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长期主导海上贸易的中国海商集团,郑氏家族不仅是明清易代之际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其在同时代东亚海域世界的活动,也与17世纪东西方之间基于海洋贸易而形成的早期世界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东亚地缘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考察保存下来的一批西班牙马尼拉海关郑氏家族船只文件可以发现,尽管随着1662年郑成功逝世之后,进入“世藩”时代的郑氏家族因内外纷争而逐渐走向衰落,但此时期郑氏家族的海外活动却没有中断,而是仍然借助东西航路所构建的航海系统,与菲律宾群岛等东南亚地区性贸易中心及西方国家之间保持着不为人知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薇 《江海学刊》2022,(2):205-213
影园和休园作为明清扬州盐商郑氏家族的私家园林,兼有地理空间、社会活动空间与文化空间三重性质。郑氏园林空间的兴衰与郑氏家族的浮沉紧密相联,呈现出家族与园林消长同频之势。具体表现为:作为地理空间,郑氏园林兴衰与家族浮沉同频;作为社会活动空间,郑氏园林的社会活动折射出郑氏家族的政治立场;作为文化空间,郑氏家族精神积淀了郑氏园林的文化意涵。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物质形态的地理空间,私家园林对园主经济实力等因素的依赖性较强;作为社会活动空间和文化空间,私家园林受到园主思想与行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人物。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一直以来被国人津津乐道,传颂千古。至今大家仍不断赞扬郑成功的民族大义,认为他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郑成功及郑氏家族所代表的海商集团,更是全球大航海时代的深度参与者。郑氏父子两代建立的海商集团,顺应历史大潮,以贸易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海上力量,并最终称霸东亚海域。到了郑成功时代还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由此可见,郑氏海商集团引领中国在全球大航海时代初期便深深参与其中,并一度取得辉煌的成就,而不是像人们认为的缺席了世界大航海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 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在郑成功病逝后成为统治台湾的第二代藩主。郑氏祖孙三代统治台湾的二十三年中,台湾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郑成功至台后不到一年即殂谢,台湾的开发主要由郑经及其长子郑克(土臧)经营。郑克(土臧)被杀之后,郑克塽上台,不久就降清。因此,对郑氏政权开发台湾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主要应以郑经治台之时的贡献大小来论定。 郑经在他执政的十八年里,农商并重,台湾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提高,跟上了清代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郑经在台湾开发治理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5.
《郑氏规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部比较完备和典型的家族意法,它所体现的家政管理思想,对研究古代家庭管理及其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价值。古代丛书所收的《郑氏规范》,作者署名是郑太和(元代人),其实现存的《郑氏规范》经过多人增编,可说是郑姓家族几百年家政管理的概括总结。①《郑氏规范》的管理范围是一个世代同居的封建家族,这家族的最高管理者被称为家长。为了实施有效的家政管理,《郑氏规范》强调:“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之务”。这里的“总治”并非要家长包揽一切事务,而是对其管理领导地位的确立。鉴于家长地位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继续明朝的政治制度,在岛上分府置县,立官设职,建立封建政权,加强自己的统治。他自己仍称明朝的延平郡王,实际上成了全台湾岛上的最高封建统治者。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孙子郑克(?)等相继在台湾统治了二十二年。在此期间,郑氏父子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北朝时期,以荥阳郑氏为代表的汉族士族与宗室统治集团结成了巩固的婚姻联盟。郑氏的宗室婚姻主要发生在孝文帝定姓族之后,且不同房支在宗室婚姻中的地位亦不同,另外还有嫁多娶少、不计行辈等特征。郑氏的宗室婚姻对该家族的政治成败、礼法门风皆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北朝时期荥阳郑氏宗室婚姻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士族社会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倭寇盘踞,沈有容挥师入台拔点;荷兰侵占,郑成功大军收复失土;郑氏割据,康熙剿抚兼施统一台湾;日本强占,抗战胜利光复台湾等四个历史事实出发,考察了台湾与祖国离合的历史过程,得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9.
延平郡王祠俗称郑成功庙或开山圣王庙,位于台南市开山路,主祀台湾开山始祖郑成功,配祀郑氏及所属各部将,为台湾的重要古迹。占地广阔,庭园修筑极美,整体风格庄严典雅.是台湾唯一的福州式庙宇建筑。位于祠旁的“民族文物馆”收藏着许多台南文物也十分值得一游。  相似文献   

1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又称郑氏义门,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是饮誉中外的承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卜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洪武卜八年(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相似文献   

