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近期小说的审美意识流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的文学创作在追赶现实生活的潮流时 ,日益成为时尚文化或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个人化的写作 ,也趋向于与当代消费社会达成和解。那些热门的文学作品对现实的表现流于表面化 ,难以真正切入现实社会的深度 ,把握这个时代最内在的生活矛盾和精神危机。尽管也有一些青年作家试图揭示现实的矛盾 ,但他们也明显受到当代消费文化提示的审美趣味的影响。文学被多重力量所分解 ,因而对现实的表现和对自我的反思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力度。但不管怎么说 ,当代中国不同代的作家、不同经验背景的作家 ,都有很不相同的思想立场和美学趣味 ,也可以说一个多元化的文学表达空间正趋于形成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古代童蒙读物《增广贤文》对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处世观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处世观的要旨是“压缩自我”,而“压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我”;中国人由“压缩”而达到“保护”这种“处世曲线”的形成则缘于个体“神经质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的中产阶层的崛起是始于1978年倡导的改革开放。中国中产阶层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一群,但他们也存在自我认同的非理性、地位焦虑、心理负荷超载和相对剥夺感等负面的心理,使其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亚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提要]既往对1949-1966年的中国当代戏剧的研究,大多侧重从审美层面,考察这一时段戏剧在审美性上的得失。而极少有研究者能够超越于戏剧文本之上,反观剧作家的创作行为,从中发掘戏剧的生产机制和剧作家的主体性调适之间的博弈。尤其是在1949-1966年的过渡时期,新的国家的成立,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艺生产机制,这种博弈就尤其突出。因此,本文以1949-1966年间,主流创作标准和剧作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为中心,一方面考察作家主体创作精神与外在创作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考察他们与当代中国急剧转型的时代之关系,以此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文化转型和思想改造的复杂过程,进而探究知识阶层在过渡时期的角色变化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5.
《敕勒川年华》中一群北京知青到内蒙古敕勒川插队落户,自然环境与民情风俗的滋养和蒙民宽仁广德的熏陶教育,改变了他们简单、粗暴和僵化的处世方式。从理论教条和乌托邦幻境挣脱出来,回归日常生活的简单明晰,是这些“京娃娃”们的内在蜕变。经历过严峻而温馨的现实生活,他们开始踏上自我救赎之路。《敕勒川年华》置身于知青文学长河中未必醒目,但其深刻独到的历史反思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群体身份是个体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来源。由于受到制度与非制度性因素的排斥,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建立起积极的社会认同,造成自我身份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导致他们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疏离和对抗。通过分析媒介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认同中的影响机制,探讨它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分类、建构身份意义和自我类别化过程中起到的功能与作用,说明其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要影响作用,促进媒介发挥社会功能,承担好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们在传播学上的贡献国内却鲜见评介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人和社会。虽然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批判,但也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ChatGPT4.0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打破千百年来人类的话语主体地位,更冲出以人为本的“媒介即延伸”发展轴线,转向以媒介自我能力延伸的“媒介自延伸”之轨,人类知识权力话语模式的主体、特征以及权力关系受到巨大冲击。在梳理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媒介时代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机交互权力话语模式与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算法规制下的智能话语或将人类话语引入范式化与平庸化,造成机器知识内容权力宣示、庸语驱逐俗语以及情感话语蛊惑方面的潜在风险,需从个体“算法启蒙”及社会规制层面采取必要举措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风险范式、资本逻辑与中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问题在当代人类实践中的凸显,使其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阐释的新视域,而且也成为一种崭新的研究范式,即风险范式。立足于风险范式反思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风险,我们不难看出,风险的出现不过是资本逻辑不断展开和运行的产物,它集风险于一身,内化为一种风险逻辑。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资本逻辑的问题,如何看待资本逻辑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自然也就成为我们应当积极关注并给出正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贝克是风险社会理论的奠基人,他开创了从风险社会视角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深刻变迁的新思路,开启了风险社会研究的当代转向.贝克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风险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并积极探寻风险社会的出路.当前阶段,中国已进入高风险社会时代,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借鉴贝克的风险社会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城与乡的关系发生着急剧变化,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这就是入城的农民。