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侨之最表层的含义就是侨居,侨一系类的词语的使用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对侨-喬的语源学分析,便得到侨易的一个核心观念,即高、曲两端。质言之,侨易乃有关高和曲的学问,侨动乃高而曲的运动,从侨之"高而曲"的居住方式这一基本界定出发,可进一步蠡测侨易学之发展的可能路径。华侨、侨一系列字义蕴含有"高而曲"的基本含义。海外华侨文化可命名为侨动文化,有指向"华夏"文明中心的趋势,而又以"能屈"的姿态积极吸纳异域文明,是华夏文明沟通世界的桥梁文化。侨易学处于现代语境下,或许能为文化之间的嫁接的、会通展示一可供参照的理论样式。  相似文献   

2.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大量俄侨涌入中国,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命运引起了中国现代作家的关注,并在作品中予以反映.现代文学中的俄侨题材作品,不约而同地展现俄侨的经济困顿和精神悲苦这一主题.探讨这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赋予了俄侨神圣的使命:宣传人民革命的胜利,增强革命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胡阿祥新著《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一书,围绕《宋书·州郡志》与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具体考证,颇得乾嘉考证的传统;而围绕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系统探讨,则显示了可谓卓越的史识。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文学语境的实际批评阐释,需对文学侨易学的核心侨易概念进行"文学化"重组。首先借助穿越文学中特有的"逆时空侨易"现象,凸显文学世界的侨易现象中时间变量、空间变量、人之思维的主体性;同时基于"时—空—思"结构进一步提炼逆时空侨易现象的特征和模式,将时间变量、空间变量和思维变量引入侨易因素范畴,提出文学世界中的侨易现象不同于现实世界侨易现象所独有的"易-侨-易"环形路线与侨易空间的形成问题,尤其是人的思维的主体作用对空间变量和时间变量施加的影响,这可以成为中国学者创建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中有相当数量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是诗人们灵魂深处吟唱的歌谣,是中国俄侨作品中一簇耀眼的奇葩,它折射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对第二故乡的感念;诉说了离家的乡愁,也赞美了俄罗斯民族。文章从心理学视角运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中国俄罗斯侨民诗歌进行解读,阐释漂泊异国的中国俄侨诗人无意识创作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侨易学"二元三维,大道侨易"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学科互涉的重要性,具有超学科意义;因其极具创新意识和学术自觉,为当代比较文学跨学科性的界限问题、跨文化问题提供了颇具新意的理论借鉴和启示。从研究实践上看,侨易学日益成为一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型学说,研究实例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倾向,以比较文学为中心,辐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形成了以留学史、汉学史、移民史为主的极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现象。  相似文献   

7.
侨乐村,建址于安徽宣城慈溪,于1935年6月15日开幕,是国民政府为救济失业归国华侨而成立的大型华侨垦殖农场,也是民国时期政府对归国难侨救济的新尝试。作为近代以来中央政府对归国难侨首次国家层面的救济,侨乐村的设立意义重大。政府首创的国家农垦模式及其对归侨的管理制度,在当时农本经济为主的中国做到了"地尽其利,人尽其才",为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和之后的人民政府处理类似的华侨问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救侨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近年的趋势看,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吸引桥、外资的规模和数量都有所扩大,但其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原创性在中国学界已成为大家殚精竭虑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出现了一些致力于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或建构宏大概念性体系的论著。近几年来在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侨易学"理论就是重要的成果之一。侨易学既是一种理论和哲学,也可以说是一个领域,一种新兴的学科。总的来说,目前学界对"侨易学"的关注还很不够,发表的评论也仅限于泛泛而论,尚缺乏对此理论进行深度思考和评价。通过评析和考察"侨易学"的成败得失,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设性看法,可以促进这一新文化理论的提升和完善,从而使其在当今众声喧哗的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曾广铨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位外交官,也是继其父曾纪泽之后曾氏第二位外交官。在出使韩国期间,他提出了"兴学"、"保商"、"护侨"的思想,主张建立韩语、警察、商学等科学堂,以适应复杂国际条件下的对外交涉。他以俭养廉,不失国体,发扬祖国的民族精神,曾影响于一时,被清廷誉为"良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河地区居住俄侨来历及对中苏关系恶化时期俄侨思想状况和我国政府对俄侨政策的分析。深刻了解这一问题的历史渊源及留给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日文化互动过程中,有一批汉字术语经历了从中国古典词-传输日本-日本借以对译西洋概念,使其内涵发生近代转换—转换后的该汉字术语又传输回中国。此种"侨词来归",正是中日文化面对西方文化东渐而发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形态。本文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阐述此一论题。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俄侨涌入哈尔滨,同时也把他们的文化带到了那里。至民国时期,哈尔滨俄侨文化已系统化,在建筑、习俗文化、教育、思想以及语言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它们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粗鄙的一面,也有文明的一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加以具体的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至俄国十月革命前,俄罗斯人陆续跨过界河进入中国黑龙江中上游沿岸地区居住,进而在本区出现了早期俄侨社会群体。探究俄侨进入该地区的历史,从其身份和目的来看,多为采金、经商、外事工作、行医或为人佣工等。虽然早期俄侨多数并不以移民为目的,但他们旅居其闾对中俄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应有贡献;另外,仍有一部分俄侨出于各种原因定居下来,成为该地区居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成为黑龙江边区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在交通、通讯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 ,士人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士人的流动迁移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东吴时期侨寓江东的中土人士对江东地域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侨寓之士有较高的学术文化修养 ,仕宦显赫者或创立典制、或致力教化 ;隐居不仕者则潜心治学 ,收徒传道 ;他们在经、史、子及文学艺术各领域都留下了足可称道的著述与创作 ;他们还沟通了江东与荆襄、中土等地的学术文化交流 ,拓展了本土学人的视野 ,提升了他们的学术水准。这为此后江东地域学术文化的进一步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民政府时期的南洋华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十分关注海外华侨尤其是南洋华侨的教育,制定了40部侨教法规,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和协会组织,并通过训练侨校师资,提高教师水平,统一教材与课程编排,统一授课语言,推行侨教视导制度,狠抓侨教管理和扩大宣传、奖励先进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南洋侨教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华侨教育系统,学校和学生数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侨州郡县对当时政区建置与政区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政区增滥现象、其他种类特殊政区的成立、政区制度的没落与虚妄等等,都与侨州郡县相联系。虽然如此,东晋南朝设立侨州郡县、实施侨置制度,起码在当时仍然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日文化互动过程中,有一批汉字术语经历了从中国古典词一传输日本一日本借以对译西洋概念,使其内涵发生近代转换转换后的该汉字术语又传输回中国。此种“侨词来归”,正是中日文化面对西方文化东渐而发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形态。本文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阐述此一论题。  相似文献   

19.
清政府于清末在沿海地区专设保商局以保护归国华侨的利益,体现了官府在对待海外移民政策上从传统的"海禁"到"护侨"逐步转型。通过汕头保商局的个例分析,指出汕头保商局通过以官商合办的形式,在官府的支持下,逐步实现了本土商人联盟的建立,通过创办巡警、解决商务纠纷、组织商行"报效"等系列事务,构建了商人治理地方事务的模式。虽然在"护侨"事务上有所不及,但对于振兴本土商务、创建良性的商业环境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呈现了清末潮州官府与商人、地方名流对于地方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黑多克作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风格.作品浸透着作者对俄罗斯前途的担忧、对俄罗斯侨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中国百姓的同情和对中国文化的谙熟与深爱.同时,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视角与具有中国韵味的写作风格.作品中提出并思考的种种人生哲理问题,对当代社会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