把握其运动、发展、变化。更明确地说,对事物诸构项及其关系的分析与把握,是诸方法的共同之处,是方法的方法。构项,既可指构成事物的内容、要素、部分、环节、功能,也可指它的某种抽象的规定性。构项,是一事物成其为这个事物的基本条件。任何事物,从其产生到灭亡,只要是这个事物,就必有其贯穿始终的构项,同类事物,也必有其共同的构项——尽管这种构项也许会在不同条件下有各种表现形态。在这里我们借用数学的一个概念,称之为“通项”。矛盾论所说的基本矛盾、根本矛盾,系统论和结构主义所说的深层结构、基本结构,都是由这样的通项构成的。人们所说的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抽象,就是透过纷繁杂乱的现象来确认,  相似文献   

10.
单项思维与多项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单项思维是片面、孤立、简单的思维,多项思维是系统、全面、辨证的思维。多项思维对单项思维也不是绝对排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 单项思维,就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层次、某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并简单地把事物归结为这一个方面。所以,单项思维不利于人们辨证地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来认识世界,是一种片面、孤立、封闭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应该努力克服的思维习惯。 多项思维不同于单项思维,它通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活动,从思维的各个层次出发,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考察,而不拘泥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或某一个因素,因而能够做到“横着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11.
认真写作的人莫不十分注意各种文章样式对驾驭题材,表达主题的独特要求。把握文体的特点,研究它的特殊的美学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文体的长处,回避它的短处.论说文就要善于在具体分析中,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条理井然地表明作者的见地。事物都是可以分析的,只是不同质的事物,分析的方法不同罢了。重在展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人们认识活动的思维过程,这是纵的剖析;重在显示客观矛盾各个侧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郑欢  刘春杰 《学术交流》2001,(6):156-15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作为具有一定商品属性的特殊商品,它既存在着供求双方的矛盾,又存在着供求双方为解决这一矛盾而采用的等价交换关系和供求双方对这一等价交换关系的认同,并由此构成了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市场及其在市场中供求双方的行为方式证明了高等教育市场属性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要改造旧唯物主义在本体论观念上的形而上学,使之成为辩证法赖以建立的逻辑基础,必须引入矛盾分析,把本体概念的认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高度。例如把物质和运动的矛盾作为分析本体论的基本矛盾来认识便是一条出路。但是长期以来,物质和运动在实际上不可分割和在认识中对立演变的矛盾关系一直未被西方哲学自觉到。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科学哲学,就是在不自觉中将物质现象和运动现象分割开来认识,从而各自走向一个极端,在认识世界统一体的过程中陷入了两种本体论的对立。这种对世界完整本原缺乏自觉、分割对立的认识方式几乎贯穿了传统的西方哲学,造成了本体论和辩证法的割裂。黑格尔哲学通过对精神本体的矛盾分析展示了精神本体和辩证法的统一;而物质本体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在《资本沦》中,是通过对物质和运动这一对矛盾的分析完成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观内在逻辑上的贯通。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看语言与思维的发展胡炜王华民语言和思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们存在于“语言—思维”统一体中。语言是此统一体的形式部分,而思维是此统一体的内容部分,它们是密不可分而又并不相互依属的两个平行的对立面,它们的关系是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民主质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之一。它是考察民主作为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以及在民主演化历史上的质量形态。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有质的规定性,即由阶级所决定;与之相对立的是“纯粹民主”观,它否定和掩盖民主的阶级本质。民主作为国家制度也有其量的规定性,即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转化为现实的水平、程度、速度等状况;历史上剥削阶级社会的民主制,归根到底都是民主量上的进步而没有民主质的改变;与之相对立的是“抽象民主”观,它使民主束之高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数条和空洞的口号。民主的“质”和“量”是相互转化的,要明确区分在资本主义民主制下和社会主义民主制下的两种类型民主制的质量转化矛盾。完整准确地掌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民主质量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质量观思想。  相似文献   

16.
山菊同志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吗?》一文,对“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讲法提出了疑问,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也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一致的”。我认为这样的分析对真理的认识是一大进步,但觉得似乎还应该再补充一点意见:客观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客观性,也是统一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真理的表现形式的主观性质,因为真理既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又是客观范畴,它的内容的客观性可以不依赖认识主体,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则必须要有认识主体参加。如果离开了认识主体对客观真理所依据的客观内容的反映或表现,也就无所谓有认识论中的真理了。因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的客观性表现为其内容和存在形式的统一;而真理的主观性质则表现在真理在认识主体上的表现形式。把真理的形式区分为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也符合事物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的区分。这样既可以肯定了客观真理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正确表述了认识论中认识主体和客体对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建立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时所采取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内容。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把经济范畴无矛盾地彼此漠不相关地罗列出来的形而上学方法,作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经济学的范畴本身就是矛盾的同一,“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为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因为,作为矛盾的关系,只能是对立双方相互关联的关系。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矛盾着的双方“每一方只有在它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一词,第一个含义当然是指人口的数量。说到人口的数量,就会联想到“人口激增”和“人口爆炸”,进而联系到“家庭计划”和“控制人口”等问题。这仅仅是从数量方面观察人口这个社会现象。然而人口在具有数量概念的同时,显然还有质量特征。一个国家的人口所具有的质和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决定和制约着这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以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人口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研究这样一些问题。反之,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人的生活内容也对人口的质和量的变化以至于对人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对犯罪情况变动规律的定性分析和预测,对于制定刑事政策和健全社会预防犯罪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曾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仅仅依靠定性分析和经济预测来认识犯罪情况的变动规律毕竟是过于肤浅、粗略和不够可靠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同时又指出:“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线,就不能不犯错误。”(引自《毛泽东选集》第1443页《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只有对本地区的犯罪情况作科学的精确的定量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数理统计模型有效地进行预测,才能更有把握地制定正确的刑事政策和社会防卫计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就是这些复杂的矛盾彼此斗争、曲折转化的过程。全面认识这些矛盾的规定性,是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自觉地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其他矛盾”,过去历来被解释为是指同主要矛盾相对而言的次要矛盾,即是说等于次要矛盾。我们认为,所谓“其他矛盾”,包含着但不等于次要矛盾,此外还有一种矛盾,叫中间矛盾。任何事物、任何过程的内部及其相互间存在的矛盾群,都不仅仅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其间还有中间矛盾。正确认识中间矛盾的问题,是理论和实践提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哲学问题。下面仅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