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六书本义》是明初文字学家赵撝谦的代表作,自刊行以来,学界对该书的评论毁誉不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六书基本理论、文字孳乳理论、文字拆分理论三个方面对《六书本义》进行深入探究。全面分析赵氏对文字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即在六书的作用、体用、列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进一步发展了郑樵、戴侗的文字孳乳学说,进行了具体详细的理论阐述;较早地以图表形式把部件拆分与“六书”演化结合起来,对后来的部件拆分和构形学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汉是六书学的孕育期,宋元明时期是六书学的形成期,清代是六书学的兴盛期.古代的六书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六书的分类和六书各书体的研究;第二,创立文字滋生理论;第三,突破<说文>的部首编排体系,改用六书统领所收之字;第四,系统地阐发六书与<说文>的条例.  相似文献   

3.
在造字本源问题上,赵撝谦《六书本义》认为"象形"为"文字之本",即"象形"是最早的造字方法,指事、会意和谐声等皆是以象形为基础孳乳而出的造字方法;赵氏还视象形"文"为汉字孳乳衍生的最初构件",六书"以"象形"为"万世文字之祖",通过拆分与叠加的方式,孳乳衍生出了更多汉字。比较古今方家关于"六书"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赵氏"六书"理论中的"文字孳乳说"和"文字拆分与叠加说",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六书"学说的基础上,找到了汉字孳乳发展的构字部件,厘清了"六书"的演化过程,赵氏的"六书"理论对后世文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六书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成果丰硕;第二,对六书性质的研究更深入、更科学;第三,运用系统观点阐发六书与《说文解字》的条例。  相似文献   

5.
拱玉书等著《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在象形字的性质和地位,传统六书的合理性,苏美尔十三书,文字与国家和文明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一研究对中国比较文字学及文字学理论建构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代郑樵《六书略》跳出许学圈子,从汉字生成的角度详细阐发六书说,第一个专章系统阐述兼书说,第一个用六书统领一切文字,开创了颇具特色的六书之学。郑樵依托金石文字对具体的汉字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郑樵对汉字研究的得与失为我们今日研究评价中国文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科幻小说《饥饿游戏》是苏珊·柯林斯的代表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对柯林斯科幻小说的研究重视不够。柯林斯科幻小说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冷遇期、觉醒期和黄金期三个阶段。研究主要聚焦于综述、主题、审美三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柯林斯科幻小说研究仍然存在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方法比较单一、传播形式不够多样等不足,期待更多创新与拓展。  相似文献   

8.
“六书”的语源学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源学新视角审察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问题,认为前三书文字所表语词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形声、转注实为一书,皆以现成文字记词并添加辅助符号,本质上与假借表词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基于"六书"的局限,上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第一个开始批判传统"六书"理论,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这对传统六书理论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并为后代许多学者打开了新的思路,促进了汉字学研究的发展。尽管"三书说"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对任何理论的得失评价,都应把它放在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中去考察,看它有哪些进步与不足,只有如此才能正确看待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译介可分为黄金期、沉寂期和复苏期三个阶段,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对欧茨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伦理批评和暴力与悲剧创作研究等方面。译介方面,与其创作总量相比,国内翻译出版的欧茨作品种类和数量明显不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研究范围狭窄,批评方法缺少创新,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等不足。  相似文献   

11.
水文是一种极具研究价值的民族古文字,其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造字、汉语借字和新造字.其中,水文自造字所占比例虽不是最大,但由于它产生于水族内部,受外部干扰较小,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水族造字之初的特点,所以,可以对水文自造字和汉字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对文字理论进行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甲骨文声符与古埃及圣书字音符的表音准确度进行了对比,发现甲骨文声符的表音准确度较低,圣书字音符表音准确度较高,这对认识自源文字之间的差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15年来,国内学术语篇研究在构建学术语篇的宏观结构和透视学术语篇的微观构成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绝大多数研究均以系统功能语法或体裁分析理论为分析框架;二是研究方法尽管在总体上较为合理,但还可进一步丰富。因此,在研究视角上,可吸纳目前国外应用较广的、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和从社会文化语境切入的研究角度;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目前发展较快的、语篇的语料库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和玛雅文字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象形字,但是两种文字的象形字在取象方式上存在差异。相比之下,甲骨文象形字取象内容更为广泛,分类更细致明确。作为文字孳乳演变基础的象形字其取向的差异体现了文字的社会功能,而社会功能的不同直接影响文字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古埃及王衔与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埃及法老的王衔分五部分,即荷鲁斯、两女神、金荷鲁斯、登基名和姓。其中,荷鲁斯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宫廷礼仪的象形文字中。古埃及人认为有两个世界同时存在,现世是短暂易逝的人的世界,死后的世界是永恒不变的神所主宰的世界。法老是这两个世界的桥梁,代表神进行统治。在法老的王衔中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神的名字,这些神在王衔中的升沉表明了国家政权的演变。我们能够通过对埃及王衔的研究,勾勒出古代埃及政治历史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用叙述的方式来展现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是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法。选择何种叙述线索不仅是如何处理具体叙述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文学史家的史观、史识和史才。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编写和出版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按照叙述线索和叙述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叙述模式概括总结为四种,即以理论观念预设为主线,以文学体裁为主线,以重要作家为主线和综合多种因素为主线的叙述模式。同时举例分析了上述叙述模式各自的特点,并从中挖掘中国学者在构建文学史框架时所体现的史观、撰写标准和本土意识。总之,多角度、多元化的叙述模式体现了中国学者在英国文学史写作方面日臻完善的叙述技巧和不断突破与创新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学概念,台湾新文学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中国文学尤其是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学这一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过大陆学者近30年的学术研究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台湾新文学在"融入"大陆学者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方式上,还留给研究者更多的学术期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上,科学性历来都为史家们所看重,但是,建国之后文学书写的科学品格却一度失落;与科学性相比,文学史书写的人文性更是一直未引起史家们的足够重视,只有少数的文学史家们的著作体现出文学史书写的诗性特质,而闻一多、林庚等人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 ,中国学者开始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照 ,重新审视中国文论中有关读者的审美接受思想。2 0年来 ,其研究经过移植、尝试、系统探讨三个阶段 ;研究体现了作者、作品、读者三个不同的层面 ;研究方法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中西比较寻同存异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