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应该予以优先发展.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现代化标准相比较还存在明显距离,今后仍然需要有重点地建设城市道路设施、城市间交通设施、城市通讯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城市电力设施、城市水利设施等,并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需要把城市经济和城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 ,形成总体发展战略。作为整体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城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已日趋显现 ,本文以分析南京城郊农村经济结构变动规律为切入点 ,剖析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调整方向 ,明确经济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以期有助于加快南京市城郊农村经济的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一、南京市农村经济结构变动分析采用“七五”以来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数据 ,对南京市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其二者的偏差进行分析。(一 )南京市农村产业结构水平南京市农…  相似文献   

3.
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今年来出现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应当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南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切时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投入等方面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坚持不断解决思想、改革创新,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机理,努力健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积极构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对城市“人”的管理.本文以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为视角,对民国时期南京城市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实施内容和基本手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观照.中华民国时期,是整个中国社会产生急剧变革的重要时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对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1927—1937年成为南京城市发展史上最值得重视的时期之一.本文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丰富的史料,在对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的若干特点,进而对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提出评价和启示性意见,试图为现实的社会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和研究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南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学污染是城市人居环境保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和南京城市化学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基础上,对治理南京城市化学污染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京市目前的居住区位、居住环境、居住格局、居住质量等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翔实的透视与分析后,发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正在形成,而经济因素成为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由此导致了城市不同收入阶层区域化分布现象.同时可以看出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动因是在多方面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南京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创新和创新体系的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察,对城市创新体系进行了探索;接着,对构建南京市城市创新体系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南京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城市土地储备经营及其政策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了城市土地资产增值潜力的基础上,总结了南京市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形成过程,并着重分析了南京市城市土地储备经营机制的运行效果,其效果主要表现在城市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建立,城市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城市建设资金的增加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同时,论文还从南京市械市土地用地潜力、用途转换潜力以及地价增值潜力三个方面分析南京市械市土地储备潜力,并据此从城市土地储备量以及城市土地储备政策两个方面提出推进南京市城市土地储备运行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对促进中心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最后提出了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几点现代化交通意识  相似文献   

11.
吴荻 《兰州学刊》2006,(2):172-174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产生城市集聚效应的决定性因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认识上的偏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段时期的补偿性增长,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城市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原因,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建设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城市化是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唯一投资主体,融资渠道十分狭窄,城建资金十分紧张。创造条件将一部分有资金实力的、非政府的投资主体引入城建领域,同时吸引、鼓励社会闲散资金进入,使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实现城建项目的投资、融资、运营、管理的良性循环,应是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结构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尽快改变重点旅游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被动局面,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尽快建设起各种高效能、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努力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为此,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 、适当调整旅游经济建设的投资结构,改变资金投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深入贯彻,各重点旅游城市通过引进外资在旅游宾馆建设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有的城市已出现旅游宾馆床位供过于求的状况,从桂林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适当加以控制,也可能出现这种状况,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现在的问题是交通、通讯、风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不适应,副食品、旅游商品的生产跟不上,因此,旅游经济开发的重点应适时转向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副食品、旅游商品的生产方面。基于这一认识,要相应调整投资结构,改变建设资金的投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十五”期间将在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的资金 ,如何拓宽城市环保投融资渠道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市政债券作为国际上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途径 ,能否引进 ,如何引进 ,为我国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本文在分析了市政债券在我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的可行性后 ,在介绍国外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我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债券。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创新和创新体系的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察 ,对城市创新体系进行了探索 ;接着 ,对构建南京市城市创新体系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进行了分析 ;最后 ,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南京城市创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瑞金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现状与对策□瑞金市人民银行计划股一、“八五”时期瑞金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状况(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度增长。“八五”期间,瑞金为实现撤县设市目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994年实现撤县设市后,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变瑞金投资环...  相似文献   

17.
南京港口建设与南京城市城区发展的互动研究徐根兴,吴志华港口与城市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凡有港口的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都体现着港口的历史贡献;凡有城市依托的港口,其成长壮大饱含着城市的强烈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南京港口建设与南京城市城区发展,并...  相似文献   

18.
南京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张涵 《南京社会科学》2002,(Z1):299-303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城乡一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南京创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历程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总结.文章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个文明"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南京自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创建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富民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等战略的实施,逐步将南京引向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经验.未来的南京城市建设将在"五个中心"、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与规划、民主法制、党的建设等方面将南京城市的文明程度推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和宏明 《理论界》2003,(6):93-94
本文介评了西方城市基础改革的过程,并提出了其发展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效率问题,三是稳定问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着类似问题,因此分析研究西方城市基础设施改革,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