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美汉学界对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的阐释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中心,形成了华裔族群和本土学者群体。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等人,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林理彰、宇文所安及费维廉等人。整体上看,他们的阐释主要针对:一是以禅喻诗、兴趣、妙悟、入神、气象等严羽诗论本身的构成要素;二是严羽诗论与道家、儒家及佛教禅宗的联系;三是严羽诗论所受前代文论影响及其对后代文论的巨大影响;四是严羽诗论与西方文论的相通之处。他们的阐释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对以禅喻诗太过于纠结;二是将严羽诗论与西方文论进行跨文化比较,未能深入。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严羽,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福建邵武莒溪人,生于宋末,系布衣"隐士",生卒年不详.严羽的《沧浪诗话》,是部以禅喻诗,着重于谈诗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因为诗的形式和艺术性,是诗论中的重要组成部份,这对后来的诗学和诗歌创作,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自明代以来,《沧浪诗话》被后人多次校释、出版、发行,流行甚广,据说已译为七个国家的文字.宋代江西诗派,对当时文坛  相似文献   

3.
黄昌年 《船山学刊》2006,(1):108-110
在对严羽《沧浪诗话》的评论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严羽的诗论旨在“提倡复古”。这是很值得商讨的。我以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以悟论诗,推尊盛唐,以为师法,其主旨不在“提倡复古”,而在于反对江西诗派的流弊与提倡一种新的诗论标准。  相似文献   

4.
严羽是宋代重要的诗学家,著有《沧浪诗话》。以往对严沧浪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大都集中在以禅喻诗上。本文指出严羽具有浓郁的宗教情结。严羽的宗教情结是一个得杂的复合体,从表面上看他钟情于佛教,从深层做探索则可以明白严羽的思想底蕴其实是道教。基于这种基本认识,本文在诗意、气象和诗文极致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北美汉学界的《沧浪诗话》研究在主体构成上包括华裔族群和本土学者两个群体。华裔族群的代表人物是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欧阳桢等人,本土学者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林理彰,美国的宇文所安、费维廉等人。整体上看。华裔族群的研究凸显出如下四个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影响研究,包括严羽诗论对前代文论的承传及其对后代文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二是对严羽诗论系统中“以禅喻诗”批评方法及“兴趣”、“妙悟”等概念进行了阐释:三是方法上移西释中和中西对话并用;四是注意吸纳中国和日本“严学”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辑刊》2007,(4):212-216
在我国当代严羽研究史上,郭绍虞有"当代国内严羽研究第一人"之誉。其贡献主要有三:一是对严羽诗论所受前代文论的影响及其对明清诗论的影响作了全面深入的清理,揭示了严羽诗论的渊源所自及明代前后七子之格调说、清代王渔洋之神韵说与严羽诗论的内在联系;二是校释《沧浪诗话》,为我们提供了"目前最好的版本";三是对构建严羽诗论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现代阐释,自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7.
虽然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王渔洋神韵说的理论渊源之一,但严羽在《沧浪诗话》里却并没有正式提及神韵一词。钱锺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中多处征引的严羽所谓诗之有神韵者,从文献上考证,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命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已经出现了以讹传讹的现象:由于钱锺书在学界的权威地位,有些研究者未加辨别就直接引述了钱锺书的错误观点。事实上,神韵这一概念范畴在严羽所处的南宋尚未出现,但严羽的诗论主张与神韵说确有着密切联系,而钱锺书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两书中论述神韵的相关内容,则是混淆了神韵的提法和它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严羽卒年及行踪略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一关于严羽的生年,朱东润先生在《沧浪诗话探故》中根据严羽和戴复古、刘克庄及李贾等人的交往情况,推断在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左右,张文勋同志在《严羽》中据严羽的《庚寅纪乱》、《促剌行》等诗,推断为大约在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他们的结论虽稍有出入,但都说出了一定的道理。如果把严羽的生年大致定在一一八九至一一九五年之间,我以为是不会有太大差错的。至于严羽的确凿生年,目前因史料不足,自然仍以存疑为是。严羽的卒年,似乎更难确定。朱东润先生认为“严羽的一生应当是一一九五左右至一二四○或其后”;张文勋同志认为严羽“主要活动是在宋理宗(1225—1264)年间”。他们都未明确提到严羽的卒年。能不能对严羽的卒年也作个大致的推定呢?我根据现有材料进行了初步考察,断定严羽的卒年大致在一二五五年左右。其理由如下: (1) 《沧浪吟卷》卷二中有《送赵立道赴  相似文献   

9.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人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著作。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评》评南朝宋谢灵运的文字有六条,加上《诗辨》、《诗体》各一条,整部《沧浪诗话》论及大谢的文字多达八条,在全书论及到的诗人中是比较多的。《诗评》云:“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郭绍虞先生《沧浪诗话校释》  相似文献   

