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史云 《老人世界》2013,(11):6-8
如同一把锋锐的尖刀,佐尔格与他率领的“拉姆泽依”情报组不露锋芒地插入敌人心脏,在其核心地带活跃了十年左右,为苏联传递了无数件珍贵情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佐尔格拯救了苏联,为苏联在二战中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他本人因为间谍生涯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称为20世纪的“间谍巨星”,由他领导的“拉姆泽依”情报组也一时光耀东方。  相似文献   

2.
1927年11月,刘伯承受中共中央委派从上海来到苏联。在船上,他被告知他的俄文名叫“阿法纳西耶夫”,当时的中国留苏学生都取了俄文名。别看刘伯承是个名将,打仗归打仗,留学归留学,他一句俄文不懂。一路上念佛似的暗暗念叨着自己的新名字——阿法纳西耶夫……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与苏联接壤却无法纳入其势力范围的大国。在“二战”期间(特别是1941年以后),盟国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主要来自美国,也是罗斯福在开罗给蒋介石戴上了一顶“四强首脑”之一的桂冠,因此,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中国又是苏联最大的邻国,两围边境线长达数千公里,因而构成对苏联东部安全的潜在威胁。为了建立东方安全带,斯大林以参加对日战争为诱饵,说服美国与其共同迫使中国签署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从而达到了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独占权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1973年,我插队下乡来到湖北省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有一天,好不容易盼到队里放假,我就问邻居贾大爷:“我想去集上买点东西,怎么走?”想不到贾大爷却回了一句:“捷尔斯任基”。我哈哈一笑道:“贾大爷,想不到你会俄语,是不是到苏联留过学的呀?”他听了直摇头。我见他直摇头,问不出个名堂,就抬脚想去问别人,谁知他又冒出一句:“壳,拉克?”  相似文献   

5.
1969年3月11日,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后不久,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被通知去见勃列日涅夫。葛罗米柯犹豫了片刻说:“现在苏联的目标是同美国全面竞争,美国是苏联的敌人,而中国不是,虽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不断恶化,但是,苏联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有两个主要敌人。”  相似文献   

6.
读书与读人──“一个中国学者眼里的俄罗斯”之八文赵启强苏联大剧院在俄国朋友家里,认识了一位台湾来的文化商人,他要出版一套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民歌、民曲激光唱碟,用西洋乐器重新配器。他到莫斯科来,是请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他说这是世界第一流的演奏水平,而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上半叶,面对阿拉伯人的统一诉求,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美国媒体,结合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刻板印象,将“泛阿拉伯主义”附会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进而视其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纳赛尔掌权后,美国媒体出于对埃及亲苏外交的敌视,纷纷指责埃及政府试图仰仗苏联支持,建立“阿拉伯帝国”。随着埃及(阿联)与苏联之间矛盾的加剧,美国舆论界仍继续敌视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认为纳赛尔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野心”虽然导致其与苏联的纷争,但仍是西方的威胁。美国人对纳赛尔的敌视,虽然伴有强烈的冷战心态,但他们频繁以“阿拉伯帝国”或“穆斯林帝国”的历史意象,比附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实际上是对“东西对立”叙事模式的延续,反映出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伊斯兰征服”的历史记忆,并连带着对中东地区整合倾向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今年39岁的王文新,已经是乌鲁木齐“抓饭熟了”连锁店的创始人和身价不菲的老板,可是他的梦想远不止此,他想把他的“抓饭熟了”打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尽管刚刚开业一年,  相似文献   

9.
“最”微博     
李峰亮 《职业》2011,(10):30-32
●最给力:新疆“一哥”张春贤首开微博引上万“粉丝” 张春贤在湖南省委书记任上时就已成为中国首个开启“网络问政”的省委书记,如今,身为新疆“一哥”的他又成为中国首个开通微博的封疆大吏,仅仅一天,其“粉丝”就突破了1.2万,  相似文献   

