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本文以07年暑假出现的高考奇人张非为出发点,以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为支点,分析了张非失败的原因,并以点及面,谈讨了生活申无处不在的“魔镜”以及其对人认识自我的影响,重点剖析了拉康关于“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自我的虚幻性和异己性以及走出镜像的重要性的观点在现实生活或文艺作品种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小说《苏拉》是作家莫里森对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主体建构自我过程的探索和思考;苏拉、奈尔和夏娃这三个人物形象,代表着作家对黑人女性生存体验的关注.在一个不公平的体制下,无论像苏拉般地拒绝大他者,还是如奈尔般地接受大他者,抑或像夏娃一样地象征大他者,三个黑人女性构建自我主体的努力都以失败结局.莫里森借助拉康的哲学语言,阐释了美国黑人女性在大他者淫威下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3.
有关多丽丝·莱辛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中的玛丽的悲剧根源众说纷纭。拉康的主体理论揭示了人在其主体形成的过程中经历的两次"异化"。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通过对玛丽自童年开始一系列不幸经历的剖析,探究造成其悲剧的原因。对"镜像阶段"所形成的"理想自我"的追寻导致了玛丽主体意识的萎缩。拒绝接受"父亲之名"使她更脱离现实世界,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拉康与弗洛伊德同为精神分析学大师,在主体自我形成的观点上,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在“力比多”驱使下的一系列求同行为的结果,在本我和超我二者协调下形成的;拉康则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诠释,创建了自己具有独创性的自我理论体系,认为自我是一个以镜像阶段为起,最,而后通过对镜像的不断认同、语言的异化为一个异己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蝇王》是一部以拉康哲学为基本结构,隐喻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经典作品.揭示了在欲望驱力下,主体被割裂为自我和一个被符号化的社会意象,自我建构的结果只是一个幻像.利用拉康的相关理论,把主体心理结构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结构以及语言象征结构相结合,讨论《蝇王》中体现的拉康式诗学.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中有许多性及性变态的描写,这种描写,当时许多卫道者侮以"诲盗诲淫",后来多有论者从社会历史批评,作家批评等多角度进行了批评,说法不一.用拉康的主体间性中的说话主体理论,解读郁达夫小说<沉沦>中的性及性变态描写,指出这种性的欲望只是一个"能指",而其"所指"潜藏在无意识在场的说话主体的言说的欲望中.  相似文献   

7.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是穆丽尔·斯帕克的代表作,其中针对学生桑迪对教师布罗迪的背叛,学界存在多种争议。依据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视角探究其悲剧产生的根源:桑迪的背叛是希望摆脱以布罗迪小姐为代表的“他者”建构的世界,穿过欲望的幻想做回本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8.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形成的镜像理论是拉康的理论学说的起点和归宿,"镜子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引起的迷恋,是想象性思维的起点。围绕"镜子阶段"的分析帮助理解拉康的文字涵义,并理解拉康对于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的形而上的思考。《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成为拉康镜像理论的形成标志。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欲望主体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特与拉康在构建和阐发各自欲望学说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相似之处。二人理论最重要的共性便体现为对欲望主体及其伦理地位的确立和彰显。而在正式引入欲望主体之前,萨特与拉康还不约而同地对自我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研究,由此澄清了自我相对于真正的主体即欲望主体的对象身份。此外,二人都认为主体问题不可避免地牵涉他者问题,欲望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得到奠定。另一方面,萨特与拉康在相关问题的论述思路与立场观点上所存在的微妙而关键的差异,由于恰恰体现了两套欲望学说各自的理论特色,因此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拉康与萨特欲望学说语境下关于自我、主体与他者问题的探讨进行梳理、比较与反思,当代欲望主体的基本哲学处境将得以被勾勒。  相似文献   

10.
拉康哲学以悲观极端的方式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论断。但他的理论忽视了实践机制对人意识形成的建构作用,没有对他者的来源和本质作出合理解释;由于其理论辩证性的缺失,将意识的建构单向绝对化,导致其理论座架没能走出主客二分的近代哲学构架,并隐含有价值悬设。事实上个体意识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小我”和“大我”在社会历史场域中的实践关系。  相似文献   

11.
珠儿是美国作家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心理发展过程印证了拉康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中著名的“镜像阶段”(themirrorstage)说。她经历了对自身形象的认同———对自己的菲勒斯缺失的认同———接受符号的阉割,最终认同了父亲的权威和大的他者(Other)的权威,完成了镜像阶段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在人物的社会心理上是从儿童到成人的经历,珠儿开始的无知和狂妄最终被对法权的承认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人民检察院虽不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其主要职责,但是,依其法律监督职能,这一"后备"原告行使起诉权,不仅有利于及时防止、救治环境损害,还将为环境法治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司法监督力量。为维护环境公益,已有不少地方检察机关开展了环境公益诉讼实践,但由于我国法律尚未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做出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受到质疑。通过司法调研,可知当前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难度不小。有鉴于此,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保障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认识文学理论活动的一个前提.作为研究者的文学理论主体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文学理论家在研究过程中的致思方式,至少可以从理性思维、能动性、问题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他们的主体特征与素质修养,也会影响到文学理论研究的方式、过程与结论.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主体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主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子项的体系。通过解构德育主体体系 ,发现该主体的层次性特点 :国家 (社会 )是学校德育的原发性即本体性主体 ;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主体 ,具有派生性特点 ;同时 ,在实施德育工作时 ,教师作为实践性主体又具有替代性主体与精神自我性主体的双重结构。本文特别指出 :学生只是自己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主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 ,他只是客体而非主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出发,继而分析了宏观调控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异同点,并从部门法的调整对象、价值取向、法权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法律关系主体理论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进步代价形成的根本性因素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历史进步代价的主体性根源就在于人的个体本质表现样态的过分彰显;现代市民社会语境中历史进步代价的有效化育,有赖于人的多重本质表现样态之间的协调发展,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站在拯救和完善现代主体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对主体的解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们的主体思想对于我国现代主体的建构具有巨大启示作用:构建中国现代主体,应注重对主体人格的塑造;应加强意识形态对主体的教育和引导;应注重主体间理性交往关系的培育;应深人到主体的生活世界层面中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理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除了有国内社会主义实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大“现实根据”之外,更主要地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学理根据”。这种“学理根据”主要包括:重建“共产主义”生存理想、恢复对“资本逻辑”的当代批判和重建人类的“悲壮性”生存方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多多自创作伊始就非常注重对语言的思考,创作早期他关注语言的神性本质、自主性等本体问题。侨居国外期间,他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心灵之"光("aura),积极地探索语言的无意识结构与诗与人与环境的关系。新世纪归国后多多则把对语言的思考与历史、生命、死亡、诗歌等多方面联系起来,对语言自身的内在力量有了更深的诗性体验。通过分析多多在不同时期对诗歌语言的思考和言说可探讨语言与诗人的关系及此关系对其创作的影响,并在诗人的思考中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