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这不仅要求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上取得发展,还要实现县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为全面了解和比较全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差异程度,我们对全区2006年16个县(市)进行了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监测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农村现代化的主战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四川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加快发展,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是“十强县”领先优势明显,“类区先进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然而,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反映2003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最近,湖北省统计局对全省73个县、市(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我们根据其评价结果,并结合有关资料,对随州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战略举措。近期。我们围绕“金融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这一课题,对山东省夏津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  相似文献   

5.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是缩小陕西与发达地区差距、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陕西省省委、省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引导扶持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现加快发展、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但是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陕西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全国连续多年的县域发展评价中陕西不仅无缘百强县,甚至进入200强的县也很少。  相似文献   

6.
一、湖北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人力资本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当省会城市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日渐饱和时,县域经济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东部沿海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省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主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但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等问题.要使浙江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109个县重新排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缩小与先进省份发展差距、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河南省委、省政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地反映全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县(市)之间形成竞相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现行《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新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监测方案》,并按照新方案对全省109个县(市)2003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排序。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反映县域经济的发展状…  相似文献   

9.
浙江县域经济发达,县域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本文在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筑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61个县(市)2007年和2010年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了全力做强做大特色经济、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层次、积极发展新型商贸市场等建议,提升台州市九县(市、区)的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有力地  相似文献   

11.
广东县域经济: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县域无论在人口数量、地域规模,还是在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东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根据2001年市、县(区)统计资料.就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一些简要分析。 (一)基本概况 到2001年末,广东共有76个县、市(不含市辖区,下同),其中县级市31个。从各县分布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16个县,东翼12个,西翼12个,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县域经济与四川省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在目前条件和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打好基础,优化结构,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的单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在县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4.
夯实底部基础,就是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到2017年,力争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100亿元,40个左右县盱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层次,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无论在人口数量、地域规模,还是在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和资源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表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作为贫困山区的宜君县如何抢抓机遇,研究结合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实现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建立湖北省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湖北省76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计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此将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在对4种类型县城的经济区位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壮大和协调发展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锐 《四川省情》2022,(6):36-38
<正>2021年,四川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抓强提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五大经济区县域经济稳定增长2021年,全省183个县(市、区) GDP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有92个增速高于全省、8个持平,9个保持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9.
县域产业结构过度同质化所形成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导致供给侧资源要素低效配置和需求侧市场恶性竞争。产业重叠造成了市场供给过剩的磁性效应,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间产业布局实现高效协同而非产业重叠。有效化解产业重叠并缓解其消极经济影响需要准确识别各县域产业重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产业重叠程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从制度经济发展视角分析县域产业重叠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测算各大城市群所覆盖县(市、区)的产业重叠程度,并检验不同因素对产业重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方面,东部城市群所覆盖县域的产业重叠程度低于中西部区域,市场化水平和产业成熟度能够有效抑制县域之间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在影响因素方面,区域产业重叠主要归因于政治晋升与县域竞争,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也是致使产业重叠程度提升的因素。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环境容忍度的收缩,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容错空间,进而加剧了县域产业重叠程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弱化产业政策对产业重叠的助推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产业政策导致产业重叠的可能性越低。基于产业重叠形成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一直以来,四川坚持县域经济发展分类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先后基于地形地貌特征、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结合主体功能定位与脱贫攻坚战、结合主体功能定位与新型城镇化等四类标准对县域进行类区划分、推动分类发展,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化、差异化特征日益突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当前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必要站在新起点上对现行类区划分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优化县域类区划分,并针对性提出发展路径,更加有力有效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