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虽然以雷锋命名,但在唯物史观视野中,其创造者并不单指雷锋个人,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产、传承、转化、创新的主体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为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等重要论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基础、实践基础、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历史人物。但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这势必影响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坚持。基于此通过对历史人物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分歧、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分析 ,论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以期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能很好地坚持与贯彻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3.
聂世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黎呜同志的《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见《光明日报》1986年12月17日),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历史观文章,它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原则问题: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创造者是少数还是多数?英雄史观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现就这三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4.
朱有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马列主义要发展,哲学内容要改革,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历史的趋势。耐人寻味的是,在改革的潮流中,人们在感到精神的愉悦后,有时也会陷入精神的困惑之中。 1986年7月30日,黎澍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完全错误”的,并认定其存在着“三个错误”。困惑引起思索,思索使疑团释然。因此,我认为《再论》中有“三个错误”的错误存在。为明辨观点,兹述如次。 相似文献
5.
翟乔里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发表后,我们喜读再三,倍感亲切,深受鼓午。这篇势壮山河、气势磅礴的著作,象嘹亮的号角,似进军的战鼓,激励着全国亿万军民树雄心、立壮志,为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目标奋勇战斗。 相似文献
6.
今年党的生日与往年不同,它是在我们面临地震灾害严重考验和取得抗震救灾决定性胜利基础上迎来的,显得格外有意义。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0级强烈大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在这万分危急时刻, 相似文献
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2,(4)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和它的各级干部,能否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远做人民群众的公仆,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相似文献
8.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成功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酣畅淋漓地描绘了明末农民革命的壮丽画卷,塑造了光采熠熠的人民群众的光辉形象;热情地沉歌了农民起义的革命壮举,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以其对人民群众形象的成功描写,有力地批判了“四人邦”的唯心史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坚持党的人民利益观,最重要的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人民利益观的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民利益观的物质基础;坚持群众路线,是人民利益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其落脚点和归宿就是要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三个代表"首先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把"三个代表"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1.
掘夫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有人提出要用“帝王将相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来代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旧”提法,愚期期以为不可。理由是:一、所谓“创造历史”,是指创造财富,创造文明,发展生产,推动历史前进。反动阶级浪费财富,毁灭文明,使历史倒退,这不叫创造历史。二、帝王有的或有时属于人民,当他们带领人民或同人民一起进行革命或保卫祖国的时候;有的属于反动阶级;有的虽不属于人民,但他们的改革和其他政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表面上看,进行改革、写出历史新篇章的是不属于人民群众(不但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他指出:归根到底,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同时也肯定了杰出个人对历史进程所起到的重大的作用.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个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新的不同的具体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个人与群众之间关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牛洪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100-101
意大利烧炭党运动从发动到结束,走了一条逐步与人民群众脱离的道路.人民群众在烧炭党(一个由人民群众支持参与而建立,靠人民群众献身而壮大,最终又抛弃了人民群众的组织)中的命运,给我们留下思索由于"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的模糊性和这一群体的分散性,统治者利用"民族主义"这面旗帜,使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谭宗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3)
谁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哲学领域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解放以来我国哲学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前提和条件;第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政党的执政经验及其兴衰史表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核心是提高人民群众认同,关键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我们应当坚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符合党心民心,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增添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45-5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军事上,动员全国军民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人民主体的全面抗战路线,运用人民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政治上,保障人民各项民主权利,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提出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在经济上,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实行休养民力的财政方针,开展群众性的大生产运动;在文化上,实施抗日的国民教育政策,开展抗日救亡的文化运动,丰富抗日军民的文化生活;在民生上,高度重视人民劳动保护问题,积极解决人民生活保障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8.
张鸿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这一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历史,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在学习六中全会决议时,我们重温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很有意义的。下面仅就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作用,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腐朽落后的、旧的社会制度不会自行灭亡,反动的统治阶级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蒙冤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遇难前最能安慰自己的话是:"历史终将证明我无罪!"这话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希望和幻觉,他们不懂得: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历史延续得越久,越能形成"定评",还会有文人写成小说或戏剧,被冤枉成反面角色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