这个群体有着自己合理的梦想和追求,又有着特殊历史条件赋予他们的特殊的身份负担。这个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边缘化的地位。他们只能挣扎在城与乡的夹缝中。正因为如此,这个群体的生存与命运就成了城乡关系变迁的晴雨表。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索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所达到的思想水平。通过《哦,香雪》、《人生》、《浮躁》、《愤怒》等文本的分析来呈现中国底层农民在城市中走过的艰难历程,并通过这一文学镜像,呈现作为一个时期思想水平的代表———作家思想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竟生之美的基础上,以此为扫描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工具,提出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维度是竟生之美。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竟生之美因其内在的主体悖论使其历经了从红色崇高、悲剧丑和喜剧荒诞的美态发展过程。这种主体的变奏,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审美的客观反映。竟生之美是审美主体性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崛起并繁荣,使中国女性创作在浮出历史地表之后,汇入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本文试图通过对大众传媒、受众、女性创作者三个要素的分析,展示在大众文化视域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大众传媒、男性阅读、女作家商业化追求三者共谋下,女性文学在部分读者心目中的"矮化"现象。本论文也试图指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策略的失败与误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剧,科技风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在20世纪中后期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型。当代科技风险具有现实和建构的双重属性并打破了传统风险的局限范围,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将人类置于某种全球风险社会中。在世界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得矛盾重重:一方面,科技自身演化成为当今风险的主要制造者;另一方面,科技仍被视做控制风险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当代科技风险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白璧德与辜鸿铭是近代西方和中国有名的思想家,身处一百多年前西方开始进入现代物质文明的世界大潮之中,他们都是在保守主义外衣下积极倡导古典传统的人文主义代表。文章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重要观点三个方面简要阐明他们思想的相似性,指出二者是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反思,都是英国文化哲学家阿诺德的忠实追随者,还同样极力地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们的反思和人文主义至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检视传播学理论与本土化媒介语境如何契合的机会。研究和思考传播学理论在中国突发灾难报道这一特殊的“媒介语境”下的呈现与表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在地震报道中,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免疫理论以及传统的受众理论等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从事实层面来看,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及受众理论等较之历史语境及西方社会语境,都有一定的“变异性呈现”,体现了传播理论进入中国媒介语境后显示的本土化特征。从规范层面来看,单一的媒介议程、单一而强势的舆论场、单一的媒介强效果论和消极受众理论等,都不利于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保持议程设置的多样性,保持声音的多元性才有利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廖平经学有其独特的政治视野。从这一政治视野出发,廖平对中国古典政教体系有着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反思。他批评宋儒尊孟贬荀不得其真,误解《大学》"修身"之旨,昧于时势错认"道统",先知后行,颠倒人天。这些批评既是针对宋明儒学内在的义理结构,又涉及到宋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对于思考当代儒学的发展如何超越宋明儒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多诺的否定性美学,基于本质主义的传者本位观、精英主义的精神旨趣、以及纸质媒介文化的自我受限,认为文化产业作为观念形态的载体,缺乏反思性而与真正艺术价值无缘,而且受众面对大众媒介的宰制失去主体性。这一悲观论断与当下传媒文化的发展现状相悖,受到后现代文化学者的批评。只有超越历史、大众、道德与精英的二元对立,辩证地思考大众文化文本与主流观念形态之间的裂缝与抵触,才能更好地读解艺术传播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社会精英与政治精英的关系以及当代中国众多社会精英畸形成长的背景, 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精英与政治精英形成的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而非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指出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形成不但与当代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有关, 而且与中国传统的单一制政治制度路经约束密切相关. 为减少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国外媒体关于中国女性形象的报道十分必要.运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其报道具有倾向性:关于中国女性报道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农村女性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报道议题更多集中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女性角色的定位多是消极、被动、令人同情的.文本分析也表明该报的女性报道存在着美国固有的意识形态和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