10.
严羽的《沧浪诗话》问世七百多年来,对它的研究和称述缕缕不绝,尤其明清两代谈艺说诗者无不沐浴其言,浸染其说;直到现在,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它的重视和兴趣犹未衰减。本文不想谈人们谈得很多的问题,仅就《沧浪诗话》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倾向发表一些看法,着重探测一下严羽对儒家诗教的社会功利说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严羽《沧浪诗话》出现后,几百年来对此书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可谓毁誉参半。不仅有对此书观点的不同意见,连他使用的"以禅喻诗"的方法也遭人批判。严羽之所以"以禅喻诗"来说明他的诗学理论,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诗学风气有很大关系。"以禅喻诗"只是他采用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是为了说明诗歌的主旨即是"吟咏情性",这重新开创了中国诗学理论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诗学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和“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审美趣味共存论,构建了严羽《沧浪诗话》的美学思想体系。《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13.
万云骏先生在《试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引严羽和元好问的诗评,以证苏(轼)、辛(弃疾)“‘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就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缺乏比兴,缺乏形象”,“不利于词的艺术上的发展”;批评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对婉约与豪放两派的作家、作品“褒贬从心,抑扬失实”云云。对上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故不揣浅陋,与万先生商榷。严羽的《沧浪诗话》成书在苏、辛豪放词派形成之后,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只批评了苏(轼)、黄(庭坚)的诗风,并无一字提及  相似文献   

14.
《文史哲》2014,(6)
就比较诗学而言,研究中国诗论在东亚传播过程中如何被拒斥,较之关注其怎样被接受,无疑更具有意义。石川丈山《诗法正义》对于《沧浪诗话》的去取,反映出江户初期汉诗人共同的诗学取向。尽管丈山引用沧浪诗论颇多,然其《诗法正义》与《沧浪诗话》之间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说明沧浪诗论在江户初期的传播,曾遭遇到坚守朱子学文学观及江西诗派诗学立场的汉诗人的抵制。同时也表明,来自异域的文学新思潮在向接受国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本土文学的排斥之外,来自同一母国的先期输入的文学思想,也会构成传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严红彦 《学术论坛》2012,35(2):182-185,191
严羽《沧浪诗话》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四喻,说明唐诗的兴趣、妙处,此后"水月镜象"之喻逐渐固定意象,成为尚意一派诗论的关键词。以往研究多从严羽"以禅喻诗"的特点出发,重在"禅"的妙悟体味,但其以"喻"论诗的方法特点也不可忽略。镜文化的纷繁复杂,譬喻修辞的多义指向,都可以丰富"水月镜花"诗论的阐释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张晶 《天府新论》1998,(4):60-66
对严羽的(沧浪诗话)的核心观点及其内涵,一直存在着争议。新时期以来,(沧浪诗话)的美学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文论界的一个热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讨论沿着新的思维方向的深化,却并未达成一致的共识。笔者拟对(沧浪诗话)的美学价值重新进行发掘与审视,对几个关键之点尝试作出较有时代特色的诠释,也许是不无必要的。一、严羽苛学的核,O范畴完竟是什么?严羽诗学的核心有人认为是“兴趣”说,有人认为是“别材、别趣”说,也有人认为是“妙悟”说。各自都有自己的依据。我本人是赞成“妙悟”说的。这是从严羽诗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诗话、词话中,严羽的《沧浪诗话》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严羽对于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具有独到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体会,他的美学思想的触角深入到创作规律的隐微之处。但是,为什么历来的诗人、诗论家、美学家对于《沧浪诗话》的理解和评价又多分岐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严羽对于文艺创作规律虽有独到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体会,却找不到一套比较科学的概念,而不得不借助于唯心的禅宗语言来表述,这就形成了严羽深  相似文献   

18.
袁宪泼 《船山学刊》2014,(1):137-142
严羽《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诗学深远,其诗学建构和诗学演进动力都与《沧浪诗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包括,他们对《沧浪诗话》的评价呈现出由众口一词的称赞到有选择性的批评,对《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由外到内、由局部到全面、由客观部分到主观部分有选择性的接受,对《沧浪诗话》中的关键性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最终确立明代复古诗学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的宋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美琼 《船山学刊》2010,(4):187-189
横山伊势雄是日本重要的宋诗研究者之一,他在宋代诗论研究(包括宋代诗学综论、严羽《沧浪诗话》研究、其它诗人诗论研究)与宋代诗人诗作研究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出整体观照、知人论世、理论思辨、辐射比较等的研究特色,对我国的宋诗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宋初年,张戒对当时流行的苏东坡、黄庭坚诗派很不满,他看出当时诗歌的病症,“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并指出他们的“坏”在于使后生只知用事押韵,而不知诗“咏物为二,言志之为本也”(张戒《岁寒诗话》)。他提出恢复诗“言志咏物”,呼吁来一次大破大立的诗歌革新。但是,他的呼声如临荒野,无人响应。直到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问世,才举起诗歌革新的旗帜。“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到南宋,始极其二,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朱彝尊《词综》)张、姜之后,严羽的《沧浪诗话》更明确地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