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相互缠绕的怪圈:被设定的难题 在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讨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理论的怪圈,它是一个被设定的难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总和,生产力是属于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存在范畴,而科学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这是每一个学过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同志都清楚不过的。如果把科学作为生产力,岂不混淆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限?进而言之,如果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科学当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你又同时承认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从逻辑的传递关系中又岂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又回到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老路上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岂不被抽掉了基石?这自然使我们想起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报刊上不少文章谈到“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究竟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呢?有的说是生产力内部的人和物的矛盾;有的说是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等等。虽然众说纷纭,各持一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生产力能够自我膨胀。本文认为,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孤立地去考察生产力的发展动力问题。(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二重性原理,提出“第一生产力”的二重性观点,分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绝对涵义和相对涵义。其绝对涵义包括:时间上的超前性和先导性、转化上的加速性、作用上的协同性和爆发性;其相对涵义包括:时间上的局限性、程度上的近似性。由此,要求人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是对生产力内涵不断丰富的最经典的概括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1)把科学技术提高到了经济发展原动力地位,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突破、大飞跃;(2)把握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实质,即经济的知识化、科学技术知识化,是对当代知识经济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3)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准确地抓住了当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总结近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情况后得出的历史性结论。它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伟大的决定性意义。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体系中的这种地位,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有一个发展、形成、确立的过程。研究这一过程。分析生产力内部诸要索间的结构情况及其矛盾运动,才能更好理解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定义,是社会科学领域引人注目的理论问题。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多有评论,其间在观点上不无歧异。但大体上是以马克思《资本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和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社会的生产力”要素的两种解释被大家当做通论的,即“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我们以为尚有可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观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知识经济必然到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预测。知识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和必然形态,与“第一生产力理论”所科学预测的社会经济形态完全吻合,与“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实质完全相同,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已成为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和时代主流,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我们在新世纪发展新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论”,为人们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一些同志对此似乎持有保留态度。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指出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现在又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实质上这是不是“创造”和“发展”;还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怎么又讲“科学技术第一”呢?究竟如何看待这些“保留”和“疑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认为这个论断突破了对生产力结构理论的传统认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中起质变作用的重要因素。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和平演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全国激起了热烈的反响,全党、全国人民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不断地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并把它转化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将愈发显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我们也将在实践中更全面地认识到它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引导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成为我们发展的格言。虽然社会进步是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各系统的整和与协调 ,但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在社会加速转型期 ,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应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难点在于科学技术的转化问题,宗旨在于实现科学劳动的最大化,关键在于实现社会科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是与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以及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精神生产力”概念整合在一起的;中外科学分类也明确了这一点;以电脑技术和其它新科技革命成果武装的当代社会工程枝术日益显示的巨大作用更是现实确证,所以,我国现代化的关键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及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继1975年和1978年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之后,根据世界上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于1988年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在新的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正确揭示出了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加以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关系的新变化.生产力的层次结构、科学技术与市场的互动三方面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新发展。这一论断蕴含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内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对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发生后,在机器大工业中应用科学技术的状况做了理论分析、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