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赵煦亲政,起用新党,斥逐元祐党人。苏轼远逐岭表,复谪海南。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在所难免,以其所修《神宗实录》被新党末流章惇、蔡卞诬为不实,于绍圣二年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到元符元年(1098年)以避亲嫌迁戎州(今四川宜宾)止,黄庭坚在黔州贬所凡四年,给我们留下了三十余首诗。  相似文献   

2.
宋绍圣四年(1097),大文学家苏轼遭诬被贬,谪居海南儋州三年。元符三年(1100),哲宗朝崩,徽宗亲政,苏轼遇赦内徙,北归途经琼州澄迈时,曾给一位姓赵的海南友生写过一封信。这封信,《琼州府志》、《儋州志》及明清年间先后刊行的苏轼居琼诗文合集《苏公居儋录》、《海外集》等未载;  相似文献   

3.
<正>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苏词代表作之一。历来对这阕词的写作时间、地点、说法不一。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总案》附载此词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苏轼谪居儋州(今广东省儋县)时所作,此说与词中钱塘西湖之景不合,盖因误据“约他年东还海道”之句所致,可置而不论。朱祖谋《东坡乐府编年》和龙沐勋《东坡乐府笺》系此词于元祐六年(1091),其据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  相似文献   

4.
熊安生(?—578),字植之,《周书》、《北史》均入《儒林传》,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县)人,后长居于邺(今安阳市北)。生于北魏太和末,最晚在太和二十一年(497),卒于北周宣政元年(578)。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四朝。 熊安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师为学和为师授徒中度过。东魏天平(534—537)中,他已经约四十岁,还从李宝鼎学《礼》。以后以“三礼”授徒。直到北齐河清(562—565)  相似文献   

5.
朱健(?—1646年),字子强,南昌府进贤县(今江西进贤)人,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屡上公车,均不得志。至崇祯年间由举人出任福建邵武府推官。著有《苍崖子》、《古今治平略》等书,朱健的思想可以与李贽,黄宗羲、王夫之并称,并与晚明“实学”思潮桴鼓相应,堪称晚明个人主义的殿军。 一、以“元气”为世界本原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6.
<正>马理(1474—1556年)字伯循,号溪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明朝正德年间进士,明朝中期三原学派著名理学家、经学家,和吕柟、王恕、杨爵等同为明朝关学的中兴者。《周易赞义》是马理阐释《周易》义理的易学著作。本文研究的《周易赞义》载在《续修四库全书》第五卷,是  相似文献   

7.
颜延之《论语说》凭借皇侃《论语义疏》而保留了部分内容,今仅存十六则。今本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论语注疏》不伪,那么其中引录颜延之《论语说》也当可靠。考察今存颜延之《论语说》的内容,当是义疏之学,是给门人弟子讲《论语》之讲义,或在讲前预写,或在讲后由听者集录。颜延之讲说《论语》,盖在元嘉十一年至元嘉十七年间(434—440)屏居里巷时。  相似文献   

8.
宋刘敞《公是集》卷51和刘挚《忠肃集·拾遗》并载《王开府行状》,内容全同。王开府本名拱寿,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改其名为拱辰。他虽然算不得什么朝廷重臣,但历事仁宗、英宗、神宗3朝,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哲宗即位后,又加官为检校太师,可说是三朝元老了。同年七月二十三日,“薨于府第之正寝,赠开府仪同三司”。后人述其生平,遂命题为《王开府行状》。载此《行状》的这两种文集,原稿久佚,今  相似文献   

9.
郦道元(公元469—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人(今河北省涿州市),北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为《水经》撰注四十卷,具有较高的地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另有《本志》十三篇、《七聘》及诸文行于世。今仅存《水经注》,其余皆已亡佚。本文结合新发现文献主要就郦道元的生卒年以及《水经注》的撰著时间等问题加以补充裁正。  相似文献   

10.
<正> 左思(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生于地位卑微、世业儒学之家。父亲熹,字彦雍(《晋书·左思传》:“父雍”,误。今据解放前出土的《左棻墓志》补正),初任地方小吏,后于西晋初年任殿中侍御史。左思母亲早亡,其妹左芬也以文才著名。  相似文献   

11.
“江边不见海棠花,两岸垂杨集暮鸦。路上客寻秦氏邸,桥头谁是祝生家。雨声怕向愁边听,风景还堪醉里夸。驷马尚期他日过,题诗聊且记年华。”这是明人黄衷写的《海棠祠》诗。海棠祠,原为淮海书院,在横州(今广西横县)城西海棠桥附近。这是后人为纪念宋代著名词人秦观而建立的祠堂。秦观(1049—1100),字太虛,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二十九岁时,他谒苏轼于彭城(今江苏徐州),苏轼看到他写的《黄鹤楼赋》极为称赞,“以为有屈(原)宋(玉)才”(见《宋史》本传)。三十九岁中进士。不久,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年又由于苏轼的推荐调回京都(今河南开封),任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  相似文献   