11.
一《海纪辑要》三卷,钞本,夏琳纂。琳字元斌,清初人,与郑成功同邑,目击郑氏三世兴衰,以郑氏为派络而成此书。其所纪,凡自“乙西”唐王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起,迄于永历三十七年,郑克塽降清。纲目明晰,又多外间所不知者。独耿郑交恶,衅起郑经之索漳泉二州,详见鲒埼亭集姚启圣墓表?耸橹蛔植谎?为其乡人避之欤!  相似文献   

12.
独孤氏与权氏家族不仅自身构成姻亲关系,而且分别与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京兆韦氏联姻构成了姻娅之网络,这样胡姓士族与关中士族、山东士族构成了一个政事与文学交融的清流群体.文学复古之所以没有获得较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多数沉居下僚,萧颖士、李华等人均是如此,贾至、独孤及、元结等人开始地位上升,却没有形成居于...  相似文献   

13.
邢学敏 《齐鲁学刊》2006,(1):103-105
郑当时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大臣,他历任右内史、詹事、大农令等职,在治理黄河、议开漕渠等方面颇有政绩。同时他还以爱贤、敬贤、荐贤的侠风闻名于世。他的显达为中古荥阳郑氏家族开辟了兴盛之路,从而成为家族的兴盛始祖。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9,(6):91-96
郑成功在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55年,荷兰与清廷勾结欲将郑成功的势力赶出中国东南沿海,郑、荷双方的矛盾达到临界点。大员港是荷兰人海上贸易的咽喉所在,为了惩戒荷兰人,1656年郑成功宣布了对大员的贸易禁令,荷兰人不得不向郑成功屈服。禁令宣布一年之后,郑成功解除了禁令。禁令的宣布和解禁包含了双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宣示着中国东南海权的所属。  相似文献   

15.
《郑氏规范》的家庭教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并在此后屡受旌表的郑氏家族,因其孝义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奠定了它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郑氏规范》中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教化实践,对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巩固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稳定和儒家伦理、文化的世俗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郑成功,这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在维护祖国统一、开发祖国海疆中的伟绩,已永载史册.今天,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人民思亲人、盼统一的时候,重温这段历史,可以共叙民族情怀."江洋大盗"的开拓精神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福建泉州南安县人,18岁渡海到日本,以卖鞋为生,娶日本女子为妻,生郑成功.当时,日本是德川幕府统治,政治腐败.中国留日少年颜思齐、郑芝龙等28人,结为盟好,  相似文献   

17.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忠君报国的品质大为赞赏。而他跨海东征,收复台湾的壮举也被认为是近代亚洲反殖民斗争的伟大胜利。关于这些学术界已经对此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但是除此以外,其实郑成功也是我国海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郑成功及其代表的明郑海商集团,有着明显的海洋性特征。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在国内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后又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并在台湾病逝。所以在日本、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都有许多郑成功相关的遗迹遗物。本文拟就目前在日本、福建所发现的两处关于明郑集团代表人物——郑成功的碑刻、墓志来对这一海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进行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确斋公和乐斋公南安康店乡郑成功坟墓的墓碑上刻有:"乐斋公暨妣郭氏"、"五世祖、六世祖、七世祖"等字.乐斋公究系何人?据郑经所撰《橄榄山墓志》云:"乐斋公,经七世祖也".据最近新发现的《郑氏家谱》载:"确斋公,讳棓,字用棓.井居公长子.避倭难走杨子山下被害.妣许氏,葬娘子宫下.子六:辉(殇)、盟、耀(出家)、魁、?(出家)、浩(殇)"."乐斋公,确斋公次子.讳盟,字日盟.妣郭氏,合葬康店山大墓.子五:贡、谦、省、荣、志."如果我们把郑经《橄榄山墓志》等的有关记载和《郑氏家谱》的上述记载加以对照研  相似文献   

19.
洪棋文 《理论界》2012,(2):169-172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和谐有序发展的有效载体。本文以浙江省浦江县《郑氏规范》为例,从《郑氏规范》制订的背景、《郑氏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和《郑氏规范》对农村和谐有序发展路径的探寻等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施琅(1621—1696年),宇尊候,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县龙湖乡衙口村人。早年随黄道周起兵反清,后任郑成功部下左先锋镇。清顺治八年(1651)因父弟被杀,叛郑投清,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封靖海候,太子少保。康熙二十二年(1683),他率军三万,专征台湾,打败了郑氏政权,结束了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