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百回长篇白话世情小说。经调查发现,书中使用的山东方言土语与东北方音有密切联系。将书中语音现象与现代东北方音进行对比,再次有力地证实了山东方言是东北官话的源头之一,并为进一步探讨山东方音与东北方音的关系、研究东北方言词语的形态构成与来源提供材料依据。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期以来,山东柞蚕放养技术传至东北地区,适宜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柞树资源为东北柞蚕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东北地区开埠通商,国际市场对柞蚕丝的旺盛需求进一步刺激了东北柞蚕业的发展.清末时期,东北柞蚕业发展后来居上,超过山东地区,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是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入地关系紧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代山东地区人口迅猛增长,而可耕地面积却日益减少,人多地少,使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贫困,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求生存,迫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山东人不得不外出寻求生存空间,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惯干安土重迁的山东人不得不为生计而继续移民东北的旅程。  相似文献   

4.
晚明以降,关内山东、河北等地大量人口迁入关东(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在东北地区的迁入人口中,山东籍最多。"关东鲁商"就是"闯关东"过程中日益成长起来的山东商人队伍。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对鲁商之兴起、发展与分布进行了系统论说。  相似文献   

5.
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倦怠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降低工作倦怠,留住所需人才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对工作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个体认知和个体与组织匹配等影响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个体心理边界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个体心理边界是企业心理边界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在组织中,影响个体心理边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自我概念、认知方式、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感.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个体心理边界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如个体的人格特质、情绪情感、文化价值取向等因素对个体心理边界的形成与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探究个体消费观念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教育、个体心理特征、个体经济条件和社会参照这4个主范畴对个体消费观念的形成存在显著影响.在个体消费观念形成的3个不同阶段(即初期、震荡期和稳定期),其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个体消费观念形成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而近代期间移民就高达2 000万之多,主要是来自华北,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占移民总数的90%以上.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华北因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仍,苛捐杂税繁重,使本来就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窘.为了谋求生存,广大华北灾民被迫越海闯关,迁居到地域毗连、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东北.特别是清末民初,华北灾民更是成群结队地拥入东北,形成了空前未有的移民大潮.  相似文献   

9.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背景下,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可划分为两层次(个体特质水平和个体资源水平)六维度(成就动机、风险承担、自主性、创业回馈、资源获得和未来就业).这较之于传统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探索主要集中于个体特质水平因素已有长足的进步.个人特质水平因素和个人资源水平因素在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更准确掌握个体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10.
清末山东农业教育的兴办,是在清政府推行教育新政及山东农业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由山东地方政府大力倡导,以及乡村士绅积极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无论教育体制上,还是教学内容上,当时山东的农业教育都大不同于旧式教育,已具有了近代性质.山东农业教育的开展,不仅开农业教育教学一代新风,而且对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其局限性也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