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双墩遗址陶符中象形类的刻划符号以及“文字画”类陶符,可以证明文字性的图形或符号产生于裴李岗、青莲岗与仰韶文化时期,虽还不是成熟的汉字,但这些与后来汉字形体结构一脉相承,应该就是汉字的源头和孕育期,可称之为“文字性符号”和“文字画”。双墩遗址陶符中的几何类的刻划符号,可称之为“非文字性符号”,与后来汉字没有什么关系。数量甚多的双墩遗址陶符对我们检视新石器时代陶器刻划符号的性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依照《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对双墩符号的分类,即单体、重体、组合、其它等四类,从符号构成方式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符号在双墩文化中的含义,并着重分析可能具有空间含义的部分符号,进一步对双墩符号在对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中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依据《蚌埠双墩一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介绍了双墩遗址出土的有关太阳、山川、河流、动植物、狩猎、捕鱼、饲养家畜、养蚕、种植、房屋等内容的刻划符号。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探索了双墩人进行渔猎、饲养、农业生产和营建房屋等活动的真实状况,揭示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双墩社会的影响;通过对双墩刻划符号的透视,发现反映采集、饲养和农业经济内容的刻划符号远远少于反映渔猎经济内容的刻划符号,得出双墩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以渔猎经济为主,以采集、饲养和农业经济为辅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诸如科学、哲学、文学、史学等可以用文字或符号载体而显于外的文化,其关键是有意识地经过一定组织形式按一定计划进行的.称为外显文化;另一种是诸如信仰系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感情气质等难以用文字或符号表达而不显于外的文化,称为内除文化.隐性教育是指通过建设学校的内隐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个性的教育.本文试就隐性教育的功能和实施谈点意见。一、隐性教育的功能隐性教育依靠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学校的内隐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从一诞生就发…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创意视域下,文化产业不仅是符号产业,更是一种品牌产业,其核心是创意与创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黄河文化品牌是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而塑造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背景下,塑造和传播黄河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黄河流域大发展、大保护、大治理的有效举。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当前黄河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在文化创意视域下黄河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的新路径,以推动黄河流域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文化产业“走出去”,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良渚文化的刻划符号及文字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列举并研究了良渚文化的主要刻划符号及文字,认为良精文化已发现的主要是图形符号,其句成行排列的符号是文字。分析了学术界将夏话文化的一些图形符号从作文字,用解读甲骨文的方法释读的倾向,而良治文字符号应是与甲骨文无关的古越人的土著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7.
头发不只是人体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不论是文字,还是词语,都能体现它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Emoji表情符号是一种可以代替文字的符号,这种符号具有象形化、符号化的特征。它通过再现人类的表情、社会生活中的事物表现了人的情感、文化之"气"。它可以激发观者再创造的想象,引发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它是一种新兴事物,缺少时间的沉淀,但与中国书法类似,属于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交融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9.
世界拼音文字的滥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关于拼音文字的起源认识模糊,对拼音文字的书写符号———字母必须进行合理的界定。古埃及语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语言,它在世界语言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其他地区语言的创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字的最早的文字形体,古埃及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比较完备而成熟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的哈拉、莫昆名称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符号,具有多重文化功能,依其历史演化进程依次似为:1 居住地域性标志;2 氏族标志;3 血缘关系标志以及确立婚姻关系的参照系;4 姓氏;5 父系家族;6 文化符号等。这种由语言符号逐渐演化至文化符号的历程充分地揭示了达斡尔族制度文化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外来文化交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金虎形饰"应为"金蚕"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出土的"金虎形饰",实际上是历史上屡见出土的"金蚕"."金蚕"的确认,对考察三星堆文化与蚕丛氏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华强先生的《楚简数字卦的再讨论》一文认为楚简中的易卦符号是所谓数字卦,并反驳了李学勤先生对数字卦说法的质疑,但楚简中的易卦符号不是数字卦,而且早期出土材料中的易卦符号也都不是数字卦。研究出土文献中的易卦符号,应该区别经文和实际占筮,而不是以时期划分为数字卦和阴阳卦。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西周窖藏青铜器21件,其中达盘铭最长,达372字,是研究西周历史化的重要资料,对单氏家族及中国家谱发展史、成康时期民族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西周晚期铜器断代提供了标准器,将宝鸡各地出土传世的青铜器串联起来,对于研究杨家村遗址及周原的性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丘古城:"世界遗产标志"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表象符号的图形看,商丘古城“外圆内方‘古铜钱币格局…与“世界遗产标志”如出一辙,都是人类古老文化中“天圆地方”哲理的应用;从表象符号产生的时间看,前者出现在公元1540年,要比后者出现的1978年早438年;从表象符号的文化渊源与文化内涵看,两者同出一理,都是中华古老文化的运用与体现。如此说来,商丘古城之于世界遗产标志,便有了一种“家”的感觉。有鉴于此,我们把商丘古城称为“世界遗产标志”城。  相似文献   

15.
