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和残忍奸诈的日寇的蹂躏以及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一部分朝鲜人离井背乡自19世纪60年代起迁徙于我国东北,并主要聚居于延边,从而形成了我国的朝鲜族。由于它是迁入我国的少数民族,其话剧艺术也就象它的文化一样具有两重性。这也就是说,它一方面继承了朝鲜的话剧传统,另一方面又深受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言以蔽之,我国朝鲜族话剧艺术是中华民族话剧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宛如百花争艳的中华艺苑里的一束金达莱。然而,我国的朝鲜族刚刚形成的时候,它并无独立而又完整的话剧艺术形态。他们在朝鲜被剥削压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生活在广阔的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民,决心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统治,同祖国的各族人民一起进行了十四年的浴血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伟大的斗争,为朝鲜族革命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崭新的条件,使朝鲜族的大众化的文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当时,抗日战士和革命群众创作了许多文艺作品,在朝鲜族人民中流传最广的首推抗日歌谣、革命话剧和民间文学,而革命话剧则不仅演出频繁,  相似文献   

3.
唱歌,①是二十世纪初盛行于我国朝鲜族人民之中的韵文诗歌,指的是用现代乐曲谱成的歌词部分。唱歌这种诗歌形态,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朝鲜。它于二十世纪初传到我国东北境内的朝鲜族人民之中后,作为一种真实反映他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主要文学形式,很快就传播得十分广泛。笔者出于继承朝鲜族诗歌创作传统的目的,想通过本文对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朝鲜族人民之间的唱歌作品(主要以笔者收集到的作品为中心)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文学地位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著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赛福鼎·艾则孜的话剧创作生涯、发展阶段、主要作品的艺术特征 ,探讨其作品的特点、创作风格及赛福鼎·艾则孜戏剧创作在维吾尔戏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话剧语言即台词,由于是供演出用,并且是“一次过”,所以有些大家必须遵守的艺术规范,如通俗,精炼、上口等。作为一个剧作家,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懂得戏剧的规律,并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在“同”中有“异”。研究剧作的语言艺术也在于指出剧作家的具有艺术个性的语言特色。曹禺剧作的台词是话剧语言的典范。研究其代表作的语言艺术,不但可以加深理解其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也可作为一种艺术的借鉴,有助于提高当前话剧创作的艺术水平。一、包孕丰富“动作”的台词戏剧语言要求富于动作性,这本是无可置疑的艺术规范。国内有影响的几本研究戏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舞蹈百花园中一支盛开的鲜花。总结和研究朝鲜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使其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是民族舞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朝鲜族舞蹈的艺术风格,促进民族舞蹈教学工作,本文就朝鲜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得到舞蹈界同行的指正。  相似文献   

7.
话剧这一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百年史程,涌现出一批伟大的剧作家和杰出的剧作,老舍连同他创作的精品剧目是其中优秀的代表,曾经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铸就过辉煌.长期以来,话剧作为"大众文化",曾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却在电子信息化时代遭遇巨大冲击和挑战.一度的剧坛冷寂和缺乏精品,使已趋于"小众"的话剧,更趋"小众".话剧危机是复杂的文化现象,话剧要走出生存的困境,根本出路在于话剧艺术自身的艺术审美之力--创作精品.重新审视和研究老舍的精品剧作创作,仍有挖掘不尽的人文内涵,老舍话剧创作的"精品意识",对新世纪中国话剧事业的振兴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朝鲜族的打击乐是该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种类之一,风物与四物乐作为朝鲜族打击乐的前身与新兴形式,见证了朝鲜族打击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其舞蹈分外绚丽而又历史悠久。自从朝鲜半岛分成南北两半,朝鲜民族又散居于世界各地以来,不仅南北朝鲜的舞蹈渐渐各异其趣,散居世界各地的朝鲜族舞蹈也各具特色。尤其是我国延边朝鲜族的舞蹈,更是以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审美追求和特征而获得了有口皆碑的艺术效果。(一) 众所周知,任何民族的舞蹈艺术要想得到发展,首先都得以发扬固有的舞蹈传统为前提,然后才谈得上吸取其他民族舞蹈的精华化为已有。延边朝鲜族舞蹈也是如此。优  相似文献   

