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总集,恩格斯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我认为,这个历史是以金钱来描绘的,金钱是《人间喜剧》所表现的最广泛、最成功的主题。 巴尔扎克经历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年代。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给予他特殊  相似文献   

2.
巴尔扎克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但他的创作除了现实主义以外,还有浪漫主义的一面,而且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一文中曾经谈到,象巴尔扎克、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这样一些古典作家,我们很难正确地说出,他们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因为“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象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高尔基特别以巴尔扎克为例说:“巴尔扎克是个现实主义者,但是他也写过象远非现实主义的《驴皮记》这样一些长篇小说。”高尔基的这个重要的美学见解,不仅触及了文艺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完全切合巴尔扎克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页)。要理解和领会这样一部卷帙浩繁、人物众多的历史巨著的深刻意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识和懂得它的作者──这位“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同上)的思想和创作,则更困难。所幸的是,巴尔扎克在一八四二年《人间喜剧》正式出版的时候,同时为人们留下了那篇阐述他创作《人间喜剧》的思想和理论的著吕论著──《〈人间喜…  相似文献   

4.
列夫·托尔斯泰于70岁高龄时写下了不朽代表作——《复活》(1889——1899)。这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不断追求与探索的光辉结晶.《复活》深刻而广泛地表现出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重大社会问题,最集中地宣扬了“托尔斯泰主义”,体现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达到“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复活》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不断忏侮、反省走上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借以表现人性由丧失到复归的过程。它反映了俄国千百万农民推翻沙  相似文献   

5.
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生前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圣雄甘地未曾谋面.可是临终前几年却与他结成了莫逆之交。1905年9月2日.旅居南非的甘地以《托尔斯泰伯爵》为题.在其创办的《印度舆论》杂志上撰文写道:‘’一般来说,就连西方人也必须承认,当今世界上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任何其他一个人.堪与博学多闻、聪明理智的托尔斯泰伯爵并驾齐驱”。①是什么原因促使甘地发出如此石破天惊的慨叹呢?这要从他们二人世界观以及政治主张的共识谈起。托尔斯泰出生于1828年.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世界上…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给人类留下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学遗产。革命导师列宁对托尔斯泰十分重视。他在1908—1911年间先后写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等七篇专门评论托尔斯泰的文章。在这些光辉论著中,列宁对托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文学史上的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文艺同人们便争相称颂,以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赞之不绝,因为巴尔扎克取得了“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而托尔斯泰,则被誉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然而,何谓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表现何在?即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这一传统的美学命题一直纠缠着大家的头脑,要求我们作出合理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它的主题 恩格斯1884年在《致玛·哈克莱斯》的信中,提到巴尔扎克(1799——1850)在他的庞大的有系统的杰作《人间喜剧》时说:“他……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到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  相似文献   

9.
一列宁在一九○八年九月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是宗法式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农夫’迟钝胆小的反映。”对这句话中的“善于经营的农夫”,如何理解?他们的阶级属性和在俄国革命中的政治倾向如何?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两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小说。全书结构严谨,穿插复杂,所描绘的人物达四百多人,这在世界文学作品里,确是罕见的。 《红楼梦》所以能够成为传世之作,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对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揭露;对于封建伦理的控诉;对于虚伪奸诈的人事关系的鞭挞,从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多姿多彩的画卷。这样,《红楼梦》也就成为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一面镜子。 马克思曾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又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契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欧洲现实主义的研究上。在卢卡契对欧洲现实主义的研究中,最为出色最为精彩的无疑是他对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尤其是他在《托尔斯泰和欧洲现实主义》一文中提出的“性格摆动说”。卢卡契的这一“性格摆动说”,主要是依据他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分析所概括出来的。卢卡契的“性格摆动说”,一方面抓住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创作中的最富于美学价值的经验材料,从而为现实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年到1899年间,这个时期,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深入发展,随着托尔斯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从贵族地主阶级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不仅体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特点,而且也体现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心灵辩证法”的艺术特点更加娴熟、更加完美了。所以,《复活》既是托尔斯泰一生思想探索的总结,也是艺术探索的总结。这部巨著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水平推到了高峰,“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近一个世纪以来,《复活》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湛无比的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并为世界各国文学丰富了自己的文学宝库,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借鉴。本文试图以《复活》为例,把托尔斯泰引起俄国作家乃至世界作家赞叹的“心灵辩证法”这种独具一格的心理描写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但写出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在其论文、日记、书信中,阐发了他的文艺思想,对现实主义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给人类文学和文艺理论宝库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称之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这首先是因为托尔斯泰极其重视真实。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必须面向现实、忠实于生活,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他说:“诗的感情是关于生活并伴随着生活的形象与感情的自觉的回忆。”他在《什么是艺术?》(1898)这一论著中指出:艺术是人们用来交际、相互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真艺术  相似文献   

14.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于一八四七年写成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他的现实主义巨著《人间喜剧》中属于“风俗研究”的“巴黎生活场景”。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的后期的最代表的作品之一”(穆木天译《从兄蓬斯》第3页),“达到了他的艺术的最高峰”(支魏格《巴尔扎克传》第450页)。在这部小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我国纪元前十一世纪至六世纪的一部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总集。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们宝贵的社会史料。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予了我们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从这个历史里,甚至在经济的细节上……,我所学到的东西也比当时所有专门历史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的全部著作合拢起来所学到的还要多。”(恩格斯:《给哈克纳斯的信》)。《诗经》也同样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社全史料:反映了神权的威力、王权的尊严、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错  相似文献   

16.
论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整体观蒋新平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整体观,是指他的现实主义作品和理论中呈现出的对社会的全局、本质和符合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法国文艺评论家泰纳说:巴尔扎克“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他有系统”,“他看到了细节,同时也看到了联系各个细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斯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对世界和欧州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巴尔扎克称他是“观念文学最卓越的大师之一。”托尔斯泰在谈到对战争题材的处理时,曾说“我的第一个师傅是斯汤达。”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都发生了巨大影响。今年是巴尔扎克逝世一百三十周年。我们用这篇文章简要地介绍他的生平、思想、创作成就及其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贡献,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世界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9.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已有公论。在现实主义艺术上,他是欧洲几百年、俄国几十年之集大成者。他在小说《复活》中表现的艺术手法;独特有力的讽刺艺术;超群的心理描写技巧;强烈的多层次的对比手法,是他继承前人同时又在艺术实践中勇于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福楼拜: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蒋承勇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继巴尔扎克之后的又一位大师。有人认为,1856年他的《包法利夫人》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的胜利”。不管这个说法正确与否,福楼拜无疑是巴尔扎克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后继者。在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