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穆旦爱情名篇《诗八首》深受西方现代派思潮的影响,其对爱情四个发展阶段——爱情的开始、深入、宁静和回归的描写,体现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交织,展示了不受束缚、回复本真、不断超越的强大生命力以及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审视爱情的爱情信念。  相似文献   

2.
怀疑精神作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功不可没。司马迁把“尊疑”、“传疑”、“阙疑”作为治史原则,表明了汉代史学的趋向成熟;而“善疑”则要求史家学识、求实、严谨完美的结合;疑与信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则促使了治史的深化。可以说,膜拜正统、伏首权威的封建史学由于注入了怀疑精神才放出了异彩,《史记》就是其体现  相似文献   

3.
穆旦在1945年这一特殊的年份下,写了一系列有关正面描写战争的诗歌。但这些诗歌并不是对战争做单一的描写,而是将其以往诗歌中的诸多特质,如,将关注底层、怀疑与反思精神等融入其中。穆旦通过《退伍》与《农民兵》展示了多余的退伍兵和苦难的农民兵两类士兵形象,完美地将直面战争、关注底层和思考战争融合到一起。对这两首直面战争、关注底层、充满怀疑与反思之作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理解穆旦1945年的诗歌创作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野草》体现了鲁迅的多元文化精神,这些多元文化精神相互之间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之中,这种复杂性是《野草》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笔者尝试借鉴尼采的谱系学方法解析《野草》,认为:在《野草》中,鲁迅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东西方的对立,他完整地承传了儒道精神,也实践了佛教的修智;鲁迅同时又很西化,他按照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各自的特点来接受它们,以至形成了独特的"鲁迅精神"。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个体精神复杂性最典型的显露,光明和黑暗、绝望和希望、出世和入世,这样的二元对立在《野草》中全面展开,显示出鲁迅精神世界的多层面。从谱系学角度读解《影的告别》,可以看到鲁迅的四重主要的影,也就是四种有生命力的精神:儒家,道家,佛教,西方式个体精神;这四种大的文化多元共生,取长补短,共生生长出鲁迅的精神。鲁迅在《野草》中显示出这样的两面性:绝望的虚无感与反礼教精神;同时他对传统文化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野草>之于鲁迅,是一个特异的存在.与其说它是文本,不如说这是一次穿越精神绝望的生命行动.<野草>存在着一个自成系统的精神世界,鲁迅最丰富、最复杂的精神奥秘都隐藏在其中.<影的告别>和<求乞者>正式启动了死亡的过程,带领读者走向深渊,直至<颓败线的颤动>:书中第一次出现了强烈的生的召唤,作者走出绝望却又进入了新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7.
从《野草》的创作时间 ,结合 192 5 - 192 6年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 ,并吸收借鉴已有的有关鲁迅、许广平爱情生活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野草》是鲁迅用象征笔法记录自己在恋爱过程中思想流动、感情激荡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在穆旦的诗中,<赞美>、<诗八首>是公认的代表之作,<隐现>近年来备受关注,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是,<赞美>在穆旦的诗中仅是一个特例,不具备代表性.<诗八首>在后人的阐释中偏离了穆旦诗歌创作的主线,使其无法正确.代表"穆旦的风格.<隐现>一出场就被蒙上宗教的面纱,遭遇误读.只有挥却历史的雾霭,找到并循着贯穿诗人四十余年诗歌创作的核心脉络,才能踏上其诗歌艺术的峰顶.  相似文献   

9.
西汉作为经学意识的深化期和经学的完成期,儒家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即形成了经学化的思维方式。这决定了西汉《诗》学阐释主体的思想视野,其实就是一种经学视野,即从经学角度对《诗》进行符合礼教及其意识形态的阐释。正是在这一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经学视野中,西汉《诗》学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0.
"这样的战士"是文化批判的战士而不是政治斗争的战士。"无物之物"是指的以封建礼教为基础的强大的封建专制文化。"无物之阵"是由被封建礼教文化浸润入骨的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无物"则没有象征意义。《死火》是以意象象征的诗意化方法表现的作者的一场激情与理智的对话,描绘了作者从充满热烈的改造社会的青春激情到陷入苦闷和再次燃起激情重新投入战斗的一段特殊的思想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穆旦的诗歌创作既给我们展示了现代个体"丰富而痛苦"的生命存在,也给我们显示了现代诗歌凝练、艰涩的诗性张力.这既是穆旦诗的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显示着白话新诗的真正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公木诗歌世界的心路历程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木是一位积极融入历史并且能够真实评价历史的诗人。由激情走向理性 ,又由理性走向智慧 ,包含诗人心路历程的全部坎坷与丰富。他的诗首先是时代精神的激情显现 ,也是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的独立人格的再现。苦难使诗人的思想得到深化 ,人格得到升华。在不变的激情和真诚之上 ,又增加了通过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历史反思而形成的深刻。他后期的诗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经验感受 ,而是使诗成为智慧的表述。这是他以诗人之心、哲人之性对自己和民族波动不已的一系列过程的理解认识的结果。然而诗作中思想的引入往往是直接以哲学概念为构件的 ,深邃但又赤裸的思想单独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运行 ,缺少艺术转化的过程 ,诗的哲理性成为哲学的格式化表述  相似文献   

