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悬置共面波导兼有鳍线和悬置带线的优点。文中用共形变换技术分析悬置共面波导,得到严格的解,考虑有限厚度基片情况下给出了悬置共面波导的有效介电常数,单位长度电容和特性阻抗的闭合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类新型共面传输线用于MMIC的设计,该类共面传输线为梯形屏蔽共面波导(SMCPW)。导出了用于计算该传输线的TEM参数的解析公式,其方法是基于传输TEM模假设,用精确的保角变换实现的,最后得到的数值结果显示了该类共面传输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型圆形微屏蔽—脊导体共平面波导。基于假设只有纯TEM波传播和零色散的情况下,通过保角变换得到了特性阻抗和有效介电常数的闭合形式的解析表达式。这种新型波导大大降低了传统共平面波导和微带线的辐射损耗和信号线边缘的电流,并且不需要打孔或空桥接地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结构微带缝隙天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叉状分支共面波导馈电的宽带微带矩形缝隙天线。在保证共面波导特性阻抗始终为100Ω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馈电结构中主臂和分支的尺寸以及槽线宽度可以获得较好的匹配。仿真和实验测试表明,该新型宽带微带矩形缝隙天线工作于7.00GHz时,匹配带宽达到了67.60%,电压驻波比小于2。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单根的和耦合的屏蔽微带线,在薄带(金属带厚度为零)和任意厚带(金属带厚度不为零)时的特性阻抗,等效介电常数和分布电容的近似公式。这些公式的准确性已在分析厚带曲拆线周期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和输入阻抗中得到证实。对单根的屏蔽薄带线,特性阻抗和等效介电常数的精度在2%以内;对耦合的屏蔽薄带线,奇偶模特性阻抗的精度优于2%。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格林函数/变分公式法”对屏蔽带状线作了空域一般分析.在分析中,首次引入了“高次幂电荷分布表达式”,给出了芯板位置任意的屏蔽带状线的电容、特性阻抗、电位分布和电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与其它方法比较,本文给出的解析式数值结果易于实现,精度较高.本文给出的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横电磁波传输室(TEM cell)特性设计和测量应用.屏蔽带状线的横截面如图1所示.其单位长度电容表达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行波光调制器的分析及优化设计。其基本结构为一部分电光晶体加载的微带电路。该设计着重于微带线特性阻抗及其与光波的速度匹配条件的考虑。计算机优化结果表明,用这种结构可以达到15GHz以上的光调制带宽。可满足微波和光波的速度匹配条件,其特性阻抗在易于与50Ω传输线匹配的量级。  相似文献   

8.
首次提出了两种新型传输线—椭圆锥带线和椭圆锥微带线,并导出其特性阻抗表达式。文中假设此带线和微带线的工作模式分别是TEM模和准TEM模,在三维球锥坐标系统里分离变量,再通过坐标变换变成二维直角平面,借助于现有平面传输线的结果而获得椭圆锥带线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在仿射坐标系下,分别论证了两矢量共线、三矢量共面、三点共线、四点共面等四类问题各自的几种充要条件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带孔阵屏蔽腔的电磁屏蔽性能,使用变分法推导了适用于内部辐射源情况下屏蔽腔屏蔽分析的时域有限元算法,并将集总电阻加入到时域有限元代码中用于消耗系统的能量和加快其衰减速度。计算了系统的传输功率以及3 m远处的电场值,并和测试结果及商业软件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良好。基于频域结果分析了屏蔽腔不同谐振模式和工作频率对其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将损耗材料加入屏蔽腔中降低其品质因数和谐振效应,时域有限元算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两种不同模型的自由空间中非对称面西线,其共形变换技术得到了线电容的严格解;讨论了双曲正切变换有限厚度介质基片上的非对称共面线,得到了单层有限厚介质基片情况下非对称共西线的有效介电常数、单位长度电容和特性阻抗的闭合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厚度和宽度都为有限尺寸的介质基片上共面带线的基本参数;有限尺寸介质基片上的共面带线是一种非常接近于工程应用状态的物理模型。用共形映射技术分析这种共面带线,得到了单位长度电容、有效介电常数和特性阻抗等基本参数;与介质基片宽度为无限大的理想化模型作了比较;给出了以无限宽介质基片共面带线作近似模型,介质基片宽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讨论了多层有限尺寸介质基片上的共面带线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LiNbO3晶体为衬底,加工制作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偏移性电极(共面波导),模拟光调制的反相结构。通过在微波频段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相调制器共面波导偏移引起的微波传输损失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相似文献   

14.
将两共面平行荷电微带传输线在横截面内的场区用保形映射变换为矩形内域,从而获得单位纵长传输线的电容和静电能量。以虚功原理计算荷电微带线间的静电力,图示出规范力随系统几何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一些典型特例,其中包括荷电弦、窄带和宽带间的静电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有文献中的传输线的反演提出了几种新颖的传输出线,它们与我们所引用的传统传输线有同样严格的基于假设线中只有TEM模传播的特性阻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采用有限元法和变分法分析类微带传输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屏蔽悬置微带线和开放倒置微带线的计算曲线,与相应实验值比较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通用程序可用于计算各式类微带传输线的准静特性.  相似文献   

17.
用包含极化效应和后碰撞作用的扭曲波玻恩近似计算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A r 3s的低能(e,2e)三重微分截面,并与实验进行比较.指出极化效应在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Ar 3s的低能(e,2e)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