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资源到产业: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学术论坛》2012,35(1):77-81
乡村文化有丰厚的资源,从资源到产业的转化,须通过现代性重构。但现代性重构困厄重重:一方面,乡村文化现代产业基础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努力融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逻辑中,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日益损耗和缺失。本土价值观的复兴和村民经济利益的诉求为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提供了契机。乡村文化产业现代性重构的路径,一是精神性重构,即对乡村文化空间和文化意象的重构,二是制度性重构,建立起符合现代产业方式的合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沈费伟 《人文杂志》2020,(4):121-128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儒家伦理文化思想和国家社会政治结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思想价值。然而在历经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解构影响,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呈现出日益解体的传统乡村伦理、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以及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等衰败迹象。因此,当前亟需秉承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总体原则,以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为理念,以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为保障,以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支持,从而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优秀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的一种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的创造性设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和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深化和升华.这种升华深化了世界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勾勒了和谐世界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蓝图,有力地证明了不同制度和同一制度下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显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小康社会不仅应该是一个富裕的社会,而且还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更应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发展战略必须从原来的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从原来的单纯经济增长转向综合的发展,并借助于持续的制度创新来缩小个体、群体或地区间的发展差异,让个人或群体的发展潜力得以基本乃至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社会是在与酉方社会截然不同的历史路径中发展的,它不可能完成像酉方社会那样一个由乡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自然转型,而是走一条所谓的“规划的社会变迁”的道路。这就要求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说,政府要在乡村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组织是政府推动乡村发展的体制性力量。乡村社会经历了1949年革命后到改革后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组织重构是推进乡村现代化的政治基础。1949年革命后,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下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正如吉登斯所言:“所有的国家在进行思维控制时,都用不同的方式去发明历史,因为对…  相似文献   

6.
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历了革命后国家与社会一体化下的人民公社体制,到改革后多种组织体制并存的局面,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重构日益显示出对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意义。这是基层社会对超大社会管理能力和单一制国家整合能力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改革后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理清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组织重构的前提。文章最后指出,打破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从组织体制上培育基层社会的社会自主性和维护国家的政治一体化,抛弃现代与传统的对立论从组织体制上保持基层社会的发展持续性和巩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媒介序参数:从精神到物质的文化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 《社会科学》2007,(2):139-145
一个民族或国家最持久的特性是她的文脉。中国文脉虽纵穿数千年,但近百年来的外患与内乱,使其亟需厚积元气,重振精神。文化,作为自然形成的社会混沌体,本来很难施之任何主观的规划或整体的重构,但大众媒介作为人类社会序参数的客观实在,提供了一种从精神性到物质性,深刻作用于文化界面,并从中引导出某种预期变化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新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概念,属于经济范畴.人类经济生活水平一般分为穷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不同阶段."小康"水平有高有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个科学论断.所谓"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从国民总体平均计算达到的,不是算计某个地区达到了,又用这一地区来覆盖另外某个地区.由于我国疆域广大,经济发展又不平衡,有的地区富得早一些,有的地区富得晚一些,到2000年我国尚有将近3000万人口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下岗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部分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还未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先发优势视其现代化模式为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度形成路径依赖而将西方式现代化奉为圭臬。但实践证明,照搬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的繁荣和富强。与之相反,中国式现代化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繁荣景象,为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带来了全新启示与选择,包括坚定目标与赓续奋斗的精神支撑、独立自主与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驱动机制、和平稳定与生态持续的环境保障、工业奠基与并联推进的发展路线、治理贫困与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六个方面。这种全新选择并不是要求其他国家照搬中国方案,而是要在方法论上将人类现代化的普遍经验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70年农业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五个主要的发展阶段:1949—1953年,以土地私有、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融合为主要特征;1953—1956年,农业计划体制构建,以合作化、工业化与计划经济初步融合为主要特征;1956—1978年,以集体化、工业化与计划经济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1978—2003年,农业计划体制逐渐消解,农业市场体制逐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流动为主要特征;2003—2018年,农业市场体制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土地产权流转、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人口城镇化为主要特征。新中国70年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说明,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利益诉求,开放城乡交流的大门,开放市场交流的大门,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就得以加快。  相似文献   

13.
14.
生态文明的核心诉求可从现实和理想两种意义上归结,其理想诉求只有立足于现实诉求通过某种现实路径才能实现.笔者以为,既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或战略主要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理想诉求,其政策实践或社会行动在不同历史境域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解或分化现象.比较而言,生态现代化则因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的承继和实际、理性的操作实践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现实诉求,并对中国生态文明语境具有特定的适应性,因而有可能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也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还能为农业强国建设培根铸魂。在人们秉持传统而又追求现代、建设乡村而又向往城市、安于现实而又怀揣理想的当前,文化乡愁与文化乡建在乡村文化现代化实践中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文化乡愁侧重于表达人们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依恋与珍视,文化乡建旨在强调人们对现代乡村文化的形塑与再造,二者都深深熔铸于新时代乡村文化现代化过程及其结果之中。因此,在认识和厘清文化乡愁与文化乡建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需要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理路的基本前提下,立足乡村民众现代化,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乡村社会全面进步,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唐少杰 《河北学刊》2007,27(2):41-44
“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透过文化对象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热”催生了中国文化哲学兴起,近20余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化的因素。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当体现文化实践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衣俊卿教授的《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一文,从学理层面提出了文化哲学的三重理论思想资源,即实证性的文化历史资源、范式性的思想理论资源、现实性的文化批判资源,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期待文化哲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笔者的论文《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全球化使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整体性变化,因此,应当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价值诉求出发深化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唐少杰教授的论文《文化反思与社会记忆》,则考察了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的“文化记忆”问题,读来引人深思;王海洋博士的论文《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则集中讨论了当代网络文化实践所引发的虚拟交往的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共同建设。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却始终是在告别古典主义,增强现代意识,追赶世界潮流的逐渐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看到,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以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规范,这一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讨论自始自终存在着三种主张、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和主张是…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建设到文化管理: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及文化管理的特点比较研究,提出企业要实现企业二次创业,文化建设是基础,文化管理是关键,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企业精神,实施期权激励,坚持文化渗透,实现从文化建设到企业文化管理的质变.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而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选择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是一切优秀历史文化的荟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内推力。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来说,能否选择先进文化的指引并始终代表其前进方向,决定着自身、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历史表明,把握住文化选择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就抓住了理解中国现代化的"主线"。在21世纪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先进文化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关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