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宏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49-54
鲁迅本人深受基督教观念的影响,他《野草》中的哲学思想有基督教因素。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一从鲁迅对耶稣形象重塑角度来看鲁迅的描述与《圣经》记载的似与不似;二看鲁迅对地狱的想象和对语言遭扭曲现象的考察背后的基督教因素;三是分析“过客”哲学与天国哲学乃至基督教“过客”精神的关联;四是论述《野草》反抗绝望后重回信、望、爱这些神圣价值之思路及其与基督教观念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探讨,可加深对《野草》哲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秦方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1):13-19
从《野草》的创作时间 ,结合 192 5 - 192 6年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 ,并吸收借鉴已有的有关鲁迅、许广平爱情生活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野草》是鲁迅用象征笔法记录自己在恋爱过程中思想流动、感情激荡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成仿吾与鲁迅的关系也颇受学者关注。据鲁迅的学生之一荆有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的第一集小说《呐喊》出版后,(中略)成仿吾一次不很客气的批评,使先生耿耿于心者,达至十数年。无论谈话里,文章里,一提起创造社人,总有些严厉指摘或讽刺。《〈呐喊〉的评论》引发的鲁迅与成仿吾的论争,以及以1927-28年鲁迅与后期创造社之间的激烈的革命文学争论,是历来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然而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成仿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这样的战士"是文化批判的战士而不是政治斗争的战士。"无物之物"是指的以封建礼教为基础的强大的封建专制文化。"无物之阵"是由被封建礼教文化浸润入骨的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无物"则没有象征意义。《死火》是以意象象征的诗意化方法表现的作者的一场激情与理智的对话,描绘了作者从充满热烈的改造社会的青春激情到陷入苦闷和再次燃起激情重新投入战斗的一段特殊的思想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5.
郭彩侠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391-393
一向被认为是"孤独者的心灵独白"的《野草》其实或明显或隐秘地存在着多重话语。本文的话语主要取其字面意义,即是言语交流单位,一种具有指向性的表述;话语类型主要是按照话语指向的目的来划分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野草》文本的解读,来梳理这些互相交织的多重话语。 相似文献
6.
黄献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1):72-78
《野草》有很明显的现实指向性,但那只是“表”而不是“里”。《野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那只是“流”,而不是“源”。《野草》的根深扎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尤其是华夏远古的神话里。《野草》和《山海经》在结构、人物形象、意象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野草》受《山海经》的影响不仅有据可查,而且有其现实的土壤。正是借助华夏远古神话原型,《野草》穿越了历史幽深的隧道,重新把我们带回到那荆天棘地的远古世界,把沉埋在我们民族心灵底层无数世代的悲欢哀乐重新打捞上来。也正是借助神话原型,鲁迅将个人的命运纳入到民族的命运,并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伟大的守夜人。 相似文献
7.
《野草》问世以来,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并不断地由此引发出学术研究的前沿或热点问题。这里对国内外《野草》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动态进行了简略地梳理和描述。对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或观点进行了简括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慈明亮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65-67
通过对鲁迅《野草》的文本分析,以死亡和梦这两个意象为基点,力图寻找鲁迅心理投射的基本模式,以达到对《野草》意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李多利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3)
鲁迅思想的矛盾性集中体现在他的《野草》中.这种矛盾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充满着结构张力的逻辑两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纷繁复杂的呈现在文本中,使得《野草》表现出多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立人思想是鲁迅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与早期的进化论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等相比,鲁迅的立人思想伴其终生,学术界对这方面的论述较多。但相比之下,研究者对《野草》中立人思想的探索则是极为薄弱的。 相似文献
11.
李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109-112
<野草>大量采用梦幻、暗示、讽喻等表现手法,想象奇崛高超,语言醇美隽永,诗意浓郁,声色兼备,使这部散文诗集至今仍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就文学的艺术性而言,诗情美、画意美、音乐美是<野草>语言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现代讽刺大师,散文诗《野草》中的讽刺艺术由于其真实的讽刺生命,经过"特别一提"的讽刺手法,表现出"旨微而语婉"的讽刺美。《野草》的讽刺渊源起于鲁迅对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主旨,以及批判对象的滑稽荒诞,是鲁迅外冷内热的人格投影。 相似文献
13.
14.
