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元户﹄不再稀罕城镇家庭万元户近八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昔日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已不再稀罕。据全国4万余户居民家庭记帐调查和相关资料测算,1996年全国城镇“万元户”已达到6642万户,占全部城镇居民家庭的76%。由于...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社会》2005,(2):23-23
统计局调查显示,目前全疆城镇居民家庭百户拥有移动电话已达87.13部,普通固定电话91.69部,移动电话的百户拥有量已接近了固定电话的拥有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省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投资意向,把握房地产市场的今后走势,省城调队组织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地级市城调队,于2001年9月对121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仕房消费情况的专项调查。调查表明:有10.5%的家庭拥有两套住房;有26.7%的家庭在五年内有购房意向;购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价格、质量和环境;赞成货币分房政策的居民占60.1%,货币分房的覆盖面仅为38.9%。 一、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现状 (一)拥有二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10.5% 被调查的1210户城镇居民家庭共拥有住房1341…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省城镇居民生活超支面缩小江苏省城调队全省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1569户可比调查户中有542户家庭支大于收,占34.5%,比上年同期的37.1%,缩小了2.6个百分点(即超支面)。这与前几年超支比重逐年扩大现象形成一定的反差去年我省城...  相似文献   

5.
《统计与社会》2007,(5):11-12
日前,从刚结束的甘肃省少生快富项目推进会上了解到。甘肃省通过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少生优生,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1.06亿元,使2.4万户计生家庭受益,全省因此每年减少出生人口1万人左右,节约扶贫资金4630多万元。既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又使“少生”家庭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6.
’96城乡居民生活概览□国调1996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对全国3.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1996年城镇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从全年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平稳,高于物价涨幅,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居民消费心态稳定,消费结构变化合理。但仍有...  相似文献   

7.
《青海统计》2000,(10):32-33
青海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中央八个部门联合发出的文件精神,于1999年8月16日开始,历时三个月,在我省41.4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3100户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市场无热点”,“投资无热点”,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情况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消费无热点”。一、人们手里有没有钱经历19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有关资料表明,现在居民手中有几万亿人民币存款。据对晋城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50元。比上年增长10.8%,人均储蓄存款为669.7元,增长1.2%。人均手存现金422.0元,增长0.2%。可见居民手中还是有钱的。二、人们为什么没有消费热情人们手头有钱,物价也不断下降,但人们的消费行为却迟迟按兵不…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不断;肚大,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正朝着更加殷实、宽裕的全面小康生活目标迈进 。2010年攀枝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82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加7758元,增长85%,年均增长13.1%;超过“十一五”目标882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陕西为确保经济持续增长,改善民众生活,积极开展工业品下乡,扩大内需,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增资政策,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补贴上调,企业及社会工资普遍提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转移性收入相应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同步增长。在“促内消、保增长”的宏观形势下,消费市场货源充足。物价平稳.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居民生活明显改善。通过对全省1500户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2009年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9元,较上年增加1271元,增长9.9%,人均消费支出10706元,增加934元.增长9.6%,呈现收支同步增长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统计》2003,(2):40-42
二、住房质量状况良好根据浙江省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抽样调查资料,全省有42.6%的家庭户居住在1990年以后新建的住房中,这部分住房的建筑面积约占全省住房建筑面积的52.1%。有一半的城镇家庭户的住房是1990年以后新建的,而乡村1990年以后新建的住房比例相对较低,但也有36.1%。各市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五普”资料表明,八成以上的家庭户居住楼房,乡村中居住楼房的家庭户比重也达到了75.0%。全省有2.5%的家庭户居住高层住宅,这部分家庭大多集中在杭州等中心城市的市区,杭州和温州居住高层住宅的…  相似文献   

12.
看淡了三年之久的消费市场,正孕育和涌动着新的消费潮流:住房拉动建材、装饰材料热;彩电减价引来众多消费者;“假日经济”为商家赢得利润;出游旅行成为家庭消费新亮点。居民理智的选择消费和消费热点的迭起,有望成为市场消费的导火索,带动消费市场全面升温并逐步走强。具体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 据对黑龙江省十市四县20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今年前9个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1. 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 4%,增长速度加快。 由于“下岗”、“…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元江苏省城调队据2020户城镇居民的抽样调查快报资料显示,199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687.24元,比上年同期的4209.05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0.5%,增幅比上年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特点经济发展带来家庭教育支出的迅速增长。从90年代以来,家庭的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教材及参考书、学杂费、托幼费、成人教育等费用为323元,是l990年的9.6倍。同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5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子女在校就读,平均每百户供养112个子女,其中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占5.1%,大专学生占3.3%,中专生占5.6%,高中生占1…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社会》2011,(2):14-15
据悉,“十一五”以来,日喀则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扩内需、保增长、促和谐、惠民生”的重要产业来培育,旅游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五年来,全地区共接待闰内外游客36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47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已由2005年的3%上升到2010年的8%。  相似文献   

16.
据对全国城镇3万多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8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与生活费支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后,分别增长1.7%和1.8%,是1983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受此影响,由大幅度增加工资和观念变化等因一诱发的消费过热空气开始“降温”,一些主要商品的消费受到抑制,消费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经济改革继续以深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并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收入分配政策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移。我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迈向小康。1995-200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3元增加到5894元,增长了47.2%,平均每年增长8.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每年实际增长5.5%,实际增幅比“八五”期间的4.1%高1.4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由3429元增加到4856元,增长41.6%,平均每年增长7.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每年增长4.7%,实际增幅比“八五”期间的4.0%高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及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增加就业措施的实施,农民就业机会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一步增加。据对全省158个县(市、区)1.37万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农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7.5%。比2005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据此推算,全省4915万农村劳动力中实现转移的人数约1843万人,比2005年增加483.2万人,增长35.5%,年均增长6.3%。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户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家庭状况裂变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呼和浩特市家庭规模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家庭户的规模与现状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市共有家庭户95.29万户,家庭户人口257.38万人,平均每户2.7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有家庭户72.24万户,家庭户人口221.42万人,平均每户3.07人.十年间,家庭户数增加23.05万户,年均增长2.8%,家庭户人口增加35.96万人,年均增长1.5%;十年间,家庭户数年均增长比家庭人口数年均增长高1.3个百分点,户均人口减少了0.37人.其中,一人户占12.31%,二人户占29.85%,三人户占39.49%,四人户占13.86%,五人及以上户占4.5%.与2000年相比,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分别提高2.77、9.38、1.46个百分点,四人户和五人及以上户则分别下降6.11、6.49个百分点.从构成看,纯老人户大幅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数量15.76万户,比2000年增加4.15万户,增长35.7%,占全部家庭户总数16.5%,比2000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旺苍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是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汶川地震重灾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奋力建设“绿谷红城”新旺苍,县域实力明显提升。2008年,全县GDP实现34.73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86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60%和127.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1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721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1628元和4297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