古蜀汶山考     
"汶山"对于古蜀文化研究,不但是一个重要地名,也是一个重要的疆域。该地域无不与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数代古蜀王朝紧密联系在一起。汶山是"三星堆"青铜器的铜资源的重要开采和冶炼地之一,也是黄金、玉石等原料产地,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相关历史材料中都提及到了汶山,如《蜀王本纪》中描写到的"望帝(杜宇)治汶山下邑,曰郫化",其汶山指的是哪里?所提及的"郫化"又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的探寻都将为古蜀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经作者对龙门山的岷江流域、湔江、石亭江和北川湔江流域多年实地调查和相关史料查阅,从2006年至今,虽然中间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山河改变、人文失常,灾后重建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的格局,但作者对"望帝治汶山下邑"的汶山,有了一定的区域概念,即:东临成都平原,西以岷江河谷和北临北川湔(戬jiǎn)江河谷,北起北川县曲山镇(涪江上游),南至都江堰宝瓶口和关口。  相似文献   

16.
东汉末年,大规模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其余部以郭太为首的一支复起于"西河白波谷",并于此构筑垒壁为依托,拥众十万,转战各地,坚持斗争十年之久,成为山西地区古代组织最严密、规模最大、持续最久而历史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古来文献记载失于过简,"西河白波谷"及其白波垒所在,长期扑朔迷离,学界歧议迭出,莫衷一是。文章系作者就此问题在考订文献基础上,两度深入现场之野外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17.
马强 《南都学坛》2004,24(4):5-10
秦汉王朝的崛起与兴盛均与汉水流域有重大关系。从历史政治地理角度看,秦在战国后期夺取汉水上游重镇汉中及成都平原后才取得与楚战争的主动,迫使楚国政治重心东迁淮河中游,为统一六国赢得关键一棋;两汉王朝的建立与稳定与汉水流域关系更大。汉高祖刘邦自汉水上游汉中开始建立帝业,刘邦定国号为"汉",包含有君权神授、入主中央、主宰天下的政治象征意义。东汉光武帝刘秀及其核心政治集团则基本来自汉水上游之南阳。两汉时每当中原战乱发生,就有不少难民流寓汉中、荆襄。汉水流域富庶的农业经济在秦汉时代长期分担了饥荒与战争带来的灾难,缓冲了社会危机,从而对秦汉王朝的稳定与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汉中、南阳与关中、中原的发达的交通与经济往来对秦汉王朝也有重大意义。汉文化的主流仍然建立在江汉流域战国秦以来的楚文化基础之上,即汉文化精神的基调仍是江汉楚文化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18.
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家井先生继承赤冢忠先生的学说并加以批判性、实证性的发展 ,从而对《诗经》的《风》、《雅》、《颂》以及“兴”提出了新的理解。石川三佐男先生在楚辞研究中 ,采用了把战国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楚地等出土的考古资料与《楚辞》诸篇进行比较研究这一前所未有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开拓出仅靠文献资料和文献学不能进入的领域。石川先生的《楚辞》研究 ,是以他在二松学舍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时 ,在赤冢忠博士指导下所学到研究《诗经》、《楚辞》的方法为基础的。石川先生的研究与赤冢忠博士和其他楚辞研究者的方法截然不同的是 ,他运用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并特别重视长江流域和楚地出土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