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金坤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06-108
孙蓉蓉《刘勰与〈文心雕龙〉考论》之难能可贵之处有三:考论兼擅,情理并美;采铜自鋳,拓宽新域;钻研弥深,比较辨析。从中可窺见作者持之以恒探究文心学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2.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历来对它的解释可谓莫衷一是。通过对关于风骨的一些重要的说法进行梳理,在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风骨产生的哲学根基———气化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金坤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2(1):21-29
“通变”思想是始终贯穿于刘勰《文心雕龙》的一条主线。它的成功之处,主要得力于:结构体系、文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结构体系的创新是建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骨胳间架,文学思想的创新是充实《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经脉血肉,研究方法的创新,则是完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可靠保证。三者相辅相成,孕育了这部堪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名著相媲美的东方文论巨著。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自然文学观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青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30-32
刘勰《文心雕龙》以“自然之道”来阐释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从哲学本体论高度论证“文”之产生与存在的必然性、“文”与“质”的本质统一关系,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创作之发生、文学风格之生成、创作自由之实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 相似文献
5.
关于刘勰及《文心雕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照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2(1):1-2
终于来到久已心向的镇江,有机会参加这样隆重的盛会,感到很荣幸,很高兴。因为刘勰是镇江人,生于镇江,长于镇江;旷世无双的《文心雕龙》也孕育于镇江。他一生的卓越成就,在镇江的历史上,堪称千古一人。他为镇江增了光,永远是镇江人的骄傲!下面简要地谈谈几个有关的小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巧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
刘勰生活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齐梁时代,因此他的文论思想深受三教的影响,而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影响最甚。以《文心雕龙.序志》篇为切入点,可从人生志向、创作动机及论文方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儒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的影响以及刘勰对儒家经典文学化的创造性阐发。 相似文献
7.
石了英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8-35
从文学批评到理论建构是诗学的生成模式之一.刘勰在“宗经”视野下“论文”,尤其重视对《诗经》的批评与阐发,不仅以《诗经》为文体之源头、文学创作的范本、文学批评的标准,还通过化用《诗经》文本语言来陈述其诗学理论.通过对《诗经》阐释,刘勰提出了“雅丽”的文学审美理想,概括出了“为情而造文”、“比兴”、“以少总多”等重要文学创作手法.从对《诗经》的阐释批评到《文心雕龙》的诸多诗学理论形成,刘勰为中国文学理论之“从《诗》学到诗学”生成模式提供了考察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8.
雷晓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2-175
刘勰的审美亮色主要集中在《文心雕龙》一书当中。择其大要,可以归纳为集锦美、普泛美和造化美三个大类。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品格主要集中在仕心美、文心美和道心美三个方面。刘勰礼佛、护法、出家,是其审美活动的重大表征。此类审美活动用智度来表述,更为恰切。智度是大乘佛学用语,为三世纪时印度龙树所创,意为“以大智慧到彼岸”。对刘勰而言,“以大智慧到彼岸”是其审美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刘伟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8-10
刘勰以通变的观点来论述楚辞的渊源、楚辞的新变和楚辞的影响,显示他卓越的眼光;而把对楚辞的评价放在《文心雕龙》全书显要的位置,表明其目的是要通过对楚辞渊源和影响的分析,阐明其文学通变的理论,即以楚辞为通变的范式,来论述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无疑也显示出《文心雕龙》全书体系的严谨精审。 相似文献
10.
张絮萍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一文,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他对于碑文撰写的基本观念,对碑的起源与流变做了梳理.他从碑文的创作、标准、目的与创作原则等角度对碑文的文体特征予以较为明晰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的实践性特征——刘勰立论重“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光社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1):37-42
强调服务于实践能够“为文所用”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传统。由于刘勰立论有重“用”的自觉,《文心雕龙》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十分鲜明:无论从理论体系的建构、讨论的侧重点、“文术”的讲究,还是范畴的创设运用、话语组合和表述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当代的理论批评应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戚良德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69-73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指出,<文心雕龙>与<文赋>有着渊源关系,但二者广泛而复杂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区别,仍然值得我们予以深究.实际上,<文赋>与<文心雕龙>虽皆不遗余力追求文章之美,从而成为六朝"为艺术而艺术"时代的明证,但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却高下有别,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亦不可同日而语.从而其根本的理论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貌同而实异.<文赋>是一首文的赞歌、美的赞歌,<文心雕龙>则是一部文的哲学、文的美学. 相似文献
13.