10.
在清除了“四人帮”这伙蠢虫之后,又获得了上演和研究郭老杰出的历史话剧作品的自由。我们不但可以研究他重庆时期与建国以后创作的极为成熟的作品,还可以探索郭老早期历史话剧的发展道路.学习他如何自觉改造思想,站在革命的前列,从斗争的需要出发使历史话剧成为唤起民众的有力武器;如何创造性地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以及艺术上精益求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这将有助于历史地、完整地评价郭老的历史话剧,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一) 任晓远是当代有影响的朝鲜族诗人。三十五年来,他用沛然莫之能御的激情和独特的风格从事诗歌创作,已有五百多篇诗作问世。他的诗,特别是抒情诗,在朝鲜族读者中影响较大。广大的朝鲜族读者尊敬地称他为情思绵邈的抒情诗人。的确,凡是读过他的诗、特别是抒情诗的人都有共同的感觉:他,长于抒情。他的抒情诗,情真意切,雄桀伟美,感人良深。  相似文献   

12.
金哲是蜚声当代诗坛的朝鲜族优秀诗人。他的诗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敏锐地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又大量地溶入了朝鲜族特有的情感、思维个性、审美情趣和精神气质,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为新诗反映朝鲜族的民族生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龙云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剧作家,他不仅有明确的理论主张,有走向世界的追求,更有成功的创作实践。他继承了以老舍为代表的幽默、写实的京味话剧传统,又有所发展。其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哲理内涵与探索精神。他热爱戏剧,把戏剧创作视为生命存在的方式,在物欲涌动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4.
通过艺术院校朝、汉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 ,探讨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及汉族大学生的原因 ,为朝鲜族高等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阳翰笙历史剧的现实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翰笙同志是革命前辈与著名剧作家,是我国现代电影戏剧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迄今为止,他共写了十七部电影剧本、八部话剧剧本。他的现实主义创作,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对我国电影戏剧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阳翰笙选集》第二卷收了《前夜》、《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天国春秋》、《草莽英雄》、《两面人》与《三人行》七部话剧(1943年写的以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为题材的《槿花之歌》未收入)。其中《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与《草莽英雄》是抗战时期写的历史剧,它们的演出和出版在国统区发生过重大社会影响。阳翰笙的历史剧创作实践,为历史剧创作理论、创  相似文献   

16.
话剧是由各种各样的节奏所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话剧的节奏,首先寓于剧作家所编的故事情节之中。即体现于故事起承转合的每一个阶段。其次,话剧的节奏.见之于人物富有个性的对话中。再次,话剧的节奏,还体现为舞台的场景变化。总之,话剧的节奏,比其它艺术形式更加复杂和丰富多姿。话剧导演的使命就在于在话剧的整个演出过程中,娴熟地运用这些节奏,来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每个剧作家,在戏剧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各自的创作,也都是戏剧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他们剧作的题材不同,形式各异,然而,在整个戏剧发展的历程中,却处处联系、时时呼应。就话剧而论,各个剧作家与他们的作品,在话剧史上都以这种相互的联系和呼应,各具其价值和意义,各显其地位和影响。在我国话剧运动的初期,田汉和欧阳予倩、洪深、丁西林之间,就是这样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又各具特色的。正是这些剧作家们共同的戏剧活动及其各具特色的前期剧作,写成了五四时期乃至二十年代中国话剧兴起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朝鲜族戏剧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许多民族艺术面临萎缩乃至危机。朝鲜族戏剧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应在普及朝鲜族戏剧教育、开拓朝鲜族戏剧新市场、改革朝鲜族戏剧体制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可以从戏剧学、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朝鲜族戏剧,探讨朝鲜族戏剧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延边朝鲜族是以朝鲜半岛的音乐文化为根基,在中国社会主义体系中又保存着民族共同体同质性的少数民族.延边朝鲜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传承和发展了朝鲜族的民谣.本文将延边朝鲜族民谣分为机能与非机能民谣,分析了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主义对朝鲜族民谣的影响,以及朝鲜族民谣的传承与变异状况.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与话剧,尽管同属于艺术思维和创作范畴,但它们在构成自己形象世界时,所凭借的材料、手段、方式却不尽相同,由此形成它们不同的艺术特性和美学判断标准,因而,小说向话剧的横向移植,即剧作家富有个性特征的改编工作,也就成为一门艺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在话剧这片灿烂的园地里,耕耘几十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