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宫     
《老年人》2002,(6)
赌博神方某广告称出售“赌博不输法”专利,起价1000元。一赌徒汇去1000元。半月后,神方寄到,赌徒撕开封口,内无一物,左右翻看,才发现信封背面写着4个大字:永不再赌。(田心林)不当爷爷儿子问:“爷爷原来每顿吃两个馒头,你为什么给减掉一个呢?”父亲答:“人老了,不干事,就该少吃。”儿子恍然大悟:“我将来只当爸爸,不当爷爷。”(梁占生)散步一位胖老太沿着街道散步,背后投下大块阴影,一个与她素不相识的男孩紧跟其后,“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事要问我吗?”“不,奶奶,我喜欢在阴凉的地方散步。”(肖笑)真发…  相似文献   

2.
最近,文娱圈的“事儿”可真不少,先是成都女歌手周璇自炒与演员张铁林“性交易”事件,后有名导黄健中卷入性丑闻,紧接着中戏导演黄定宇被拘留。面对这层出不穷的闹剧,连普通老百姓都在问:中国的文娱圈咋这么乱呢?搞文娱的人怎么就这么没文化呢?最近,搞过雕塑、唱过民歌、做过记者、搞过文化策划,在圈内打拼了十多年的李亚蓉大胆站出来对文娱圈说“不”,以《我是你的》一书自曝了文娱圈的“潜规则”。那么,文娱人到底要不要职业道德?职业女性在圈内如何生存呢?记者为此专访了李亚蓉。  相似文献   

3.
沉淀的爱情     
刘墉 《金色年华》2007,(2):54-54
有个学生写了句俳句式的短诗,只有两句: “使用前摇一摇,沉淀的爱情!” “妙极了!”我说:“但什么是沉淀的爱情?又怎样摇一摇呢?”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潜规则”。这是吴思先生创造的一个概念。用他的话说,“潜规则”就是指“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从吴思先生的文章看,这个词主要是指官场的腐败现象,如今却用得有点泛滥,  相似文献   

5.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6.
tscomip 《公关世界》2008,(1):54-56
一、唐山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记者:赵书记,您到唐山工作以后,曾多次强调,要“跳出唐山看唐山,跳出唐山发展唐山”。这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问:历史学者吴思在重新认识传统中国这个课题上提出了“潜规则”,作为儒家正统规则的对立面。游民社会和潜规则社会有没有交集? 答:正统规则不能与儒家规则画等号。因为秦汉以后一些非儒家的观念也进入主流社会被社会上下所认可,成为“正规则”,  相似文献   

8.
突厥 《老人天地》2010,(4):40-40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则大清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刘墉抽到“生阉“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阉”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不少老年朋友退休后,喜欢学习书法,但又苦于写不好。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临摹是其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潜规则的界定 “潜规则”的首次使用来自吴思2000年出版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2003年他又出版《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并对“潜规则”一词作了定义。“潜规则(underlying rule)”也称为“游戏的规则”,是指没有显现出来但已是心照不宣的某些规矩,不成文、不公开地在各自的领域内得到大多数人的默许和遵守成为相关法律法规之外的另一套行为准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绝对隐私》作者安顿在她的阵地──《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口述实录”版面上发表了题为《安顿告读者》的小文,文中称由她主持的“口述实录”栏目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将不再反映有关两性情感的内容。毁誉参半的《绝对隐私》在出版后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加印9次,在全国各地的书店中高居畅销书榜的前列,绝对“洛阳纸贵”。这本书和其作者安顿也一时成为1998年文化界的焦点。安顿为什么不继续将“隐私”续下去呢?为什么她要撰写《安顿告读者》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安顿。记:感觉你在写《安顿告读者》时,心情不太好。是否受到了来自…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11,(34):49-51
主持人:您是如何看待潜规则的?王冉:首先,最重要的是,“潜规则”是可以打破的。它今天存在不意味着永远存在,它今天让你畅行无阻,不意味着明天仍然让你畅行无阻。而且,打破潜规则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规则是特别重要的,是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而潜规则一般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但人们往往容易因为短期的利益,体现出软弱的一面,向潜规则屈从。我始终认为,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完成了一些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譬如打破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刘瑜 《女性天地》2014,(7):38-38
我的博土毕业论文淅淅沥沥写了三年,终于快要答辩了。三年来,我慢悠悠地在图书馆、家、河边公园、咖啡馆之间晃。左晃晃,右晃晃,一天写几个宇了事,跟给公社干活挣工分似的。虽然晃晃悠悠,可是三年来,我不辞辛苦地跟人宣称我在“赶论文”。每当有人问我:“忙什么呢?”我就理直气壮地说:“赶论文呢。”  相似文献   

14.
每桶四元     
佚名 《金色年华》2011,(12):1-1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感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相似文献   

15.
公关与外形     
孟静 《公关世界》2008,(8):51-51
一个改行做公关的前同事发牢骚:“记者算得了什么?公关的工作比记者难多了,记者不就写个稿吗?”我默默地听着,想起我接触的“公关”。她们多是小女孩,有清脆的声音,我记得有家电视台的宣传科长讲,他雇用女员工的标准是要音色撩人,这样客户才会无法拒绝。  相似文献   

16.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1):56-57
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但是,中心仅仅是社区居民“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他们“有事”去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赵亚兴 《老年世界》2006,(22):30-30
公园里,遇到一位坐轮椅的老人,他面容有一点清癯,那眼神似乎也飘忽着一点抑郁,不过,倒是特别喜欢和别人闲聊。和他唠了几句,我问他:“您老有七十多了吧?”他笑了笑,说:“若是七十,就好了。”张开拇指与食指,翻动两下,说:“八十八了。”接着又重复一句:“七十多岁时,真好,还能爬上香山的香炉峰呢!”这简单的一句话,竞让我感到震撼。我,今年正好七十,一点儿也没感到“若是七十,就好了”。倒是常想,六十几岁时,多好啊!那时我写稿子,可写到凌晨两点。现在,天一擦黑,就躺在床上,有时还感到疲惫。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1,(14):13-13
编辑同志: 两年前,我的孙子结婚购买商品房时,向我借去8万元。当时,孙子写了借条并约定两年之内还款。年前,我也想改善一下住房条件,就拿着借条向孙子要钱。没想到,这个没有良心的小子接过借条说:“爷爷,您老也不缺钱,我借的钱您也要啊!”说着就把他写的借条撕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曾璇 《职业》2013,(22):90-91
“想起这个工作就让我兴奋!”小伟眼睛中闪烁着光芒。听完这句话,我认为可以结束这次咨询了。时间:2013年2月人物:小伟,人文学院本科,大四,中共党员,校报学生记者社优秀记者,学院辩论队队长,曾在羊城晚报、南方农村报实习,兼职助教、导游、网络评论员等,多次获得朗诵、演讲、歌咏比赛奖项,学习优秀、喜欢阅读、写博客,性格开朗、激情乐观、吃苦耐劳,爱好体育运动并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20.
若水 《老年世界》2006,(24):7-9
2006年3月13日,居住在武汉市武昌区的71岁的老人周先行因病去世了。老人的遗嘱上赫然写着:“本人所有遗产(经估算本金为30万元)全部交公。”而此时,他那为父亲的后事忙得憔悴不堪的女儿,因为夫妻下岗、丈夫卧病在床,正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知晓内情的人无不为之慨叹:都42年了,这犟老人心头的疙瘩怎么至死都解不开呢?这个难以解开的心结,给老人自己造成了多少遗憾,又给爱他的亲人带来了多少创伤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