12.
张富春 《中州学刊》2007,(2):201-203
《三谢诗》由宋人唐庚辑《文选》谢灵运、谢惠连、谢朓三人之诗而成。经与奎章阁本、尤刻本《文选》对校,我们可以发现宋嘉泰本《三谢诗》辑自刊于仁宗天圣四年(1026)的平昌孟氏五臣本《文选》,而非六家(臣)本《文选》。宋嘉泰本《三谢诗》具有很高的文选学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昌孟氏本的节选本,而平昌孟氏本则直接《文选》的最早刊本——五代后蜀毋昭裔本《文选》。  相似文献   

13.
李荣,号任真子,蜀之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唐初道教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生于隋末唐初。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出家为道士。中年时,以讲重玄之学,声播蜀中,为朝廷所知。高宗即位,召入京城,长住东明观讲学。当时道、佛二家互争优劣,李荣经常参与其事,率徒与僧人辩论往复,深受佛学三论宗的影响。时与重玄大师成玄英齐名,著名佛教学者释道宣在《集古今佛道论衡》中称他为  相似文献   

14.
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唐代安史乱后一段时期的诗歌,所选各家名下均缀有评语,其所选诗歌和评语,都反映了中唐大历年问的创作风尚和审美标准,值得我们注意。高仲武,生平事迹不详。约生活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前后。《中兴间气集》卷首自署“渤海高仲武”。渤海似指其郡望而非籍贯。渤海为汉郡名,(在今河北省东南部)。后汉渤海太守高洪及其子孙世居蓨县,为名门望  相似文献   

15.
(一)漳州创建时间考今日福建漳州一带,在唐初原是一片蛮荒之地。至唐高宗时,因当地“蛮獠”动乱,唐廷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前去平定。武则天垂拱年间,唐廷接受了陈元光的建议,在当时的泉州(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与潮州(治所在今广东潮安)之间,新建一州,即漳州(治所在今福建云霄)。但是,漳州创建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哪一年?却至今无定论。近日偶阅《漳州方志通讯》1986年6月第六、第七合刊,见其中有何池、沈顺隆合写的《漳州占城池初考》一文,认为“漳州建置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  相似文献   

16.
元好问《壬辰杂编》探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金元文宗元好问遗山先生(1190—1257),国亡之后,致力于搜集与编撰史料,在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韩岩村乡居构筑“野史亭”,欲以史笔自任。虽然素志未酬而殁,所撰的碑版志铭,已刻或未刊的著作,如《中州集》、《金源君臣言行录》、《壬辰杂编》等,都保存大量珍贵文献记录,为元末官修《金史》史宫所采摭资用。遗山这一崇高的励志与笃行,同时人的叙述与《金史》本身都有明证。例如郝经(1223—1275)撰《遗山先生墓铭》说:  相似文献   

17.
<正> 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的解州两池盐年产量,和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解州小池瑞盐旬(十日)产量,是研究十一、二世纪经济史——特别是研究宋盐史的重要数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与《宋会要》,最早保留了这些数据,其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被保留的珍贵统计数字中,存在不少问题。兹考订如次。一、天圣年间解州两池盐年产量《长编》卷一○九天圣八年冬十月壬辰条载: 陕西解州解县、安邑两池岁为盐:百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九石五十斤。以席计, 为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二十席。席,百六十斤。这里提供了两个数字和一种衡制。以石斤计,年产盐1,256,429石零50斤;以席计,则年产655,120席;1席=160斤。两个数字所反映的,实际是同一产量,只是因计量单位不同而有异。若将“石”与“席”均折算为斤,它们应该相等。今考宋代解盐(颗盐)衡制,“以五斤为斗”(《长编》卷九七,天禧五年),“每五十  相似文献   

18.
苏籀(生卒年不详),字仲滋,宋代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之子。《栾城遗言》谓:“籀年有十四,待先祖颖昌首尾九年。”据此推算(按:苏辙晚年居住颖昌是在公元1102至1112年之间),苏籀约生于北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前后;至南宋绍兴中后期(1140年以后),当朝中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得势之际,苏籀还在世,有活动。  相似文献   

19.
郑学,是东汉末年郑玄所创立的经学学派。郑玄(约108—201)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以便同郑兴、郑众父子的经学思想相区别。郑玄早年曾入太学学今文《易》和《公羊春秋》,又向东郡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左传》、《周官》等古文经,最后又西入关中,向马融学古文经 东汉桓帝至灵帝年间,发生了党锢事件,郑玄也受到牵连,但他的学术活动并未停止,教授弟子达数百人。党锢禁解以后,  相似文献   

20.
方伯谦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他死于1894年9月24日,这是铁的事实。但是,关于他的生年却有不同的说法,值得探讨。 198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说:“方伯谦(?—1894)福建人。字益堂……”1988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辞典》说:“方伯谦(?—1894),字益堂,福建人……”都不知道方伯谦的生年,籍贯也不具体。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中有戚其章先生写的《方伯谦传》说:“方伯谦(1852——1894),字益堂,福建侯官人……”不知何据。198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中“方伯谦”条可能根据戚其章先生的意见,写道:“方伯谦(1852——1894),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字益堂……”生年和籍贯都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