13.
论诗性精神与文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诗性精神与文学精神是两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诗性精神是指出乎原始冲动的、自发的抒发情感的精神,文学精神是指为了艺术的与审美的,自觉为文的精神。诗性精神(抒情精神)与文学精神(艺术精神),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关系并非以对立为特征,两者往往表现出程度不等的重合。在界说范畴、描述特征、辨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魏晋玄学思潮中士人心态异化的情形为实证,可以发现社会文化思潮加之于诗性精神与文学精神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当前文学批评应该自觉地注视弥散在文学创作中的历史精神。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一,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在文学中相互缠绕的规律。二,当代审美文化的形象膨胀和对人挤压、包围的特征。三,小说等叙事类文学样式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四,新时期文学历史意识的自觉和富有探索精神的优秀传统,及现实向作家提出的尖锐问题,文学对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精神为契机,对民族精神具有的精神内涵,及其与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回顾,对民族精神发展历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变革进行了阐述,并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中,民族精神的顶层设计与人文渗透两个方面探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创新,提出在当前民族精神教育中应以教育创新为根本,以人文渗透为目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民族音乐为途径,大力培养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进程中孕育的精神品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出新的丰富蕴涵。回顾新时代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我们深刻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宝库。历史主动精神作为源于历史、面向现实的关键力量,蕴含着传承并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担当精神、敢于直面风险和考验的斗争精神、遵循经验和规律的创造精神。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能够有力激发人民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强化人民身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意识,凝聚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赓续历史主动精神展现出现实必要性,必须着力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强化中、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赓续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7.
穆旦在数量不多的季节诗里对新诗的现代化作了相当深刻的探索 ,从物我关系的矛盾张力 ,到诗歌色调的繁复中体现出来的灵魂的挣扎 ,及其时间意识中的现代意味 ,都突破了古典诗歌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从而集中代表了新诗在现代主义上达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亦实现了从"道德评价优先"向"历史评价优先"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唯物史观不仅没有消解道德批判精神,而且将道德批判建立于科学的经济批判基础之上,并给予资本主义以道义肯定与道义否定的双重评判,赋予唯物史观道德批判辨证性特征,从而实现了道德批判精神的道义性、科学性与辩证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穆旦以自我不断撕裂、不断质疑的受难者的写作方式,从一种内在的精神困境出发,窥破了现存文化的种种虚伪与神话,沉潜至更为深刻内在的思想探险与精神求索中,完成了一种痛苦艰难的转换,最终成为一个被苦难的血水所激醒的现代主义者.这种受难者的自审意识使他获得正视自我、直面生存的勇气和可贵的怀疑反思精神,突显出一代先觉者精深高贵的人格价值与文化意义.从知识分子自身建设来说,它标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转型中理性的自觉与成熟以及思维的现代化趋向;从民族思想文化建设来说,它接续并深化了五四启蒙传统.作为九叶诗派"走得最远"的一位,穆旦诗以其负荷着民族苦难又坚守知识分子立场的双重受难形象,在悲怆的历史意味中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力量与超前的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启动并实施了多轮重点大学建设,几乎未有中断,形成了初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回顾70年来我国重点大学建设的历程,在历史传承方面,重点大学建设始终传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点带面”的理想追求和“择优支持”的原则立场;在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大学建设承担的使命不断拓展和攀升、力推的事项逐步前移和深化、遴选的方式日臻健全和完善。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国重点大学的建设仍需在完善重点大学建设体系、防控建设项目固化与异化风险、强化重点大学建设示范引领责任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