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红白两色相间的黎巴嫩国旗中央,挺立着一株良材蓊郁、树叶繁茂的杉树,这就是驰名世界、被黎巴嫩人民奉为“国树”的黎巴嫩雪杉。黎巴嫩雪杉之所以被黎巴嫩人奉为国树,是因为这种树  相似文献   

2.
穆萨·萨德尔1928年出生在伊朗,1954~1957年在伊拉克求学,1959年来到黎巴嫩,成为黎巴嫩什叶派宗教和政治领袖,使什叶派进入黎巴嫩的权力中心,什叶派宗教领袖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可以说,他改变了黎巴嫩什叶派,也改变了黎巴嫩。  相似文献   

3.
穆萨·萨德尔1928年出生在伊朗,1954~1957年在伊拉克求学,1959年来到黎巴嫩,成为黎巴嫩什叶派宗教和政治领袖,使什叶派进入黎巴嫩的权力中心,什叶派宗教领袖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可以说,他改变了黎巴嫩什叶派,也改变了黎巴嫩.  相似文献   

4.
黎巴嫩的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这个地中海东岸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实用主义,当今世界,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像黎巴嫩那样对各种教育方式采取兼容态度的国度了。一、高等教育的特点黎巴嫩是中东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国内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黎巴嫩的高等教育以私立、民办为主的特点。在黎巴嫩的21所大学中,黎巴嫩大学是唯一的一所公立大学,由此可见其私立大学的比例之高了。  相似文献   

5.
黎巴嫩纪事     
在阿拉伯世界,黎巴嫩是一个小国.然而,与多数阿拉伯国家相比,黎巴嫩在政治、历史、经济和风土人情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笔者曾在黎巴嫩生活了4年.4年期间,笔者几乎跑遍了这个正在遭受战争磨难的国度,耳闻目睹的种种情况至今记忆犹新. 雪松——独立的象征地处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山区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各种针叶植物的生长.在黎巴嫩生长的各种杉、松、柏等针叶树中,尤以雪松最为名贵.雪松又称黎巴嫩杉,在圣经中被称为“上帝的杉树”.在黎巴嫩的国旗上和钱币上都印有雪松的图案.1941年黎巴嫩宣布独立后,雪松成为这个国家独立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自20年前黎巴嫩爆发内战以来,黎巴嫩人今天才首次对国家的前途表示乐观。他们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阿拉伯世界里,黎巴嫩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1975年以后的十多年来,黎巴嫩几乎一直战火连绵,冲突不已.象黎巴嫩这样战乱时间延续之长,人民受难程度之深,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0.
肖凌 《阿拉伯世界》2005,(6):21-23,48
叙利亚与黎巴嫩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到暗杀后,黎巴嫩问题成为继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之后的中东又一热点.黎巴嫩问题的走向深刻影响着叙黎关系及中东局势甚至美国的中东战略.叙利亚在整个事件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国内局势基本按美国意图向前发展以配合其“大中东”战略构想,尤其在美、法的联合打压下,叙陷入严重的政治外交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1.
黎巴嫩与叙利亚有着传统"特殊关系"(叙利亚视黎巴嫩为叙利亚一个省,并非主权独立国家),以往黎巴嫩的内政和外交受叙利亚影响很深,甚至其内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叙利亚左右和控制.而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与黎叙关系有一定相似性,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受到大陆影响非常深刻.并且与黎叙关系相似,我国民主政治仍然处于上升发展期而并非完成期.黎巴嫩不可能追随一个看不清未来的叙利亚同理,中国的未来也影响着台湾的走向.而本文将从黎叙关系和两岸关系的角度,把黎巴嫩自身、中东地缘政治和国际大国三方面因素与台湾统独之争和台海地缘政治结合起来,尝试说明黎巴嫩应对叙利亚而调整外交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叙利亚与黎巴嫩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到暗杀后,黎巴嫩问题成为继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之后的中东又一热点.黎巴嫩问题的走向深刻影响着叙黎关系及中东局势甚至美国的中东战略.叙利亚在整个事件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国内局势基本按美国意图向前发展以配合其"大中东"战略构想,尤其在美、法的联合打压下,叙陷入严重的政治外交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13日,以色列和黎巴嫩同意停火的消息传来后,远嫁黎巴嫩的中国媳妇赵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黎以冲突爆发后,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多次打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回国,而且可以带上丈夫与孩子。但是,赵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战争需要她的身为医生的丈夫留下,而她则深爱着丈夫和儿子。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只知道黎巴嫩有一座太阳城——贝卡平原的巴勒贝克.到黎巴嫩工作之后,才知道黎巴嫩的舒夫山区,还有一座月亮城. 舒夫山在黎巴嫩中部,是基督教和穆斯林德鲁兹派居民混居区.那里有繁星般的城镇、村落,德尔卡马尔就是这些星座之一. 这些城镇、村落,彼此炊烟相招,歌声相邀.叮叮(口当)(口当)的基督教堂的钟声和悠扬高亢的宣礼声,随着白云、轻风,飘荡在幽静的山谷.  相似文献   

15.
黎巴嫩的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这个地中海东岸国家的开放政策和实用主义,当今世界,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像黎巴嫩那样对各种教育方式采取兼容态度的国度了.  相似文献   

16.
黎巴嫩,面积最小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位于地中海东岸,亚洲西部,数十年来一直是运输、贸易和金融的重要中心.黎巴嫩以其沙滩海岸及沿岸的绿色山峦闻名.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两个的黎波里,一个是我们现在参观的黎巴嫩西北部港口城市,一个是利比亚首都."80年代,我们在黎巴嫩工作时,两位陪同我们参观的黎波里旧城的历史学教授向我们介绍说.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黎巴嫩的的黎波里在地中海东部,俗称东的黎波里(今译成特里波利);而另一个的黎波里在地中海西部,俗称西的黎波里.  相似文献   

18.
黎巴嫩社会主义运动是中东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巴嫩共产党的发展虽历经挫折却从未断裂,大致经历了艰难发展期、内战斗争期、低潮奋进期三个阶段。该党在批判性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弊端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社会现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近年来,黎巴嫩共产党面临着来自党内外的诸多困境与挑战,未来探索社会主义的前途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当今黎巴嫩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伊米丽·娜苏尔拉于1935年出生在黎巴嫩南部克弗尔山村,少年时家境贫寒,靠移居美国的舅父资助才完成中学、大学学业。1958年,她从贝鲁特美国大学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后从事新闻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至今已出版作品16部,其中大部分著作被译成英文与法文,小说《辉煌的一页》则编入黎巴嫩和埃及的中学教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伊丽  相似文献   

20.
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原是一个山河锦绣、风光旖旎的美丽国家,素有“中东的瑞士”之称。黎巴嫩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仅为300多万,但地理位置优越,加上独特的历史条件,因而经济十分繁荣,文化比较发达。首都贝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