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我曾撰写过一篇《关干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其中一个问题谈到“汉军旗人的从属问题”,也就是清代八旗中的满汉民族成分问题。我提出了清代汉军旗人的民族成分的标准,只能按当时是否出旗为民作为一条杠杠的看法,认为:凡是既已出旗为民的大量汉军旗人,或因罚入旗后又改回民籍的,如康乾时期有名的陈梦雷、方苞等即是其  相似文献   

2.
保甲是清代地方州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充当清王朝统治人民的耳目和工具。旗人保甲也不例外。 但是还应看到,在清代初期,保甲制度作为中原内地传统的统治方法,曾限行于汉族住区,旗人“俱隶八旗”“别有所辖”,地方有司不得过问,享有特殊待遇。因此,旗人从不编保甲到编查保甲,又标志着八旗制度的某种变化,意味着清初以来“旗民分治”状况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八旗汉军是清朝社会中游移于旗与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八旗汉军建制完成至乾隆皇帝令汉军出旗为民这一历史时期汉军的遭遇命运。汉军建制完成使得辽东汉人由明王朝统治下的边民变成为八旗体系中的旗人,乾隆时期允许汉军出旗为民又使得汉军获得了选择身份的自由。在清朝统治与八旗汉军身份变化的调控与制衡中,汉军来源于汉人以及清朝统治者始终与汉军保持着的疏离感使他们最终被政府所抛弃。汉军的出旗不仅有利于八旗制度和清代社会继续有序地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对汉军旗人身份认同中既依靠、利用,但又疑虑、排斥的趋向也得到了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4.
清代八旗领属问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清代八旗按照皇帝与宗室王公的分别领有而分为上三旗与下五旗,如果再进一步提及上三旗与下五旗所包括的旗分,通常的说法是只对满洲八旗而言,即皇帝自领镶黄、正黄、正白满洲三旗为上三旗,宗室王公所统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旗满洲为下五旗,八旗中的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不在皇帝与宗室王公所领有的范围之内。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对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相似文献   

5.
在喇叭沟门满族乡及其附近地区,主要的满族成员均系随清朝入关并被编入内务府旗分的彭姓汉人。本文以对这一地区的几次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清代官私文献与口述资料,稽考他们真实的来源与家世,探讨这样一个汉人群体是在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保持着认同于满族的心态,从而加深对八旗内汉军旗人身份认同复杂性的认识。调查发现,当地“满族文化”的“建构”有种种与史实难以契合之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种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足以促使学者对民族史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清初蒙古八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谓“十一旗”的问题 《清太宗实录》天聪九年二月丁亥条记载:“编审内外喀喇沁蒙古壮丁共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三名,分为十一旗”。这十一旗是指蒙古八旗和古鲁思辖布一旗、俄木布楚虎尔一旗及耿格尔同单把共管的一旗。古鲁思辖布等三旗共有9,123名壮丁,占此次编审壮丁总数一半以上。有的学者认为:“这三旗肯定仍然隶属于原有的八旗满洲之下”。这一看法似可商榷。  相似文献   

7.
清朝是满洲民族建立的政权,八旗制度是其存在的基础。八旗制度是统辖以满洲人为核心的旗人行政组织,同时也是军事组织。入关以后直到雍正朝,八旗制度除了行政、军事性质外,还保留入关前后全国那种浓厚的部族式、封建式统辖组织形态,具体地说就是佐领。佐领不完全隶属于皇权之下,对于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来说,皇帝是统领镶黄、正黄、  相似文献   

8.
知识荟萃     
“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兰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兰四旗,共为八旗。每旗(满语称“固山”)下辖五参领(满语“甲喇”)每参领辖五佐领(满语“牛录”)。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吋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作为一个军事组织,  相似文献   

9.
清代八旗索伦的旗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八旗索伦的旗学教育麻秀荣,麻晓燕,那晓波八旗索伦人是指清初陆续编入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城、呼伦贝尔等地驻防八旗和布特哈打牲八旗之内的,以及移驻京旗和远徙新疆编入索伦营驻防的鄂温克人。有清一代,他们曾是满族统治者赖以维系其统治地位的重要的军事政...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对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防止驻防旗人成为当地土著居民.但是在长期与当地人民共处与交往中,驻防八旗却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以驻地为籍的土著.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统治者为适应情况的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的产物.驻防旗人由客民转变为土著居民,不能等同于民族融合,但它标志着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刊布十件满文房产契书的基础上 ,对清前期北京旗人房产交易的形式、内容、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指出至迟到乾隆前期 ,八旗内部已经存在典、抵押、活卖、绝卖等多种不动产转让形式。本文还对满文契书中所蕴涵的有关北京旗人语言应用情况的信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柯尔克孜族东迁黑龙江地区考实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来自叶尼塞河上游,是从特斯河和厄勒得河流域起程迁往黑龙江的。他们原为准噶尔属民,随厄鲁特诸部台吉归附后,清廷恐其日久滋事才决定迁往黑龙江。其东迁共分两批,第一批是在雍正十一年,第二批是在乾隆二十二年,都经北路,并未行经南路。东迁后第一批被编入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驻防八旗,披甲为兵,享有旗人身份和待遇;第二批被赏给布特哈、呼伦贝尔八旗官兵为奴役使,身份低下。  相似文献   

