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青文学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现实主义文学风格类型的存在现实主义文学。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看,它具体呈现为三种不同的审美面相:一是在文学内容上述写特定时空中的主人公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创造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存在论内涵,二是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实践和人物语言来发展典型与铸造典型,三是在价值取向上通过作家与主人公的躬行实践与确证自我来颂扬历史的进步与生存的美好。柳青存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家自我与主人公的社会参与实践,作品较好地平衡了现实主义文学描写与规范、真实与训喻之间的固有张力,为其时社会现实、人的生存与文学发展开出了可能的药方。而其局限则在于:无所不在的政治性他律要求不可避免地会消解其存在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理想,进而危及作品的价值承诺。  相似文献   

2.
国外的风格学研究者从认知风格学入手,提出了文学风格中的一种分类:思维风格。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隐喻同时也是对叙事小说作品人物思想进行剖析、对其行为进行评论的有效工具,对思维风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尘埃落定》中有大量的隐喻,从各个方面揭示了傻瓜少爷独特的思维风格,其同时具备纯朴性、直接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小说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也因此变得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作家井伏鳟二,其作品以幽默中夹杂着淡淡哀伤的文风和用小人物讲述大道理的选材特点,在日本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文坛处女作《山椒鱼》,讲述了因头脑肥大而被困岩洞的一只山椒鱼的悲剧故事。小说虽然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展开叙述,却从中刻画出了行走在现实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姿态。以"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山椒鱼悲剧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此视角得出了作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围绕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品格这一主题 ,就其在创作理念与宗旨、选材与主人公形象塑造、悲剧结局方式与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西方悲剧是作者哲学理念先行的产物 ,塑造了有权势地位的英雄人物 ,并以主人公悲惨毁灭收场 ,从而具有崇高悲壮的格调 ;而中国戏曲悲剧则是黑暗社会现实在作者笔下的反映 ,悲剧的主人公总是被欺压的弱势群体或弱者 ,并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 ,具有引人怜悯、义愤的凄苦风格。  相似文献   

5.
围绕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品格这一主题,就其在创作理念与宗旨、选材与主人公形象塑造、悲剧结局方式与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西方悲剧是作者哲学理念先行的产物,塑造了有权势地位的英雄人物,并以主人公悲惨毁灭收场,从而具有崇高悲壮的格调;而中国戏曲悲剧则是黑暗社会现实在作者笔下的反映,悲剧的主人公总是被欺压的弱势群体或弱者,并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具有引人怜悯、义愤的凄苦风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初是西方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开始,也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这2种相互对立的文化风格共存共融的时期。《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主人公霍尔顿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其察事观物的视角以及自我颠覆的叙述模式同时体现了他主体意识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特征。霍尔顿这种矛盾而多重的意识状态正是美国50年代初矛盾而多重的社会文化风格的现代隐喻。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最杰出的作品《金色笔记》,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格,而且表现出一种时代精神。《金色笔记》的叙述结构采用了元小说叙事策略。该小说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展现主人公安娜的生活。《金色笔记》的叙述结构看似凌乱、支离破碎,实际上非常严谨,而这恰恰烘托了从分裂到整合这一主题。对该小说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来安排相互贯穿与映衬的故事情节。从分析主人公安娜创作的笔记入手,领略其独特的自我叙述模式,从而揭示从自我分裂到整合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8.
《警察与赞美诗》以小人物为作品主人公,成功运用情景反语修辞艺术,叙述语言于幽默中带着残酷,故事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料,集中体现了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功能文体学对评价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作为联系语言学与文学鉴赏的桥梁,功能文体学用来指导小说风格翻译尤为重要.它能够从语言多层面来分析文本的各种文体特征,从而解决在翻译过程中其他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内容层次上的“假性等值”等问题,即内容层次上风格遗失的问题.就小说本身而言,它的文体特征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小说的文学价值,所以对于译者来说用恰当的手法分析并传达原作的风格关系到翻译之成败.作为功能文体学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表示与情景有关的交际角色关系.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的对话体现二人关系的发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因此该部分文本的准确传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小说具有经典的“冰山体”叙事风格。运用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人物对话进行语用分析。从整个语篇考察男女主人公是如何发起话轮或转换话题的。依循双方在谈话过程中的态度和角色演变的四个阶段对其对话进行细致解读,逐步挖掘对话背后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真实意图,从而揭示了男主人公已经沦为“迷惘”一代的代表,也预示着女主人公从此走上了坚强、独立的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郁达夫小说中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探讨其小说的两性意识的病态特征及寻找精神出路时所陷入的误区,并以此作为把握郁达夫小说抒情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心理世界的窗口,为我们疏理其小说风格演变提供部分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沉沦>深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自我必须侍侯外部世界、超我、本我三个主人,同时尽力和解三者之间的冲突.<沉沦>的主人公的自我受到外部世界、超我、本我三者包围和威胁,自我又不能协调三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了主人公人格结构各层次的失衡,使其灵魂无处安身,最终主人公选择以悲剧形式来成全"自我"的心愿.从弗洛伊德人格分析理论来审视<沉沦>,主人公人格结构各层次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就小说的风格与篇幅的长短而言,<萧萧>与<八月之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却有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遭遇和命运.本文旨在从福克纳和沈从文的乡土情结出发,通过对莉娜和萧萧类似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同的民族性格、宗教和道德观念的分析,来探讨她们是如何保持宁静心灵和完整人格的.  相似文献   

