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某自2007年3月开始在某公司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3月,刘某在上班时受伤,经鉴定构成残疾,刘某要求公司为其申报工伤,公司告诉刘某:“你和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没有劳动关系,不能申报工伤。”请问: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吗?在此种情况下能否申报工伤?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5,(6):103-104
请问:我于2003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和总公司签订了一个用工协议,协议规定我必须在公司工作5年方能离开,否则必须每年支付1000元的培养费(共5000元),其实我在公司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2003年底,公司调我到下属公司工作,我又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有限期一年,劳动合同中没有提到原协议的问题,但也有一条规定我仍然要在分公司工作5年(这一条超出了合同的期限)。2004年12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现在分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关闭,总公司要求我到其他部门工作,我认为该公司不适合我的发展,就不准备继续签劳动合同,请问,这种情况下我需要支付培养费吗?公司可以此扣留我的档案吗?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5,(2):103-104
刘某1986年从学校毕业分配至某设计院工作,一直工作到1995年。1995年的12月10日,刘菜与设计院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995年12月20日,该院制定了职工奖惩办法等8个文件,其中《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暂行办法》中第四条规定一“职工违反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等各项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不履行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10,(5):44-44
问:我于2009年12月1日提出离职,注明工作至12月31日。公司文件规定,年终奖发放对象为12月31日在册员工。2010年1月18日,公司发文把计发年终奖的日期改为2010年1月8日在册的员工。请问我能拿到年终奖吗?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5,(7):102-102
请问:我于2001年12月进入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即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2002年10月26日担任公司工会委员,任期一年,即2002年10月26日至2003年10月26日。2003年1月17日公司通知我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岗位了,所以不能再和我续签合同。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月23日正式离职期间我按常规照常工作,和公司存在着劳动事实关系。但是我的工会委员任职期未满,按工会法第十八条规定:“非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或者工会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职期满。”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4,(4):57-57
人才瞭望编辑:我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将于2004年12月31日同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我打算不再续约。但今年的年终奖在明年初发放,此时已不在单位了,我曾向单位提出,可单位向我出示了一份单位的《年终奖评审发放办法》,该《办法》第一条规定:“年终奖的发放范围为发放时在册的全体员工”。由于我已不属年终奖发放时在册的员工,单位以此拒绝向我发放年终奖,请问这合法吗?我可以拿到年终奖吗?读者:季风季风读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  相似文献   

7.
由“四科一局”(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交流展示大会”即将于1996年12月27日在北京举行,会期4天。据9月19日组委会在国家科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这样的交流展示大会,在过去的三年中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与前三届相比,本次大会从内容、规模、层次等方面都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程成 《人才瞭望》2009,(2):49-50
案例: 钟玫等6名女工是2004年6月进入远程公司的,合同一年一签。转眼到了2008年6月,远程公司考虑钟玫等6名女工懂技术、有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必须继续留用。可由于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怎样能继续用工又能避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呢?远程公司领导一番商议后,有了“妙招”:  相似文献   