刘李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101-103
纵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鲁迅把他对社会、人生的“小感触”隐藏在象征性的形象中,营造出一种冷峻幽深的艺术境界。而在各种象征性形象中,色彩的象征是非常突出的。在《野草》中鲁迅着意描绘三类色彩:灰黑、白、红。鲁迅运用灰黑这两种冷色调来象征暗示那个阴暗的社会和他自身惆怅悲凉的心理;白色被赋予了双重的象征意义:一是孤独抗争黑暗现实而引起的绝望、虚无情绪;一是执著构建美好未来所激发出的充实、圆满心境;红色则传达出鲁迅对于社会的愤怒和复仇,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于希望的追求和生命的礼赞。可以说,鲁迅笔下象征性色彩形象的选择和色彩意境的铸造,使《野草》拥有了更为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云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23-128
鲁迅在《野草》中最终并没有通达佛陀所说的悟的彼岸,而是仍然站在了坚实的大地上,这是鲁迅与佛陀的最大不同。如果说佛陀的超越是对于涅槃寂静的执意追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向上超越”,那么,像鲁迅这种执意活在人间,在无物之阵中一直战斗到死的超越,则可以称之为“向下超越”。虽则鲁迅与佛陀在最终追求目标和超越模式上是根本不同的,但是在其他三个圣谛,即“苦谛”、“集谛”与“道谛”上却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乃至相通。从鲁迅与佛陀的相同之处,我们看到的是鲁迅与佛陀的精神相遇,而从其不同之处,我们看到的则是鲁迅与佛陀各自的伟大。 相似文献
16.
吴翔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9-45
鲁迅的思维意识中始终潜存着一种辩证的否定意识,它深嵌于鲁迅关于自我及其归宿的认识中,沉淀在鲁迅关于个人在历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找寻中。在《野草》中,内外压抑之苦的双重谛视、生死临界处境的双向考量是其否定意识的辩证呈示。鲁迅否定辩证法的实践基点是主体的行动,在人与存在的互动中透析民族整体生存的历史过程,藉此确证主体的精神品格和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崇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141-145
《野草》中其实存在着一个独特的植物系统,它们既可以担任各类背景(包括自然、抒情、与文化层面),又可以和谐并存。《野草》中也有一种等级序列,既有高度标准,又有价值判断,而最终还是回归野草本位,并以此进行自我改造与补偿。在《野草》植物系统构成的隐喻世界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以《过客》为代表的对终极关怀的探寻,又能察觉出其间技艺与人格的现代性追求。 相似文献
18.
“冥冥中信任的只有鲁迅”——《野草》与张承志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6):80-83
鲁迅的《野草》 ,不仅催动了张承志的散文创作的新探索 ,而且唤起了他的大散文意识。与其说张承志在解读鲁迅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不如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这绝非单向的被动接受 ,更多的是心与血的沟通和回应。于是 ,张承志的散文越来越烙有了鲜明的《野草》遗风 ,甚至一些具体篇什都可作比照性阅读。尤其是两人对散文文体的认同 ,既是鲁迅对张承志散文创作基质的深层召唤 ,也是张承志对鲁迅大散文遗产的文体彻悟 ,更是彼此心灵的默契与精神的共鸣。可以说 ,鲁迅完成了《野草》 ,也将一个真实的鲁迅留给了后人 ,张承志借《野草》体认了鲁迅的真实 ,更成熟了一个散文家的“自我”。 相似文献
19.
马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81-84
对鲁迅《野草》中《影的告别》、《过客》、《死火》三篇作品综合比较,从反抗绝望、爱的悖论和探寻希望三个角度,观照鲁迅心路历程中的绝境体验,并探求对其内涵的更深一层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刘茸茸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3):76-80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叙述中无法绕过的一个话题,《野草》作为鲁迅内涵最复杂、丰富的作品,不同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大都以相当的篇幅对其进行了解读。1930年代以来各时期的大陆学者对《野草》的解读凸显出不同的内容,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文学史塑造出的鲁迅形象;而海外学者以其新颖的解读视角为文学史叙述带来了世界性的宏大视角。通过梳理各个时代和不同语境下《野草》在文学史叙述中的变迁,能够揭示文学史叙述模式和解读视角的某些内在规律,为文学史叙述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