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利用民族风情资源 遵循语文规律 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科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把"语文味"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构筑成了新语文教学的理想,是"语文味"的核心.要想在语文课堂中充满"语文味",我觉得教师首先应该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既然如此,我们语文教师怎样散发着"语文味"?谈谈笔者个人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可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学生课堂上提问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当我们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一种基于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时,师生关系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常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丧失了主体性,处于被动地位.结果,抑制了学生潜在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全世界的呼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可见,新课程语文教学落实好综合性学习,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体现,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能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在不断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为什么形式的东西越来越多?所教的学生能力越来越差?等等疑问不断浮出生活的海面,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在公考面试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题目: "面对世界地图你会想到什么?" "编一个故事,以'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开头,到'原来是一场误会'结束,要求情节曲折,内容合理,思想向上." "对于'算',请尽可能地多列举出在公务员工作中你能联想到的词汇." "用下列词语编一个故事:人才,阳光,市场,创业,风险." 各类公考面试中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不超过3-5分钟,在一些省市甚至出现平均不超过2分钟的状况.如果考生碰到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考时间就用了一大半,但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可想而知,当时心里的那个纠结,恨不得拿着板砖拍自己.  相似文献   

8.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强调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问题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内动力',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软实力'.正是因为有‘软实力'的优良,才会有'硬实力'的强大."这个论断,符合历史事实,又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构建开放的课堂,实现课内外沟通,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我们提倡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这样源于教材的课题语文老师指导有能力,学生研究有依托,不易产生高不可及的为难心理,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研究的兴趣和欲望.那么,究竟是如何立足语文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百强悬念     
王运宝 《决策》2007,(1):46-47
2006年12月16-18日,由69人组成的肥东县党政代表团,分别考察学习了德清、长兴、繁昌、肥西、芜湖县与包河区.选择这6个县(区)作为考察对象,肥东显然是"别有用心",江洪告诉《决策》:"考察的主题是'盘点2006、筹划2007',核心是2007年肥东怎么干.要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把肥东的固有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廖学超 《科学咨询》2009,(10):45-46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这句话说明了"读"在学生作文中的重要地位."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说明了"读"是作文不可缺少的一环.鉴于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范文,首先指导学生读,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使自己在作文时有法可循.  相似文献   

12.
张仁齐 《科学咨询》2004,(10):30-31
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是对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味精"和"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一次与朋友外出办事,每经过一扇门他都小心翼翼地关好.那位朋友说:"你不用关这些门."乔治说: "应该的,我这辈子都在不断地关闭身后的门,当门关上的时候,所有的'过去'也被关上了,然后我才能重新开始,向前行进."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常听一些人说:"就怕领导在‘但是'后面做‘文章'."本来,在讲话中运用"但是"进行语意转折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会让人产生"怕"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学习仍是学生的母语学习阶段,初中生也需要逐渐培养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淡化朗读训练,而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念,追求朗读训练的科学有效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7.
姚成二 《决策》2021,(5):10-15
"这次明光之行,有三个'想不到',让我很受震撼."今年4月,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洋在考察安徽明光后发出感慨:"第一个想不到明光如此重视城市规划;第二个想不到明光城市建设这么好;第三个想不到明光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这么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年作息时间,以游戏、活动为主;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更加自由、散漫.刚来上课,不要说好的爿惯没养成,能坚持上40分钟的课就已不容易.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电影《朝九晚五》(Office Space)中,三个白领员工一到星期一就发闷,需要到小馆子喝咖啡才成.那里的侍者都这样招呼:"又犯'星期一综合症'了?"而此影片中的另外一句经典台词是:"统计表明,星期五是'炒人'的最佳时间,最省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所有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常教学中去,发挥其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得丢掉课堂教学中"传授者"的'光荣'称号,将属于学生话语表达的权利归还学生,让他们交流、评价、演说.这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