14.
《洪堡的礼物》中的主人公洪堡运用攻击和施虐的方法来对付荒诞世界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因而陷入躁狂、死亡的境地,而另一位主人公西特林则通过自由联想与人格完善来释放压力,调和实利主义与精神追求间的矛盾,最终在荒诞的世界中幸存了下来。索尔.贝娄通过对作品中两位主人公的精神探索及结局进行刻画,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家及现代人类生存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一个单独活动或数个在一起活动的主人公为主线,按其活动足迹,来串连起各种独立的生活场景及各个独立故事的结构模式,我们称之为“流浪汉小说结构”。作为西方长篇小说基本结构模式之一,“流浪汉小说结构”具有环境与人物游离、每个具体故事完整鲜明以及作品人物性格和所描写事件富于传奇性的特点。这种结构特征决定着此类作品人物形象的浮雕式、作品画面的长幅生活画卷式以及风格上貌似传奇实则平凡化的艺术效应,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出生的女性写作者与其笔下的主人公存在很大的同构关系。本文从写作者的成长历史、文化背景和生命体验三方面来分析其文本中男性对爱情的独特姿态,男性在此已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成为女性实现其欲望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罗斯是当今美国文坛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创作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反生活》是罗斯系列自传性小说之一,写作技巧独特,叙述内容跳跃性强,一反传统小说的风格,具有超现实主义特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超现实主义下意识书写,虚幻与现实相统一的理论来解读《反生活》的创作技巧,从而探析主人公对自身犹太文化身份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药》的情节、主题、风格都得益于异域文学的营养。《药》的选材与东欧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题材一脉相承,其构思与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做脏活的工人和白手的人》十分接近,《药》的主人公形象与尼采的“超人”本质相似,艺术手法上秉承了安德列耶夫、陀思安耶夫斯基的特色。鲁迅倾心于西方文学的原因在于他的潜心研究,深入洞察,这就使他的《药》具有区别于西方文学的更为深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是一篇优秀人物通讯,其突出特色就在于以感情为主线,串连起主人公一个个传奇而感人的故事;选取典型的细节来展现主人公的情感;侧面描写,用群众朴实的语言和行动来体现主人公;以物寄情,以物喻人的手法更增添通讯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初的德语小说《变形记》与《荒原狼》中,卡夫卡与黑塞分别塑造了带有自喻意味的动物性形象虫与狼。在塑造形象时,作家安排的主人公入场与退场的方式、主人公作为内视者与外观者的关系以及主人公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既蕴含了自身对社会群体的疏离心理,又表现出同一时代的独特风格。两者分别采用了空缺与重复的手法,给予读者以大量留白和几近铺满的不同阅读体验,亦对应了奥尔巴赫后景与前景的写作理论。从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切入,通过比较卡夫卡与黑塞塑造形象的方法,可探讨隐含其中的文化心态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