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诸宫调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说唱艺术。本文详细论述了诸宫调与其他一些说唱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宋元戏曲的影响,以期对进一步研究诸宫调的形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深入研究中国戏曲史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宋元善恶报应信仰之发展及其对戏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峰 《船山学刊》2008,(3):150-153
宋元时期,在三教融合并且不断世俗化的背景下,善恶报应信仰成为了时人最为普遍的一种信仰习俗。它的发展和盛行,不仅具有整顿人间伦理秩序的作用。同时也对宋元戏曲产生了深刺的影响。这既与宋元戏曲描摹世态、揄扬善恶的本体特征相关联。也与美善统一的文艺传统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郑素华  朱静燕 《兰州学刊》2007,(11):156-157,172
宋元戏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喜剧性因素,表现在六个方面.其形成并非偶然,戏剧创作、戏班演出、观众需求等环节的商业化影响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戏曲“大团圆”模式是建构在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上的,即中国人始终极为虔诚地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生真谛。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灾祸时,就能够处之泰然,因为人们坚信一切苦难终有尽头,忍耐和行善终究会赢得否极泰来的命运转机。所以,戏曲剧情在展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暗藏着终将完满的结局,以此满足观众圆满自足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首先从西方引进悲剧理论的学者,为中国后来的悲剧研究开了先河。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思想有一以贯之之处,但随着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系统深入,其悲剧思想从受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到真正走进中国戏曲,从推崇出世解脱到看重"主人翁之意志",从结构上的机械认定到灵活处理,已然发生了转变、发展而进一步成熟了。  相似文献   

6.
元代戏曲理论中的"娱乐"说经过三个发展阶段,从以"娱乐"说为主到戏曲"娱乐"功能与政治功能并重,再到"娱乐"功能从属于道德风化功能,反映出元代戏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宋元版刻城市地图构成一组研究价值颇高的古舆图史料群,文章在系统整理宋元方志、《永乐大典》及后世方志等文献之中该类地图的基础上,利用宋刊本《严州图经》、清抄本《宝祐重修琴川志》等典型案例,深入辨析该类地图的版本源流及舆图由来,并通过对图式与内容表现的综合考察,尝试归纳其区域性与制图学特征,进而揭示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城市地图的资料特性与研究潜质。  相似文献   

8.
古代戏曲目录与古代戏曲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戏曲目录在古代戏曲文学批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戏曲文学批评之先河,是古代戏曲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它也为今人评价前人的戏曲创作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史料。今人研究古代戏曲文学批评决不可忽略戏曲目录。  相似文献   

9.
王旭川 《齐鲁学刊》2001,(5):118-122
宋元刊平话中广泛存在着阴文这一特殊现象,而在明代刊印的章回与话本小说中阴文已消失。宋元刊平话中的阴文主要起醒目的提示作用,但是这种提示是针对说话人的,而非如明以后章回小说的回目等是面对读者的,因此可以从阴文在平话中的存在得出宋元刊平话是未经文人整理的说话底本的结论。阴文作为我国长篇小说发展历史中早期的一个现象,可以作为元刊小说的重要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元时期的锦绣太原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太原城的被毁和迁建 ,反映了太原人民顽强不屈、生生不息、自立自强的伟大精神和创新能力 ,留下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女性是带领追逐时尚变化与时髦流行的时尚者,在宋代也不例外.宋代女性在服装消费、饰品消费、鲜花消费、化妆品消费、香药消费以及出游消费等方面均表现出对时尚与新奇的强烈追求.这一趋势表现出了由皇宫贵族走向民间,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时尚潮流系由青楼妓女引领的导向.女性时尚消费对拉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及特定生产、流通体制的形成发挥了最原始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杂剧元代分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体制形式有两种:一分折,一不分折.分折是元杂剧客观存在的体制形式,有曲家著录可证,它是元杂剧的一种楷范样式,即理想化、完善化的元杂剧形式或称谓.不分折是元杂剧的另一种样式,唯一的一部元刻杂剧选本<元刊杂剧三十种>所收杂剧均不分折,不分折形式应是元杂剧原生态样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略考了宋代百戏的发展演变,对宋代百戏的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并考证其对元杂剧唱、念、做、打四功中“做”功与“打”功形成的影响,旨在为研究元杂剧表演体制的形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略考了宋代百戏的发展演变,对宋代百戏的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并考证其对元杂剧唱、念、做、打四功中"做"功与"打"功形成的影响,旨在为研究元杂剧表演体制的形成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期是传统江南景观的重要形成期,江南的水环境与竹林景观搭配在一起形成了文人居住环境的水竹居传统.早期江南的野生水、竹环境十分丰富,对文人宅园产生重要影响,曲水修竹成为经典的造园法式.城中水竹园极力模仿江南自然山水,南宋时期以湖州最著,与其“山水清远”的环境特质密切相关.乡居文人在小环境中凿池种竹,与圩田生境相协调,在营造环境之美的同时兼收一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带来了工商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阶层逐渐成为社会阶级成分中的重要角色,其审美价值取向开始左右着艺术体裁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平民艺术逐渐代替了贵族艺术的主导地位,艺术面向广大市民阶层张开了双臂。南戏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将普通小人物的市井生活场景搬上了舞台,把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用通俗易懂、清新自然的市井语言和流行词调表达出来,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受到了市民阶层群众的欢迎,在城市市井演出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取代杂剧而成为当时南方的主要流行剧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戏单可分为营业戏戏单、义务戏戏单和堂会戏戏单三种类型,营业戏戏单较为常见。戏单内容由简到繁,信息日渐增多。戏单所记剧目可以反映出清末民众观戏爱好、审美品味,戏单所记演员信息、广告信息、戏园形制信息、演出时间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风俗、民众生活日常的变化内容与趋势,戏单应是研究近代政治史、社会史、戏剧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从南宋后期开始,词人的身份、角色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由歌者、文士、志士、谒客转到隐士,凸现了隐士这一词人群体的独特生存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社会心理,反映在词作、记录在词史上的便是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貌。宋末元初词新质的生成与词人的隐士身份角色有着深层而广泛的内在联系,着眼于词人的隐士身份角色,来探讨当时词中抒情人物形象的构建、创作实践的意义和词作风格的形成,或许更能为之找到内在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宋、元、明三朝在香山任职的地方官和香山籍的士大夫的主要活动作为研究的母体材料和观察视野,采用观念史的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力图以一种新的观念史的角度构筑这一时段的地域思想史。主要探讨宋代香山行政升格过程中他们起到的作用以及元朝时期深藏在香山民众心目中的汉民族情结,最后探讨明朝黄氏三代在学术思想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