10.
李哲 《老年人》2013,(12):40-41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对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六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收归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的《告苏联人民书》中指出,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这就是“传统派”为挽救国家命运,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共产党领导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轰动世界的“拯救”行动,即“8·19”事件。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篇名为《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的报道发表在《中国经营报》头版。就是这篇报道引爆了诸多媒体对陈光标的集中质疑,“首善”陈光标由此陷入他从2008年暴得大名以来最大的舆论旋涡中。4月26日,第八届中国慈善排行榜揭晓,出现在多数媒体标题上的不是新“首善”曹德旺,而是陈光标落榜。  相似文献   

12.
自近现代以来,我们的文化先驱们开始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而“国民性”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国现代化的前途与命运,其关节点真的在于我们的“国民性”?对“国民性”的认识,林语堂先生无疑具有独到之处。林语堂(1895~1976年)是一位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一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他去世3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纪念林语堂先生。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党,为何一朝倾覆?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笔者认为,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有三个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三步:“8·19”事件、别洛维日会议和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相似文献   

14.
贺岁喜剧曾作为标志性品牌,为冯小刚赢得了巨大的声誉。2009年冯小刚又成功地推出了《非诚勿扰》。该片不仅在票房上超越了此前的冯氏贺岁片,再创新高,而且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究其实质,《非诚勿扰》在情节叙事上的“狂欢化”策略功不可没。苏联美学家巴赫金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拉伯雷的创作时提出了“狂欢化”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男人结婚那天,人家就叫他“新郎倌”。 据说,在中国其他许多地方,“新郎倌”是写作“新郎官”的。因为,民间过去对结婚有“小登科”之说。 喜事正日这天,新郎穿上全新的喜庆服装,帽子两边插上绒花(象征荣华富贵),又叫状元花。这一整天他都可以支配别人,别人却不能支配他做事,就是地方官府也不能干扰他,俗谓“一辈子就做这一天官”,故名新郎官。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华人作家哈金对“文学与经验”做过一个著名的判断,他指出“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经验的长篇小说,其中对人物和生活的描述如此深刻、丰富、真确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徐炯权 《老年人》2006,(6):12-14
上课了“。啊”“、噢”“、呃”,“中国”“、湖南”“、株洲”……一串串含糊不清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手拿粉笔,一会在黑板上板书,一会做发音示范。他教的可不是呀呀学语的孩童,而是因患癌症做了喉切除手术的病人。这位老人名叫贺文尧,是株洲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之一的姜德志,接受《检察日报》专访时分析贪官的共性,披露了一个“制度因素”。他认为官员贪污腐败固然有主观因素,但制度因素不能忽视。权力过分集中,又失去有效监督,使一些握有重权的官员贪欲高度膨胀。他列举出几个例子——慕绥新说:“我当了市长以后,没人管,成了党内个体户,如果有人经常管我,不至于走到今天。”成克杰竟然能号称“壮王”。广西南宁一块黄金地段本来已有规划,他一句话就能改变。光这个工程,他就收贿2000万元。王怀忠在任阜阳地委书记时,就把自己视为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他说,按阜阳1300万人口计算,他就是世界上第58位总统,并称“阜阳是我王家的天下”等等。  相似文献   

19.
他曾受到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的两次接见,后来在企业工作中又享有“企业修理师”、“快刀”和“好枪”等美誉,十年来,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互不搭界的行业大跨越,完美地实现了将“跨越”变成“卓越”的奇迹。“哪个企业有毛病,只要有他就能手到病除”,“放到哪里,哪里就能打胜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高度评价。2013年,他荣获了国际人力资源协会颁发的“中国杰出经理人”称号。他就是吕福通。  相似文献   

20.
论“中产阶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社会主义中国不允许出现一个“中产阶级”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说,“极少数人企图在中国制造一个所谓‘中产阶级’,作为他们的依靠力量,来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能允许的,这个阴谋也是注定破产的。 什么是“中产阶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相对于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言的中等资产阶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具体分析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它们的政治态度。他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