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是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对某一商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时,由于商品间的价格关联效应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本文以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几种商品为例,从商品价格关联效应的角度,利用美国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了美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代价.从中发现美国对化工制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代价较大.因此,美国减少对一些商品,尤其是化工制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数量和程度对其他国家和美国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基础材料供应业,也是中国发起的进口贸易救济案件比较集中的行业.通过分类总结文献涉及的贸易救济措施效应类别,并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进行模拟,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行业贸易救济措施对钢铁行业自身及其典型的下游行业、上游行业、其他行业等不同类别行业的产出和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印度反倾销申诉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印度1995-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针对的主要是化工、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行业.从国别上看,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印度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印度反倾销打击的主要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在印度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8-2008年印度反倾销案件作为样本,从被诉国家以及涉案行业角度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稳健性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考察,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主要被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远大于关税的影响,说明反倾销税成为印度约束被诉国出口的主要工具.从被诉行业上看,在主要涉案行业反倾销措施均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和关税相比,反倾销措施更能减少被诉国的市场份额,即贸易转移效应更大.为此,各国应该联合起来,争取在非关税壁垒有关条约中达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对国际反倾销活动能形成有力的约束:要重视对华反倾销,特别是在对华反倾销重点行业要建立出口预警系统,严格控制出口的市场份额,要避免掠夺性的占领市场,坚决控制“短、平、快”式的占领国际市场方式的出现,同时策划好出口市场转移策略,防止被反倾销;中方企业要积极应诉,争取无税结案.  相似文献   

4.
WTO贸易救济争端裁决系指争端解决专家组或上诉机构就某成员的贸易救济措施是否符合WTO有关协定、规则所做出的裁定及其建议。如裁决不符合WTO有关协定、规则,有关成员执行该裁决时可以对仍有效的贸易救济措施相关事实进行再调查,并实施新的措施。相比其他WTO贸易争端案件的裁决,此类裁决及其执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工钢执行案不仅是我国执行WTO贸易救济裁决的第一案,而且是WTO双反执行措施第一案,因此有许多新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成员国所能采取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但在实际运作时,贸易救济措施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政府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手段。进口国企业借助国内相关立法,将贸易救济措施演化为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而用来应对进口商品竞争的一种新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6.
贸易救济措施与我国商品出口预警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未获得WTO成员方“市场经济地位”的广泛认可、政策缺乏透明度和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允许进口成员方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的门槛,且可能出现在遭受一国贸易救济措施后,其他国家的效仿行为使我国产品同时丧失多个国际市场的情况。针对我国各类产品在各主要市场的竞争力变化建立预警机制,据此对重点产品出口预先进行必要的准备,是避免国外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大影响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活动会通过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贸商品的消费等对贸易双方国家的生态环境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传统贸易理论重视贸易的经济效应而忽略了贸易活动的生态效应,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政策等思想有丰富的生态蕴含。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生态反思,探究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保证一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WTO统计,除欧洲国家外,墨西哥已经成为世界上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墨西哥通过签订广泛的区域贸易协定,确立了其轮轴国的地位。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多重区域贸易协定策略的影响:NAFTA的示范效应;多重区域贸易协定策略减少了墨西哥经济对美国的依赖;NAFTA引起的贸易转移是欧、日与墨西哥签订FTA的动因;NAFTA使贸易自由化成为墨西哥的自然选择;NAFTA的学习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保护引发的四种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宇 《湖南社会科学》2004,29(5):102-104
反倾销措施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诉诸使用 ,各进口国期望以此对本国的进口竞争性产业进行保护。然而 ,反倾销保护引发的经济效应 ,可能会弱化其保护效果 ,加大实施保护的成本与风险。本文分析了反倾销保护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投资跨越效应、上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效应以及国家间的报复效应。各进口国反倾销当局在采取反倾销行动之前 ,应该对上述四种效应给予充分的考虑 ,才能保证实施理性的反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是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和现行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认可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用来维护贸易公平的正当行为和手段;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源自美国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反倾销手段被频繁滥用,正日益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用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主要的所谓"贸易救济措施",客观上助推了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反倾销的本质和功能已被异化,使其在现实性上具有了非道德的意义和作用.而对于反倾销的异化,不仅需要依靠贸易制度自身的力量来应对,更需要从伦理的角度加强理性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执政方式是执政党依宪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的方式、方法、途径的总称。由于执政方式是在执政党依宪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发生的,因而,执政方式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掌握国家政权的方式、运用国家政权的方式、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方式等,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充分依赖于数学这样一种符号化的诉求,现代主流经济学家不仅拥有了一套统一的语言体系及共同的话语基础,而且借助于这样一种人工语言系统,又使得经济学的推理与分析过程呈现了比自然语言更具逻辑严谨性和精确性的优势.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对数学分析方法的借助与依托,最终才使得经济学具有了科学性的外表.当然,考虑到社会科学既是复杂的和多变的,且也很难想象其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把某种经济现象从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中解脱出来,因而在经济学研究中,若过分地将数学的作用神化与高估,则又有可能导致经济学的研究会越来越学究式地追求普适性和抽象化.  相似文献   

13.
经过原始佛教净土思想的萌芽、小乘佛教时期的弥勒信仰到大乘佛教时期净土思想的弘扬使净土思想在印度已经发展成熟,但净土宗的创立是在中国,它是由昙鸾、道绰及善导而完成的。本文主要根据时间为明线,判教为暗线来论述其思想的发生、发展和创立。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进一步审视“改革开放”在党的基本路线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对邓小平开放理论作更加深入的辩证思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开放理论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如果“开放”仅“对外”而言,就缺乏了“大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开放”就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宣告了西方价值观主导的旧商业文明的终结。而21世纪新的商业文明对每一家企业、每一位企业家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通过对新商业文明和金融危机挑战的深刻反思,尤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企业家精神卓越实践及其启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企业家精神,阐释了新企业家精神的应有内涵,并探讨了重新界定企业家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资本市场已暴露出会计信息质量低、信息披露不完整、操纵利润、炒作二级市场等问题。从我国实际情况考察,大多数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之名而行利润操纵之实。盈余管理虽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进行,但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利润操纵则严重扭曲了会计信息,误导信息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美国成文法包括制定法与统一法两部分,制定法居于其中重要地位。制定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联邦宪法、州宪法、法律、条约、法院规则及行政机关规章与决议等。成文法与普通法的关系中,以普通法为主导。成文法的司法解释明确详细但种类烦杂,有待系统化。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应以积极的方式,科学的态度,谨慎选择美国成文法的优秀成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由行政监督的定义出发对行政监督主体、客体、内容及其方式进行解析,从而得出行政监督的特征,并根据自律系统和他律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行政监督的作用作以图表分析,最后结合我国行政监督现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给出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宗教民族主义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民族主义是指在宗教信仰十分普遍的地区所产生的一种后发型民族主义,它以宗教教义为行为准则,以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忠诚为基础,是宗教信仰与民族情感交相融合的产物。宗教民族主义的产生,首先,要归因于宗教的民族性与民族的宗教性;其次,它是特定背景下构建“民族”认同的结果;最后,宗教民族主义的产生还与宗教组织对社会政治权力的干预密切相关。在表现形态上,宗教民族主义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在价值指向上,宗教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在发展趋向上,宗教民族主义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信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俐 《社会科学》2002,(11):17-20
信任指人们之间形成的相信彼此能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的关系。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特点 ,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及建立社会范围的信任网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