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6):107-114
西安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大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但目前鲜有文献对其机动车限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系统且严谨的识别。通过收集2016年西安市机动车限行期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法、单差法、断点回归法与双重差分法等分析方法,对西安市机动车限行政策对西安市空气质量指数及单项污染物浓度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除臭氧(O_3)指标外,空气质量指数及其他单项污染物浓度并没有因为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施而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实施虽不能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程度,但可以相对减缓空气污染进一步加重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以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为切入点,尝试对环境政策微观效应量化作出讨论。通过B-样条逼近数据离散值,形成空气质量日变动曲线作为模型分析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种政策效应逐点测算的函数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以2013年冬季以来兰州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前、中、后三个时期二氧化氮(NO2)小时数据为例,测算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逐点微观效果。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限行政策在统计意义下显著有效,且效应在一天内表现出与人类作息规律一致的"U"型轨迹。  相似文献   

3.
范丹等 《统计研究》2021,38(9):60-74
为探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健康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及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双重差分法(Logit-DID),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考察“大气十条”政策的健康改善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探讨环境健康不平等的内在原因 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带来显著的健康效应,该政策不仅能有效控制与空气污染高度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占比,还能够间接降低受空气污染影响较小的疾病病情。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控制PM2.5浓度改善公众健康,同时该政策对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烟(粉)尘等其 他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起到了协同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环境福利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大气十条”政 策显著降低了疾病高发人群的发病率,且对女性、城镇居民和低、高年龄段等疾病高发人群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本文为政府构建环境健康公平发展路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4.
数据融合在大数据研究中至关重要,在城市计算背景下讨论数据融合方法具有典型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已成为城市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机动车限行政策对于交通流量控制和大气污染防治短期有效,但长期失效;而交通拥堵费政策因技术要求高,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鉴于此种情况,试图吸纳限行政策便于实施的特点,规避拥堵收费政策的技术普及难题,通过概率模型融合传统调查数据与行政记录数据,讨论差异化停车费率作为机动车限行政策的经济激励型替代策略的有效性,为城市计算应用提供新的研究场景。首先,依据实际停车支付意愿随停车费率上升而递减的特征,提出以广义帕累托分布作为停车支付意愿分析工具,依据弹性理论,得到停车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敏感的结论,并给出停车费定价的政策替代原理。其次,根据数据特征,融合停车支付意愿调查数据和停车收费订单记录微观数据,并基于价格歧视理论,提出融合停车费率和停车时长因素的差别化停车费率定价模型,用以分析机动车限行政策的替代效果。最后,作为应用,针对兰州市尾号限行和单双号限行的情景开展分析,给出与机动车限行政策等效、与当前停车收费标准相衔接的...  相似文献   

5.
熊毅  粟勤 《统计与决策》2022,(23):112-116
文章以我国149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多维指标测度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并结合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水平调控下地方政府债务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其促进作用表现出门限加剧效应;非省直组样本表现出门限加剧效应,而省直组样本表现出门限收敛效应;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促进效应分别表现出门限收敛效应、门限加剧效应和门限突变效应。为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债务对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应有效防范地方债务危机,合理高效利用地方政府债务,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出台多维政策与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合力支撑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科研成果、助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并深刻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R&D经费投入、创新动机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可以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且这一激励作用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受到不同创新动机影响,R&D经费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过程中,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同时发挥具有正向影响的中介效应,且实质性创新的中介效应强于策略性创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三峡库区566个移民户的调研数据,在探讨社区发展对移民社会融合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了政策环境的中介效应作用以及发展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与移民社会融合呈现出正相关性特征;政策环境在社区发展与移民社会融合影响关系中产生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发展氛围在社区文化对移民经济融合的影响中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规模和质量的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创新创业效应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对经济规模型增长的作用程度大于经济质量型增长,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政策和区位的异质性;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创新创业效应在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对经济规模型增长的影响呈边际效用递增的双门槛效应,对经济质量型增长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的三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38个产业的数据,分析了环保政策对“中国制造”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严格的环保规范会刺激厂商提升生产效率;环保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环保政策对高污染企业产生的生产率效应比低污染企业更为显著;此外,环保政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滞后效应.因此,政府对污染企业实施更严厉的环保政策可达到环境改善和效率提升的双重效果,但环保政策应考虑产业差异,并应制定配套措施协助厂商进行环保改造.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重塑城乡关系的动力引擎,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2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四个维度度量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且政策效应逐年增大;(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和低海拔地区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大;(3)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改善社会就业水平来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