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推进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
现阶段,我国整体福利制度设计不合理,制约了企业年金的发展;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没到位,使企业缺乏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建立企业年金的条件有待商榷;资本市场不发达对企业年金的入市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要推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必须确立企业年金的第二支柱地位,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允许企业自主选择企业年金的模式,强化监管,并建立养老基金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学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3):51-54
随着全球公共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各国政府纷纷对传统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年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企业年金制度在国内外的发展展开讨论,并提出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杨书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72-276
结合现行国家有关企业年金的政策和要求,剖析了企业年金政策的影响和不足,阐述了企业实施年金面临的管理风险和效果,提出了推进和实施企业年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蒲晓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99-102
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不仅会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起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我国目前企业年金发展十分缓慢,其原因主要与缺乏基本法律支持体系、企业的基本社会保险负担沉重、职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不强烈、税收支持政策不完善、企业年金管理主体不明确和投资渠道狭窄等有关。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完善并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将企业年金与企业其他资产分开,拓宽投资渠道,遴选适宜的企业年金投资营运机构,以推进企业年金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许海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112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支柱之一和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而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通过建立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政府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措施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冀泓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64-65
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984年起的萌芽阶段;从1991年起的发展模式探索阶段;从2000年起的试点阶段;从2004年起的企业年金制度走向完善阶段。虽然发展速度快,但是存在着覆盖率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利于该制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3)
澳大利亚超级年金是一种强制性雇主缴费的企业年金模式,其个人账户的缴费是有雇主、政府、个人共同负担的.它规定的雇主缴费率很高,大约为职工工资的9%左右,也没有缴费封顶的规定,因此替代率是很高的.超级年金税收优惠采取ETE的模式,以"受托人实体"为运作中心的监管体系以及以分期给付和年金给付为主的给付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我国企业年金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付老龄化危机,许多国家都仿效美国和英国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资本市场条件并不相同,因此,在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各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制度约束条件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杨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35-39
民营企业与企业年金制度的疏离已经成为我国年金制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将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目标定位,对年金筹资模式、账户流动性、年金账户资金使用权利的严格限制等,是导致当前民营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缓慢的基本原因。改变现有年金制度不合理的目标定位,给予民营企业选择企业年金筹资模式、提高企业对年金账户资金的管理权限,充分尊重企业在年金制度中的利益,是有效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滞后问题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城镇养老保险对于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养老金支付危机 ,中国实行了统账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但这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收不抵支、隐性债务加大、覆盖面小、养老保险金收缴难的困境。建议调整养老保险金给付政策及退休年龄 ,由国家财政负担转制成本 ,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以确保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缪艳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1):33-38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模式中各支柱的性质、功能和目标各不相同,其各自的责任主体依次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相应的融资渠道依次为财政预算资金、企业缴费和个人储蓄。中国现有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各支柱的性质、融资渠道与其应实现的目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对新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行重构,应首先对老制度遗留的养老金债务采取专门方法予以解决,然后按照各支柱应有的性质、功能和目标,分别采取征社会保障税、强制性缴费、金融政策引导等方式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管理体制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分为公共管理模式、私人管理模式和混合管理模式。从世界范围看,为了适应养老保障形势的需要,有效应对养老金危机,养老金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强调引入市场机制,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相分离,注重基金监管,追求社会综合效益。我国应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整政府在养老金事务中的职能,建立分权式养老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周华林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4):58-65
在介绍养老金第三支柱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商业保险在养老金第三支柱中作用的国际差异,介绍我国保险参与养老风险管理的方式,认为保险在养老金第三支柱中作用的国际差异较大,并没有绝对优势的保险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模式;保险与养老金第三支柱既存在密切关系,也存在较大差异;保险参与养老风险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养老风险管理功能作用远超过养老金第三支柱。我国应扩充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的政策优惠方式,纳入财政补贴等多种激励机制,扩大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我国应优化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通过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更多的群体纳入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范畴;我国应大力发展保险的养老风险管理功能作用,为我国养老风险管理提供灵活多样的养老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李友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5,(6):57-60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中国的职业年金制度终将被整合构建起来。本文从职业年金概念的辨析开始,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出职业年金制整合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将职业年金制设计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作为雇主参与职业年金筹资;筹资模式采用基金制的缴费确定型计划;缴费率目标值设定为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10%~15%,且替代率目标值设定为40%~50%;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企业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93-97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责任与负担不容忽视。企业的缴费负担过重成为企业逃 费的主要动机。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轨迹发生了偏移,成为变相发放现金福利的工具甚至洗钱的手段。透过企业制度影响企业年金的视角,表明举办企业所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短期行为严重是造成企业年金运行轨迹偏移的主要原因。根本的矫正措施应当是完善产权制度,健全企业文化,并且对企业年金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职业年金的强制建立促进了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的优化也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与之同为养老第二支柱但出于自愿的企业年金,由于诸多原因发展严重滞后。首先,在分析江苏省企业年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其次,提出职业年金将在立法、税收以及基金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年金产生倒逼效应。为了促进倒逼效应的发挥,应该通过减税降费释放企业年金发展潜力以及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并为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建立强制式企业年金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