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劳动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往往是隐而不显的.探索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可以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劳动在社会诸因素中的基础作用,及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与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要回归原生态的马克思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物辩证法,而是在劳动哲学中通过对黑格尔的劳动理论和辩证法扬弃确立的劳动辩证法。劳动辩证法是通过对劳动的哲学研究体现出来的。劳动辩证法强调主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真理与价值、历史和逻辑的对立统一。劳动辩证法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辩证法的伦理旨归是为劳动者提供方法论,其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劳动者创造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马克思的辩证法始终是与人的活动关联在一起的,而在人的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因而劳动辩证法构成马克思辩证法的基础性部分。然而,在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探讨中,这个部分始终处于边缘,甚至是被遮蔽的状态下。本文首次表明,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是通过对象化、外化、异化和物化这四个概念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范磊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47-49
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观点就是把马克思辩证法理解为社会辩证法或主客体辩证法,而对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则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事实上,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是一种具有批判和革命精神的思维方式。从恩格斯创立自然辨证法的过程可知,马克思不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局外人或异议者,二人的思想是一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单纯的人本主义哲学,为其片面化思想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演进逻辑——基于总体性辩证法、否定辩证法和内在关系辩证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演进过程中,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和奥尔曼的内在关系辩证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但同时造成了对个体的压抑;否定辩证法解放了被压抑的个体,但其对绝对否定的强调和对总体性的忽略却使自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内在关系辩证法既强调整体,又重视个体,不仅构成了对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否定,而且又是更高水平上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回应。从总体性辩证法到否定辩证法再到内在关系辩证法,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进程。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内的人类辩证法,必将继续在这种螺旋进程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煌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9-18
[目的/意义]"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概念,又是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所指涉的重要问题域,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论述,重析"异化劳动"所彰显出的辩证法内蕴,对于正确理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劳动异化导致劳动与资本对立.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对其辩证结构作深入阐释,能清楚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维度.[结论/发现]首先,"异化劳动"的批判性内涵是马克思重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依据;其次,"异化劳动"对"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透析是马克思建构合理生产方式的重要方法;再次,"异化劳动"作为资本的否定性辩证法,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的历史批判力与判断力. 相似文献
7.
薛丹妮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33-4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居于经济学与哲学的二维空间内进行理论批判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诞生地。其中,马克思以现实的对象性的人及其实现自身对象化本质的劳动为立脚点,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精神劳动”论题的合理形式,并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现实状况出发,发现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存在方式。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虚伪性以及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非批判性,指出两者均妄图将现实异化绝对合理化。而马克思则以现实的、历史的、批判的眼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现象理解为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必然生成却又只具有暂时性的特殊的物质生产形式。并且不同于黑格尔力图在主体思维范围内解决这种异化的幻想,马克思提出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聂运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本文论述了一当美学历史地切进德国古典哲学时,才有了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系”形态的德国古典哲学,也才有了德国古典哲学中崭新形态的辩证法,即从传统认识论哲学中一种纯逻辑的语言概念的组合方式,质变为一种以人的主观情感为基础的、涵盖人们所面对的一切的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森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1)
作为一种古老传统,辩证法本是一种有助于揭示真理的论辩艺术或逻辑方法,但自康德开始,这种辩证法受到质疑与批评,伴随批评而发生的近代辩证法与启蒙的结合使辩证法成了一种获得或占有惟一真理的逻辑,对话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追求真理而进行的平等交谈被启蒙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所取代。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在马克思以前,辩证法存在于思维、言语、逻辑、对话领域中,思维、言语、逻辑、对话是辩证法的存在根基。 相似文献
11.
英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文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辩证法的研究成为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有活力和争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并且形成了辩证法的五种解释模式,涌现出一系列观点新颖的研究成果。英美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探索三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的辩证法?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有什么意义?如何在实际中应用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重新探讨这些问题:一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本人所应用的辩证法;二是追根溯源,回到辩证法的源头,重新审视黑格尔的辩证法;三是寻求解释辩证法的新视角,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考察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牛小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6,(4):51-5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出发,阐释了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社会生活根源,它深刻体现了孙正聿先生深厚的学术造诣,集中体现了先生的思想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具体表现在:一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邃思想的统一;二是从历史和逻辑统一视角阐释了"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三是阐释了实践智慧辩证法的社会生活基础,即孙先生确立了当代人类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曾小兵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51-52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强劲思潮,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尽管其间分支众多,派别林立,但大多否认自然辩证法.而只承认历史辩证法,而就辩证法的性质,有的竭力攻击唯物辩证法,有的刻意混淆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有的则提出与唯物辩证法风马牛不相及的辩证法,如此等等.本文拟从辩证法的性质、对象谈谈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陈慧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17
辩证法在当代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其合理内核仍然处于重重遮蔽之中。作为存在与认识交织运动的表达,辩证法蕴含着解释与改造世界的巨大潜力。辩证法问题关系到马克思哲学的生存与发展,历史发展的新特征需要通过辩证法来理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需要通过辩证法来总结,后现代氛围的虚无主义需要通过辩证法来克服。当代辩证法困境与意义共存的局面昭示着辩证法的出路,在理论上,应摆正人的位置,突破目的论辩证法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依托于科技实践,恢复辩证法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吴兆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08-111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中阐述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批判和改造,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从而进一步探讨马克思辩证法的创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创生的关键在于确立了全新的理论根基,即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人类开创了一个自为的生活世界,并以辩证的方式生活在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超越西方传统观念论哲学,以人的生活世界为思想对象,开启新的理论视域,建构起作为人的自我理解学说的崭新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属人精神特质,内蕴着与人的生存样式的同构属性,彰显出变革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新境界旨趣。 相似文献
17.
田世锭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49-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辩证法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前沿,而《新世纪的辩证法》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这一新前沿得以更为充分的彰显。内在关系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矛盾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等多种形态的辩证法理论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尽管各位学者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其所阐述的辩证法理论形态各异,而其根本宗旨都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8.
何亚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3个特征:1.把马克思主义框限在社会历史领域中;2.把总体性思想引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3.把辩证法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武器。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流行观点认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根本对立,但人们从未探讨这一对立的深层认识论意义。实际上,这一对立不过是人类认识两种理路的区别,即哲学与科学两种研究路径的分化。"辩证法"具有逻辑思维的内在本质,这种本质并不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改变,因而把"辩证法"区分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并不具有本质意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也是把哲学辩证法应用于科学研究,但这种应用也不改变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的本质在于"反思"而不在于"反映",辩证法本身即具有"颠倒"性质,由此才为科学发展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工程中充满辩证法。本文从工程中的联系与发展,工程中的规律与范畴,工程中的认识辩证法,工程中的社会辩证法,工程师的辩证法五个方面纲要式地论述了辩证法与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