14.
韩湖初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
<文心雕龙·辨骚篇>历来是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篇把楚辞与经书比较,认为有四同与四异.学术界一致认为四同应是褒义,而四异则有褒、贬二说,至今仍针锋相对.笔者认为,从四异本身、该篇篇旨和该书的理论体系去辨析,应为褒义.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文心雕龙》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祖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
陆侃如先生本是一位既能因材施教 ,又是诲人不倦的才学兼备的校领导和名教授 ,不幸的是 ,正值中年 ,遭遇“错划” ,直到老年 ,尽管总是在教学、科研前沿 ,不计个人得失 ,一心一意为学子 ,却蒙受了种种不白之冤乃至诸般恶谥……本文旨在为老师辨白“正名” ,此其一 ;其二 ,纵有名师指点 ,亦需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注重发挥自身能动和灵感 ,遂可望在科研、撰著或各类劳作中有所创意出新 相似文献
16.
17.
廖建荣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3):64-67
《文心雕龙》有以山水为文、因山水生文、皈依山水之特点,在论及情理丽辞、神思养气、体势、程器时,常以山水为喻。《文心雕龙》的山水为喻以山水的“比德”为基础,亦重视山水的独立审美价值,“神游”于山水之美,认识到山水的自然规律,同时辩证地看待山水之殇。《文心雕龙》的山水为喻意义非凡,对后世的文论、诗话以山水为喻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对山水文学的促进。 相似文献
18.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比较《文心雕龙》与《文选》对论体的评录,二者同中有异。从论之名义而言,刘勰与萧统均能认识到论体析理的特质,但刘勰受其浓厚的宗经思想影响,将经论相提,以述经叙理为论,并突出伦理的内涵,实不符合论体文的实际。关于论之为文体制,刘勰提出"义贵圆通,辞忌枝碎"的总体要求,又拈出论体写作需要规避的嘲戏辞费、巧辞曲论等毛病,准确而具体。萧统亦强调论体文重在析理,要做到论述周密和文辞精当。从论体品类而言,刘勰将论体按题材析为议说哲理、训释经义、辨析政史、铨评文辞四类,涵盖广泛。萧统则分列"设论"、"史论"、"论"三类。其"论"体所选基本不出刘勰所析之四大类,仅缺训释经义之论而增针砭风俗之论。萧统将"史论"与"论"分列的做法,并不可取。在直面文坛出现"设论"专集的基础上,萧统将"设论"与"对问"、"论"分列,既符合"设论"创作之实际,又能突显"设论"既通于"论"又假设问答以明志之特质,这一做法得到后人的认同。在论体佳作的选录上,《文心雕龙》与《文选》选篇相同者较少。刘勰选篇注重辨析源流,体现出崇古的倾向,而萧统则多选辞义精美之作,具有强调词采、重视近代的倾向。刘勰选文反映出对玄学论文的偏好,体现了魏晋时期谈玄之论占据主流的事实,而萧统选文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尤重具有政治教化意义之论。 相似文献
19.
莫恒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1):58-62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在学术上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它“文”、“笔”并重 ,强调有补于世的务实文风 ,是摒弃文坛浮艳文风的宣言书 ,是我国写作学史上文体研究的典范 ,是包括文学文体和各种非文学文体写作的理论指南 ,是构成《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袁海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2):93-97
刘勰《文心雕龙》对司马相如其人其赋有褒有贬,但综而言之,肯定为主。刘勰从文学史角度肯定了司马相如辞赋承前启后的地位,自觉而清醒地从文学角度去看待司马相如的辞赋,体现了他达观的文学态度和卓越的艺术眼光;但其中也有些见解因袭前人固见,不甚合理,未能完全跳出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