9.
乔博娟 《人才瞭望》2016,(23):35-36
本期案例表明,劳动关系双方均应知法、守法、用法,才能在维护合理权益的基础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内退人员重新就业,工伤认定有保障 案例: 2008年10月,企业内退人员刘某到某物业公司工作.刘某与公司续签3次用工协议,最后一次用工协议约定合同期限至2012年12月14日,但物业公司并未为他缴纳社会保险费.2012年10月4日,刘某在工作时受伤,刘某认为自己应属于工伤,要求物业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5,(8):102-102
案情简介:中日合资的某广告艺术公司,主要从事广告制作、室内外装饰、承办国内外展览等业务,李某于1991年5月1日应聘到公司主持市场部工作,并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公司为其配置了传呼机,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大发汽车一部供其使用。1992年8月,又送其到日本培训3个月,当时签订了培训协议,规定李某在研修后两年内不能辞职。李某回国后为公司仅仅服务半年,即辞职到另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多次与李某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但他始终回避违约责任问题,交接工作也未积极配合,造成公司多种业务工作陷入混乱,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请问:我在一家公司已经连续上班八年时间了,按《劳动合同法》第14条“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再过两年,我就可以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了。可有的人说,这里的“十年工作期”不是从我来该单位上班时开始计算,而是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日(2008年1月1日)起开始计算。请问,这“十年工作期”究竞从何时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12.
案例:1993年1月3日,上海某合资企业与林×签订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至1997年1月2日止。 1996年1月4日,林×购商品房一套,约合人民币24万元,按该公司人事劳动合同中购房补贴政策,获购房补贴10万元,并签订了购房补贴协议书。双方约定: ●林×从获得补贴之日起,需为该公司服务5年以上 ●林×在接受补贴后,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在不到5年的服务期限即离开公司,则应偿还相应比例的补贴。(未满1年100%,未满2年80%……)  相似文献   

13.
王玉信 《人才瞭望》2006,(7):103-103
案情简介 某外资公司2000年招聘林某为本公司职员,并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待遇较好,林某在工作中积极肯干,成绩突出,公司为了让其进一步熟悉业务,提高工作业绩,决定送其出国培训,并为此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公司从2001年12月始送林某出国培训,承担全部培训费,林某应在培训结束后为公司服务5年。如果林某中途离开公司,须按每服务1年递减1/5培训费的标准赔偿用人单位培训费。  相似文献   

14.
张鹏 《人才瞭望》2003,(11):55-55
【案情简介】上诉人(原审被告):某书店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某王某于1987年商调到某书店工作。1993年12月在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时,王某与某书店签订了1年期劳动合同。次年12月,双方又续订了2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双方于1996年12月底再次续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1999年12月31日止。1999年12月30日,某书店准备与王某续签劳动合同,并由该店经理、支部书记及办公室主任与王某洽谈此事。该书店办公室主任高某将一份乙方名字栏填写为“王某”的《×书店全员劳动合同书》出示给王某,王某即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某书店只…  相似文献   

15.
2002年7月24日,未满16周岁的刘某经亲戚介绍到李某开办的汽车修理门市当学徒工,双方口头约定刘某在李某处干力所能及的活,李某给提供食宿并传授修车技术。同年12月l5日上午,刘某经李某妻子同意外出修车,刘某到达修车地点后即钻到车身下拆卸车底盘螺丝,在拆卸过程中,车辆突然被另一车撞翻,将刘某摔伤。刘某先后  相似文献   

16.
案情 刘某在经营多媒体光盘的甲公司上班,逐渐了解了多媒体光盘的设计制作过程和市场特性。在高薪的吸引下,刘某想跳槽到另外一家多媒体光盘公司,但因在进入甲公司时,曾经和公司签订协议,约定刘某在离职2年内,不可以到其他竞争对手公司上班。请问:在刘某离职后.甲公司能否禁止他到其他竞争对手公司上班?如果坚持要去的话须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案例:小张2007年8月大学毕业后,应聘在某物流公司,当时劳动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是1年。2008年9月,小张要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但是老板给其的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却是“某贸易公司”。小张知道,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两次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14日,潍坊市隆重举行第三届外国专家“鸢都友谊奖”颁奖仪式,为8名在潍工作的外国专家颁奖。  相似文献   

19.
王玉信 《人才瞭望》2008,(9):108-108
某外资公司2000年招聘林某为本公司职员.并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待遇较好。林某在工作中积极肯干,成绩突出,公司为了让其进一步熟悉业务,提高工作业绩,决定送其出国培训。并为此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公司从2001年12月始送林某出国培训,承担全部培训费。林某应在培训结束后为公司服务5年。如果林某中途离开公司,  相似文献   

20.
1976年4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在自家车库成立了“苹果公司”,仅仅4年时间后的1980年12月12日,“苹果”股票就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