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通过多种方式传入楚地,并在楚人学习、传承中原之学的传统下广泛应用。楚地祭祖青铜器铭文在用韵、语词和句法等方面受《雅》《颂》影响颇深。这是《诗经》在楚地传播的重要结果。楚地青铜器《大武戚》的出土,既佐证了楚人以《大武舞》歆神祭祖的历史,又体现了楚人对《大武舞》表演的转化和创新,巫祭色彩十分浓郁。通过《诗经》在楚地传播发展的考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先秦时期中国两河文化的不同特点及其交流融合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下里正诂     
<正>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梁肖统《文选》卷45引《宋玉对楚王问》则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  相似文献   

3.
与居于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人相比,居于南方长江中游的楚人具有特殊的文化心理:楚文化在初兴之时,居于从属地位,是处于外围的边缘文化,楚人被称为"楚蛮"、"蛮夷",这使楚人从不以中华正统自居,也从来没有文化优越感和排他性,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生机;世居两湖、江汉地区的自然环境为楚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提供了汩汩源泉,由此也造就了楚人狂傲冲动的心理特征;荆楚神秘巫祀文化,使楚人从神灵信仰中获得了力量,并由此形成了达观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心理,至今仍然顽强地保存在湖北人身上,体现出楚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巫术是道教的思想源头之一.道教的完整体系几乎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巫术的方方面面.荆楚文化是有着巫术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楚人好鬼,楚国国力的衰落,某些统治者成了亡国之君,也与"务鬼神,信巫祝之道"有关;楚人风行巫祭活动,祭祀的名目繁多,祭祀的对象广泛;楚国巫术祭祀之风成就了楚国的巫学传统,<九歌>被视为楚巫之歌,楚人"信巫不信医"在并世各族中尤为突出,巫舞禹步也被楚人用于治病.从"武当"之名、武当道教的斋醮科仪、朝山进香、武当道乐等方面看,荆楚巫术文化是武当道教的一大源头,也是道教的主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5.
各民族文化之中,神话传说是最古老、最稳定,也最有特点的部分。楚人虽向往中原之学术文化,但终未能改变其固有氏族社会之遗风。而于神话一端,则向以保持原貌,利用其不朽之感召力为能事。《招魂》篇借大量神话传说以“外惩四方之恶”者,正是楚人这种虔诚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楚巫觋可以分为官方巫觋和民间巫觋两种。官方巫觋包括楚王、巫官和宫廷中的歌巫、神巫;民间巫觋包括邑巫、私巫和游巫。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巫觋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但楚国巫觋依然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歌谣中有厚重的巫文化内涵,原因是它产生于原始宗教社会,又有楚巫、苗巫文化的影响。其表现集中于梯玛神歌,其它各种仪式歌、劳动歌有较浓的行巫色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屈原字“灵均”进行新探 :巴楚二族根源相同———楚人本源在中原 ,北族南下形成楚族 ,屈原是楚人 ,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 ;廪君系巴人也是高阳苗裔 ,南下后形成巴族建巴国 ;巴楚二国相邻 ,巴楚文化交融互动 ,其经济文化等有很多相似处 ,楚子灭巴 ,巴文化四方扩散 ,楚文化吸收巴文化因子 ;巴文化始终予楚文化以深刻影响。屈氏家族深受巴文化浸染 :屈原生于虎年虎月虎日虎辰 ,字灵均———沿用廪君系巴人族号 :灵均———廪君———虎君。伏羲炎黄为远古羌戎虎氏族 ,屈原为黄帝远裔 ,居虎域 ,生辰属虎 ,与宗虎伏羲的夏禹、以虎为道号的老子李耳老聃有潜在的虎文化联系 ,荆楚文化以虎崇拜或虎图腾机制为内质。今土家族敬称虎为廪、在心理深层及文化节俗等方面认同屈原。长江中下游巴楚吴越皆有巴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9.
中原楚文化遗产是楚人在中原地区进行历史活动的产物。作为一种边缘性文化,中原楚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较少得到学术界的关注,缺乏整体和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中原楚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探讨保护和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楚人擅琴,如今却又为何刮起楚人尚钟之风?究其实质,即阶级意识在楚音乐文化中的顽强表现,本文通过侃琴说钟,为客观上被冷落和淡漠的古琴艺术,恢复其在整个楚音乐文化中所应具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以古籍文献及《清华简·楚居》记载为据,研究楚王族先祖季连部落早期的活动地域;认为季连在夏王朝灭亡之后投靠了商王朝,并娶了"盘庚之子"妣佳,与殷商王朝结为婚姻。季连之裔孙鬻熊的妻子妣,生丽季时因由脅间生出而死去,巫用荆楚条把妣的身体缠包复合而葬。为了纪念鬻熊的妻子妣,自鬻熊始这一支部族开始称为"楚人"。《清华简·楚居》记载的地名也揭示了楚人先祖这个阶段向殷商王朝示好与表示臣服的活动和过程,以及楚人称为"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试论郭店楚简的文化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郭店楚简面世之前,由于出土楚器物的独特性以及传统上认为的楚人精神文化别成一家,加以文献中某些楚“不与中国”的记载,导致楚文化史学界形成了楚与中原文化分流对立的强势观点。基于这一观点,楚文化史学界对文献中同样存在的楚人依中原文化立论以及中原文化在楚地流布的记载加以忽视或别解。在此学术背景下,郭店楚简的面世以及其中儒道两家文献并存、两家文献中都含有世不经见的内容的基本事实,对于重新审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分流对立的观点具有崭新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楚音之源为南音 ,产生于南楚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混融其它音乐文化要素 ,却不失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楚音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 ,与楚地之巫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与楚人没有受到儒家实践理性的彻底洗礼 ,较少精神束缚有关 ,鲜明地透射出楚人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4.
春申君黄歇,“疑为黄国之后,《左传》所谓‘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灭国以后归于楚,故称为楚人”。据《左传》记载,故黄国应有二,一是楚文王十五年时为巴人所败,接着楚文王又伐黄,“败黄师于踖陵。还,及湫,有疾”。踖陵,今河南  相似文献   

