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伊斯兰经济文化遭遇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中的主导文化是西方文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沿着两条主线向全球进行辐射:一条是由商品化而导致的消费主义;另一条则是由市场化而导致的市场主义.伊斯兰与全球化在文化上的悖论实际上集中表现为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悖论.与利益至上的西方经济文化所不同的是,伊斯兰经济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其伦理价值取向与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西方的挑战和侵蚀.20世纪7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迅速发展,中东反美、反西方的情绪高涨.海湾战争后,伊斯兰与美国的冲突有所加剧,一些极端势力乘机迅速膨胀,恐怖活动不断升级,直至发生9·11事件.尽管这一事件本身不能算作"文明的冲突",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对此的后续反应有可能导致西方与伊斯兰的对抗,引发文明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进程中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西方的挑战和侵蚀。20世纪7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迅速发展,中东反美、反西方的情绪高涨。海湾战争后,伊斯兰与美国的冲突有所加剧,一些极端势力乘机迅速膨胀,恐怖活动不断升级,直至发生9 11事件。尽管这一事件本身不能算作 “文明的冲突”,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对此的后续反应有可能导致西方与伊斯兰的对抗,引发文明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全球化潮流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伊斯兰世界对全球化的反映及全球化形势下的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进行了分析、阐述后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运动的继续和深化,是冷战后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伊斯兰世界兴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及其复兴运动是对这种源自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否定、批判和抵制,是对当前全球化运动所做的一种强硬回应。各种文明间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绝不是一些人预见意义上的冲突。把伊斯兰教等同于威胁西方的原教旨主义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正与平等理念的伊斯兰信用思想作为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彰显了丰富的伦理内涵,但在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中亦呈现出其阻滞伊斯兰社会金融发展、滞缓其全球化进程的因子,凸显了宗教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二元张力。伊斯兰教在留存其信用经济思想丰富伦理内涵的同时,也应依据创制精神对其加以阐释,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金融浪潮。  相似文献   

6.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少哲人将此比喻为“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中西伦理文化显然是人类文化树上的两片不同的树叶。中西方伦理在范畴体系、道德期望、思维方式等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中西方伦理各有优势,在全球化的背号下我们中国伦理应当如何发展创新?如何更久远更科学地指导规范世人的行为?我想通过了解东西方伦理文化的不同,吸取西方的伦理优点来发展我们的伦理学应当是一条不错的道路。我们讨论西方伦理总是在中国伦理的背景下进行讨论研究的,尤其是我们讨论的最终目的也还是要建构更好的中国伦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公正与平等理念的伊斯兰信用思想作为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彰显了丰富的伦理内涵,但在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中亦呈现出其阻滞伊斯兰社会金融发展、滞缓其全球化进程的因子,凸显了宗教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二元张力.伊斯兰教在留存其信用经济思想丰富伦理内涵的同时,也应依据创制精神对其加以阐释,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金融浪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球化潮流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伊斯兰世界对全球化的反映及全球化形势下的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矛盾进行了分析、阐述后认为:全球化是现代化运动的继续和深化,是冷战后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伊斯兰世界兴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及其复兴运动是对这种源自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否定、批判和抵制,是对当前全球化运动所做出的一种强硬回应.各种文明间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绝不是一些人预见意义上的冲突.把伊斯兰教等同于威胁西方的原教旨主义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9.
在伊斯兰国家纷纷寻求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和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下,伊斯兰文明同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虽有碰撞,但并不排斥,彼此间可以找到联结点。伊斯兰国家应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中应不断更新自我,走有伊斯兰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过于强调伊斯兰的正统性,敌视西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全球化是与宗教、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领域的各项发展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上述领域的形势发展正在改变着伊斯兰世界。伊斯兰全球化包括这样一些组成部分:朝觐与宗教旅行,资本主义与伊斯兰金融,民主与伊斯兰现代主义,以及按照多种多样的文化环境里的穆斯林的各不相同的需求与偏好而逐渐建立的新的国际机制。伊斯兰全球化允许现代穆斯林加入国际社会生活的主流,并同时对国际社会加以改革。其实,这些也正是中国的目标。特别是,中国领导人对软实力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而且热切地认同关于文明间对话和全球治理的远见卓识,因而伊斯兰全球化的目标也可视作是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试析美国伊斯兰研究中的“犹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美国的伊斯兰研究界活跃着一些犹太裔学者,他们以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影响着美国对伊斯兰世界的看法,甚而影响到美国政府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政策制定。本文选择其中影响最大的几位学者,对其观点与主张加以简要介绍和分析,以求为理解当前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教法与东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体系所根基的历史文化土壤不同,前者必然体现出许多独特之处。从宗教与世俗的不同视角来看,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也具有与世俗经济思想的不同之处。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深刻的道德烙印与浓厚的福利精神、义利统一和相对均平的观念特点、非逻辑理性色彩和法律化、制度化、生活方式化的特点。伊斯兰教经典经济思想的内涵深邃,外延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3.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lam and economy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Islamic entrepreneurs in Turkey. It analyz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Islamic entrepreneurs and examines the Islamization of capital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slam by probing the interpretative activities of Islamic actors who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lam, ec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construction of Islam as incompatible with and antagonistic to capitalism has a long history. Vestiges of such thinking still continue to be reflected in contemporary accounts that depict the encounter between Islamic societies and forces of global capital as a hostile battle, each trying to outdo the other.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is confrontational scenario is not limited to Islamic world, but also displayed in other accounts that study the meeting of forces of capital with those of local cultures at a global scale. This essay attempts to challenge such dualist accounts that oppose “global capital” and “local culture”, and shows how such dualisms fail to see how capitalism and culture interpenetrate and transform each other. The essay attempts to show that a new synthesis between religion and capitalism is unfolding where culture has not been outdone but is creatively transformed and integrated to capitalism, while capitalism is made a part of “one’s culture”.  相似文献   

14.
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穆斯林兄弟会成为埃及政坛最具实力的政治力量。它通过组党、组建政治联盟、引导过渡期政治安排等措施,巩固了其在政治格局中的优势地位。由于穆兄会在组织结构、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加之埃及世俗政治力量的式微,它旗下的自由与正义党有望在议会选举中胜出。迄今为止,穆兄会的政治议程尚不明朗,但政治现实将促使其趋于务实。穆兄会的经济政策与穆巴拉克政权相似,使其难以领导埃及实现经济转型。与此同时,穆兄会的崛起将促进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党派走向联合,引发阿拉伯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动。当然,穆兄会上台也为埃及与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和圣训中的伊斯兰经济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银行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目前,全球已有近80个国家开办了伊斯兰银行及相关业务,伊斯兰金融体系已颇具规模,欧美国家也相继推出了打造全球伊斯兰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以伊斯兰银行为主体的伊斯兰金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中极具威权性,占据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伊斯兰金融体系在与西方经济体系的碰撞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如何实现与异质经济系统的成功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埃及爱资哈尔清真寺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是探寻伊斯兰学问的场所,是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因此,爱资哈尔清真寺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宗教方面,也表现在教育和社会方面。爱资哈尔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研究分析其社会价值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伊斯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介绍和研究被称为“天方之学”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我国穆斯林长期传承的重要学术传统。从王岱舆(约1584-1670)到马坚(1906-1978)以来的数百年间,一代又一代的穆斯林学者,在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苦苦求索,孜孜不倦,秉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致力于中华多元文化体系中穆斯林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在构建中国伊斯兰思想体系、推进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之间的相互对话、交流和融合等方面卓有建树,做出了重要奉献。梳理和总结这一传统,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学”、“阿拉伯学”学科体系、促进当今世界的文明对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