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为了尽快地把农业搞上去,必须正确认识和严肃对待人民公社的所有制问题。农村  相似文献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成果,已有研究多以产权、绩效、制度变迁等视角对其确立进行解析,但缺乏从文化传统和官民互动等维度的探讨。为此,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及其内涵出发,基于小传统的排他性、大传统容纳性及二者互动等维度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社会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小传统对大传统的排斥建构了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微观基础;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渐进式接纳确立了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双向互动则是内嵌于承包责任制形成过程的文化机理。为发挥大传统与小传统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双向推动作用,从传统改造、文化协调和提高文化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的概念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成,物体形状隐喻属于空间隐喻的范畴.文章通过对物体形状的景基本概念"大、小"的隐喻认知模式及语言表达的英汉对比分析,探讨了物体形状隐喻在规模、数量、社会地位、性质、年龄、品质、强度、程度等概念域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推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小政府是从大社会中产生的,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凌驾于大社会之上,但却始终取决于大社会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环境等。本文通过公与共的视角并结合“小政府大社会”的圆锥关系结构,强调在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同时,小政府的变化必须适应、协调大社会的变化,进而使小政府与大社会在动态中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5.
革命才能建立共和国。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和国"是基于普选选举公职人员旨在实现劳动解放与社会改造以保证工人阶级免受社会奴役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公社是对"社会"共和国的超越与扬弃,它奠定了"社会共和国"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迅速发展,太原市的房价节节攀升,城市的高房价使得消费者的实际购房能力下降,在高房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小产权房"应运而生,并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购买者的角度,探讨"小产权房"带来的好处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由于金融危机、宏观调控及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能得到的金融服务比较有限,资金瓶颈制约作用尤为突出。为此通过福建省泉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提出了我国应在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及提升小微企业自身能力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单音节动词不仅是现实生活中,更是网络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身也是极其灵活多变的一类词。本文以当今网络常用的41个单音节动词为对象,运用邢福义先生“小三角”理论,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县级机构改革必须走“小机关、大服务”之路,即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加强服务职能,并根据县级机构的具体情况,逐步地、有计划地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观念,强化行政职能,把数量精简与质量提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与发展小城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城镇经济具有增长极效应,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必然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之所以不采用国际通行的城市化,而是采用城镇化,其重要原因就是强调不能忽视小城镇的作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小城镇作用的发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就繁荣不起来,城乡差别就不可能缩小,更谈不上有条件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早年的新村主义理想与晚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要求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并且在这种理想社会的内容设计上有许多重合之处。同时,两者的历史命运相同,都归于失败。可以看出,新村主义理想对毛泽东晚年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的发展观具有战略性、开放性、重点性、全面性、可持续性和人民性的特征。"三个代表"的发展观,把发展放在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战略地位;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突出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来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仍然是"成败在于县域治理的好坏"。社会各界对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评价,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政府行为是理性的逻辑行为,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成败得失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必然性:县政府及其官员的自利性决定其行为的基本取向;行为目标的确定遵循着"生存理性——利益理性——社会理性"的逻辑顺序;行为结果取决于县政府行为的"自由空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对朱载堉《论大阴阳小阴阳第十一》解读之基础上,运用列表图示方法对朱氏原文作了直观的阐释,分析评述了十二律吕之内涵,揭示了朱氏所论大阴阳、小阴阳之规律,客观评述了朱氏所论律吕上生、下生、左转、右旋等,恰当地解读了朱载堉密律的阴阳属性。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写下的“永州八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游记文体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在结构方面,以大结构套小结构,小结构衬映大结构,大小结构互耀其华的复式结构模式,创造了游记散文的结构之关。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沈从文“人生教育”是中国做人教育思想链条上富有特色的一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具有极其复杂内涵的思想。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不仅包含最为标准、典型的原始的公社所有制的意义,而且囊括了从原始的公社所有制向次生的奴隶制、农奴制的过渡。借口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复杂性,因而把它看作是充满逻辑和历史矛盾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同样,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认定为“农业公社”,并认为它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也是失当的。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并非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叙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 ,而是在基本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对人物进行了全面和多方位的刻画。尤其在曹操、关羽、周瑜、刘备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既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或二者兼而有之 ,从而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描写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发展 ,同时 ,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还是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创新发展。要在这一思想理论基础上 ,树立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造就一大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以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