13.
清政府对旗人的司法惩处经过了由免发遣到发遣的变化过程.从清中期起,被发遣之旗人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清中期旗人发遣的案例分析,考察其发遣之罪由,说明清中期统治者对旗人的司法管理是清政府加强八旗内部治理的表现,也是为维护帝国统治作出的调适.  相似文献   

14.
清太祖努尔哈齐初创的八旗组织,是“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具有军事职能,而且还具有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的职能,不存在兵饷的问题。朝鲜人李明寏在《建州闻见录》中写道:“凡有战斗之行,绝无粮饷军器之运转,军卒皆能自备而行。出兵之时,无不欢跃,其妻子亦皆喜乐,惟以多得财物为愿。如军卒家有奴四、五人,皆争偕赴,为抢掠财物故也。”(见《明清史料丛刊》第八、九种)八旗兵丁的生活来源和军事装备,主要靠采集山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南方的土家族,历史上也曾建立过与满族八旗制度类似的旗镇制度,学术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仅述其略。旗镇制度,或称旗制,在土司统治时期,广泛存在于土家族地区。史载:湘西永顺土家族地区,“各乡在土司时,为五十八旗,……以七字为句,每一字一旗,共为五十六旗,后添靖、谋二字,共为五十八旗。此外更有戎猎镶、苗米房、鼓吹手六旗、伴当七旗、长川旗、散人旗、总管旗”。在与之相邻的“保靖土司,旧设虎、豹、广、智、谋、勇、威、驱、彪、胜、亲、利、飞、良、先、镇,共十六镇,共十六旗。”直到清代改土归流很久以后,“居民相称,犹语某人为某旗者”。在鄂西土家族地区,情况亦大致相类。如容美宣慰司等地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中华服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象征符号之一。她既是历史发展和时代创新的产物,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标志与见证。满汉交融的清朝旗装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旗袍,最初源于满族妇女的日常穿着,即旗人之袍或旗装。在清朝初期,旗人之袍与当时满族人的狩猎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7.
清代鄂温克人农耕的土地经营方式杨淑芳,那晓波清初南迁以来,伴随着黑龙江地区驻防八旗制的确立和驻防官兵旗地的相继设置,编入旗籍的鄂温克人自然也就在旗地的圈拨过程中获得了从事农耕的土地。”随之农耕经济逐渐成为鄂温克族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于是便在更为广...  相似文献   

18.
荆州旗学的始末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陵县荆州城,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八旗设防,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首义,其间二百二十八年,东城可谓旗学林立,民族教育甚为发达。 设防之初,满族、蒙古族旗人按牛录设学,名为牛录官学,只招该牛录兵丁子弟。这种官学实际上是一种半私塾性质的义学,其教习(老师)之束修(薪金),学生之膏火(生活  相似文献   

19.
塔兰奇原系卫拉特语“农民、耕作者”之意,历史上专指准噶尔五国珲台吉时代被强制迁移到准噶利亚、特别是伊犁一带的维吾尔农民。清朝平定准噶尔后,为了巩固对新疆的统治,在伊犁设置了政治、军事基地。作为在当地解决伊犁将军属下官兵的粮食供给问题的措施之一,实行了把维吾尔人迁移到伊犁河谷屯田的计划。这些维吾尔屯田与满洲八旗兵的旗屯、汉人绿营兵的兵屯相提并论,被称为回屯,亦称伊犁屯田回户、伊犁种地回子。此制度沿袭于准噶尔的塔兰奇移民办法,故土著伊犁人将回屯的维吾尔农民称为“塔兰奇”。塔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清代八旗制度的全面实施,大批赫哲人被编入八旗,成为披甲旗丁。出于强化清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清政府相继把赫哲旗丁由三江流域迁往北京、盛京、齐齐哈尔、黑河、珲春等地驻防,致使清代赫哲人的分布范围远远超出了三江流域。康熙五十三年,赫哲人以旗丁身份首次迁入珲春。乾隆至同治年间,又有一定数量的赫哲人迁入该地。到清末,珲春赫哲人已达1682人,成为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