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对五四后期轰动一时的北大学生林德扬自杀事件进行了历史性回顾与分析。当时,媒体报道称林德扬热爱国事,遗爱在人,正面宣传了他的爱国事迹,使一个爱国者形象出现在观众视野中;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人们阐扬他的为国牺牲精神,意在社会动员,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当时的学者则通过讨论青年自杀的原因与意义,言说文明走向、社会改造与人生观。林德扬自杀展示了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事实和问题的提出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在其名著《论自杀》中不是把自杀视为个别人单一的心理现象,而是将其看作某一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他把自杀分为四种:自我的、利他式的、反常的和宿命的.他对形成自杀的自然环境、人员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安定程度等,都一一作了充分比较和研究.他在取得了充足的数据并经过反复论证之后,特别强调的是,自杀同反常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反常则主要是某一个人同群体和社会联系的减弱或中断.因此,社会上出现大学生自杀的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人们与社会结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等外在的符号系统的异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王珂  何劲虹 《南都学坛》2006,26(2):77-81
詹姆斯十分关注自杀,在他的18篇长篇小说中有多处描写自杀现象。他小说中的自杀从形式上可分为肉体的和象征性的;从态度上分为有意的、不朽的和犯罪的;从原因上还分为自私的、利他的、缺规的和狂乱的。这些自杀不仅在文学层面上有重要的意义,还在哲学、心理学,特别是在社会学层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从社会学视野来审视自杀,可以看出詹姆斯小说中的自杀与社会趋势相适应,自杀的男性多于女性,单身的多于已婚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专家组 《社区》2004,(22):53-53
张国荣的自杀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他为什么要自杀,他活得不好吗?"在伤感和遗憾之后,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周围有多少人自杀?他们的自杀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自杀?  相似文献   

5.
中国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的自杀事件具有"运动激愤"的特征.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媒体报道、追悼会与学者评论可以说明自杀被赋予了社会意义.运用社会建构论等理论和方法可以时运动激愤式自杀行动社会意义赋予的过程、方式、话语及其与中国现代社会运动进程的关系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6.
范长江是我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之一.他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写出了大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新闻报道,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新闻思想,不仅在当时指导了人们的新闻实践,而且在今天看来仍是新闻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新旧思想交替,社会秩序混乱,传统与现代相互较量,社会问题亦层出不穷,自杀现象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青年学生是当时社会的希望,被视为社会活力的象征,天然地承担了拯救国家命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自杀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激烈的自杀方式、悲愤的遗书如同表演一样将青年个人自杀事件带入公共领域,是青年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建构;而作为观众的社会各界通过媒体报道、追悼会纪念、公共讨论更是对青年有着不同的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8.
《马丁·伊登》(Martin Eden)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代表作。他在小说中通过对马丁·伊登怎样靠个人奋斗、由一个穷水手成为红极一时的大作家,但又不愿向上层社会妥协,终以自杀了结一生的复杂经历的描绘,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作了无情的批判和鞭挞,揭露了资产阶级生活的腐败与空虚。  相似文献   

9.
《史记》记载的自杀行为和自杀事件引人注目,《史记》所记自杀模式有失败型、逼迫型、自责型、恐惧型、维护型、报恩型、守节尽忠孝型、免辱型等。本文对自杀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进行了探讨。史记》所记载的自杀行为,表明了当时社会背景与自杀现象有着明显的联系,特殊地呈现了古代社会文化群体的心理,从中我们可以认识中国社会的某些本质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鲁迅早期著述中包含的对当时的"新派人士"进行道德批判的内容.在查阅、审读当时大量的相关著述的基础上,重新研究了鲁迅早期道德批判的现实出发点及其与当时社会思潮的关系.认为鲁迅早期著述中对"新派人士"所进行的道德批判存在如下意义第一,它们是当时"新派人士"道德实际的反映;第二,这些批判与时代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三,鲁迅早期的道德批判是其"根本之图"思想的重要基础,是其早期思想的重要构成因素;另外,也是他早期接受"新神思宗"影响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