15.
还傩愿表面看来属于一种外来的多元宗教世俗文化,但实际上它与苗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仅从湘西苗族的历史实际出发,对其源流中的某些疑难问题作一番零碎的考证。一、还傩愿与苗巫文化的渊源关系部分专家学者通过傩文化与楚巫文化的比较研究证明,楚巫文化是傩祭、傩仪和傩戏的重要源泉之一,傩的发源地当在沅湘之间一带地区。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对楚巫文化民族属性的解剖分析,从而掩盖了傩文化与多个民族文化尤其是苗巫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楚俗论遗     
一九八四年,张正明先生以《楚俗杂考》为题,对楚人“色尚赤”、“以东向坐为尊”、设“棘门和茅门”、好“小腰秀颈”等风俗,作了精采的考证,读之耳目一新。三年后,先生的《楚文化史》面世,书中有“楚人的习俗”一节,材料更趋翔实,论证则愈加丰厚完美,并条分缕析为五个方面,即:一、尚赤,尚东、尚左;二、念祖、爱国、忠君;三、崇巫;  相似文献   

17.
楚漆器作为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楚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繁多的种类为世人所瞩目.文章主要论述楚地巫文化在漆器中的表现,并从楚漆器的造型和"崇凤主题"两方面来论证巫文化对楚漆器艺术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民间舞蹈是苗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融舞、歌、戏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生态群落.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生发、承传和发展,与楚巫文化、耕猎文化、歌乐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楚文化是先秦时期楚人所创造的有异于中原文化的一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总和.它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楚文化的主体产生并分布在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地区,但其影响之深远、波及范围之广大,在先秦时期的诸多区域文化中却是首屈一指的.从楚的历史看,其远祖“鬻熊子事(周)文王”![1],鬻熊曾孙熊绎被周成王封子爵于江汉建国,到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楚几乎和周相始终.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楚在推动和发展经济、创造和传播优秀文化,以及铸造中国统一的进程中,都作出了杰出成绩.在先秦时期,楚是个沃野千里、物…  相似文献   

20.
客家巫术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巫术是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巫术文化作为人类认识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成为民族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楚越故地的"客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加以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并对客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