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5月5日至10日,"第二次全国苏联哲学讨论会"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央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一个单位发起.会议正式代表47人,共收到论文45篇.  相似文献   

2.
中山大学、广东省历史学会和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孙中山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开幕。在广州开会三天后,二十四日移往中山市继续举行。二十六日上午,在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举行闭幕式。参加讨论会的中外学者,在讨论会期间参观了广州市中山纪念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和珠海特区。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和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研究孙中山和中国近代史的专家、教授、学者共一百二十多人,其中外国学者十六人、香港学者三人。会议收到论文七十七篇(包括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论丛》第二集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五校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高等学校首届社会学理论研讨会。”于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日至九月二十五日在山东省恒台县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编辑部门的7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6篇,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雷洁琼先生给大会发来贺信。会议就社会学中国化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与中国政治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与中国政治现代化”(Political Civilization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11日至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约250名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卡特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程天权教授、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张文显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教授、美国卡特中心主任哈德曼教授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中国逻辑史讨论会,于十二月一日至八日在广州举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同时宣告成立。这次会议是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研究会筹备组、广东省哲学学会、中山大学、华南师院联合召开的。各省、市、自治区从事中国逻辑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由于大家对“逻辑”一词的理解不一,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7日,由中山大学法学院和美国佛蒙特法学院联合主办、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的"碳交易法律制度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来自于国内外的学者、政府和实务部门专家以及中山大学师生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六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一九七八年在长春吉林大学举行的中国古文字学术讨论会之后,我国古文字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这届年会由中山大学主办。出席本届年会的老、中、青古文字研究工作者共六十余人,来自十三个省市的三十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考古文物和新闻出版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香港大学讲师缪锦安,以及正在我校进行学术交流的美国加州大学副教授周鸿翔也应邀出席了会议。这届年会共收到五十五篇论文,包括古文字学理论、综述,甲骨文,铜器铭文,战国秦汉文字等方面的内容。有二十三位同志先后在大会上宣读或介绍了他们的论文。饶宗颐教授和周鸿翔副教授还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中山大学逻辑认知科学研究所、杭州佛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6月15日至16日在中国杭州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蒙古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因明知名专家及佛教界人士11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收到论文81篇,其中燕山大学提交27篇,占会议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燕大师生提交的论文,涉及了多个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对因明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受到与会因明专家的肯定。燕山大学逻辑学专业20人…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著名的《中国诗坛》创刊46周年,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于9月1、2日召开“《中国诗坛》学术座谈会”。到会的代表,主要有在广州的原《中国诗坛》的中坚人物或积极分子陈残云、陈芦荻、鸥外鸥、李育中、叶舂、野曼、郑树荣、马冰山、李又华、楼栖、王文娴等;香港中文大学讲师卢玮銮应邀专程前来赴会;在北京工作的金帆出国访问归来路经广州,亦参加了会议。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饶鸿竞、中文系主任吴宏聪以及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的研究人员,都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共二  相似文献   

10.
中山大学和台湾中原大学于1999年5月10日至11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部分大学校长及有关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副校长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小曼教授、暨南大学副校长蒋述卓教授和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教授、台北科技大学校长张天津教授以及参会的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就“大学与社会发展、大学教育理念与现代化、通识教育与人的素质提高”等问题发表了专题演讲和述评。大会围绕着大学教育的功…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传统文学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9月 2 3日至 2 4日在广州大学举行 ,来自海内外的 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5 0余篇 ,与会专家围绕“传统文学与现代性”对“治学方法与学术范型转换”、“中国文学的历史现实与学术视野”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本次会议的关键词是学术研究的“现代性” ,专家们就此各抒己见 ,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研究领域给予“现代性”以不同的诠释。这些理解可分…  相似文献   

12.
原中山大学教授梁方仲先生(1908—1970)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史专家,他在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道路上,砥砺精研,成绩卓著,深得国内外学者的推誉。为继承和发扬梁方仲教授孜孜不倦、刻苦治学的献身精神和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暨南大学历史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明清经济史研究室和中山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了“纪念梁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会议于1988年12月5日至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 由武汉大学发起,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日本科学哲学学会、中国科学哲学委员会、中国科学逻辑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93科学哲学与逻辑国际会议于10月2日—7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美国、韩国、荷兰和香港地区的学者以及来自大陆各地的学者共百余名。大会主席、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在开幕词中强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中国人民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最广博的胸怀,它可以吸收和容纳科学哲学和逻辑、技术哲学、语言哲学、宗教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26日至27日,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中研院、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海内外3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为期两天的人类学高级论坛分为主题讲演、分会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圆桌会议和学术演讲几种形式进行。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和夏威夷大学Fred Blake教授等人类学、民族学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并作了精彩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教委指示精神,由中山大学筹办的《中国哲学史》(肖??父、李锦全教授主编)修订座谈会,已于1987年2月16日至2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西北政法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十一所院校的十八名代表,都是讲授过该书的任课教师.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杨志坚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第四次协作会议和《古代汉语》教材协作会议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至二十二日在我校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协作单位有:中山大学、福建师大、华南师院十五所院校。邀请单位有:广西人民出版社、扬州师院、河北师大、郑州大学等单位。会议由河南师大主持。开封市委、开封市科教办、开封市教育局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1993年年会于1993年12月7日——12日在深圳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深圳大学法律系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武汉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宁波大学、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各地海事法院及涉外律师事务所等法律院系、科研机构和实际部门,共80多人,收到论文40余篇。这届年会的中心议题是:适应市场经济、完善中国国际私法。围绕这一中心议题,与会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欣 《东方论坛》2005,(4):120-126
2005年8月9日至11日,以"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岛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文化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承办,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六所大学协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一部分特邀代表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教材第二次协作会议,二月二十日至三月十日在广州举行。协作单位武汉大学(主编)、中山大学(副主编)、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和武汉师院的有关教师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讨论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制定统一的编写大纲。与会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讨论了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和中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墨尔本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中国社会语言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承办。会议的主题为语言与认同、领域语言研究。大会共收到论文250余篇,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